-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本报讯昨天,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从2007年起在东城开始试点的本市第一本国学地方教材《〈弟子规〉新解》已通过北京市中小学地方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对原文没有删节,今年3月终审确定后,有望于9月新学年到来之际在全市小学推广。此前,曾有外地教育部门禁止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
据了解,《〈弟子规〉新解》共有8课、18节。每课每节的题目都用原文表示。据《〈弟子规〉新解》编委会负责人、东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东城区老教师协会会长侯守峰表示,用原文作题目,不仅便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更主要的是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套教材主要供小学三年级学生使用,课程在一年之内学完。
目前,这套教材已在史家小学、府学小学、安外三条小学、黑芝麻小学、校尉小学、特教学校、曙光小学、景山学校小学部、东四七条小学、方家胡同小学、遂安伯小学、汇文一小、忠实里小学、崇文回民小学、宝华里小学、前门小学、金台小学、天坛南里小学和天坛东里小学共19所小学进行试点。
对话编委会负责人侯守峰
《三字经》作德育教材操作性不强
记者:当初选择《弟子规》作为在小学试点的国学教材是出于什么考虑?为什么不选用《三字经》?
侯守峰:《弟子规》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承载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尽管存在时代局限,但总体符合当今的道德价值取向。作为一本启蒙教材它又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对于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和规定。《弟子规》重视从幼年入手,加之以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对于小学生来说容易操作。因此《弟子规》是我们编写国学地方教材的首选。而《三字经》讲的是大历史背景,作为小学生的德育教材,操作性不强。
用现代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古文
记者:《〈弟子规〉新解》相对于《弟子规》在内容和结构上进行了哪些调整?
侯守峰:《弟子规》共有1080个字,讲了108个规矩。《〈弟子规〉新解》并未对原文内容进行删节,而是在指导思想、编写体系、内容扩展上进行调整。在内容中渗入了现代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例如,《亲有疾药先尝》一节中,除直接解释原文含义外,教材还教学生如何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理解。当父母有病时,子女细心照顾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而不是强调“给父母喂药前要自己先尝冷热”。链接板块主要是引入故事,加深理解。
试点校反馈
三年级教材全校学习
史家小学一年级负责《〈弟子规〉新解》试点工作的曹老师表示,最开始的试点是以读本为主,主要要求学生会读会背。实验后发现,孩子并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后来加入故事和与现实相连的板块,有助于孩子的理
解。目前,史家以适用于三年级的教材为原本,在全校各年级进行试点。一年级学生王添阳的父亲介绍说,有时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他能很应景地蹦出一句《弟子规》原文,说明国学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背景
2010年1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严禁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他们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
湖北省一些学校给学生推荐的是删节过的“洁本”国学内容。例如,《劝学诗》中删掉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名句;《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也因有宣扬“环境决定一切”之意而被删除。此举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