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1个国家地区有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中国公布出入境检疫举措 -中墨互派包机接回本国公民 世卫回应墨媒 警告须防控第二波疫情 -新能源规划正制定 瞄准未来产业 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环保收费改革 -商务部启动九大刺激消费活动 下阶段工作前瞻:调控措施密集部署 -最高检举报新规增加网络渠道 最高可奖20万 严禁泄露举报人信息 -全国4成城市地价增长率为负 部分开发商抄底土地 房价仍将下降 -3部委规定擅改汉族成份将取消高考资格 副教授抄本科生论文追踪 -42家基金公司去年盈利逾2亿 A股五月开门红 煤炭钢铁双雄飙涨 -人民币汇率创近7个月新高 外汇占款增速放缓 辩证看待黄金储备 -专家预计4月新增信贷规模不超6000亿 刺激经济是否出新政成焦点
首页>>留学
"海归"面试遭遇种种尴尬 拿洋文凭也要看性价比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5 月 0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海归”面试中的尴尬种种

若薇

若薇 (人力资源)

我们公司做的是涉外客服,对英语要求特别高,不少员工都是“海归”。面试了很多“海归”后,发现一些尴尬的现象:

- 不会说英语的“海归” 有位从澳大利亚财务硕士毕业的“海归”,来面试我们英语客服的岗位。起先,她流利的自我介绍让我对她感觉很不错。可一旦进入问答题,她犹犹豫豫,左顾右盼,最后低着头来一句:“My English is not so good。”(我的英语不太好)。我当场滴汗——敢情她刚才的自我介绍是背诵了N次之后的结果。问她在国外如何学习和生活的?原来她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和中国同学在一起,用英语口语的时间少得可怜。面试结束后,她还问了句:“你是到哪里留的学?英语那么好。”我说:“土生土长的中国教育。”

- 要价低廉的“海归” 现如今并不是每个“海归”都对工资要求很高,我就遇到过好几个只要求每个月税前3000元的“海归”。不是他们的学历不好,也不是金融危机他们才肯“贱卖”,而是他们心态好,把自己放在fresh graduate(应届生)的位置,本着学习的态度来求职;也有的是因为自信心不足,加上确实没有过硬的东西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可见,有时洋文凭也不等同于高收入。

- 牛气冲天的“海归” 经常会遇到一些“海归”,因为自己有若干年国外的阅历,便有很强的优越感,说国外怎么怎么先进,自己要带着海外学到的先进知识,帮助新单位实现“国际化管理”。这种自信过度的“海归”,一般会在面试后直接被“枪毙”。但出于礼貌,在回绝的时候,我们会说这个职位暂时不招人或者有内部转岗完成,没想到有个“海归”后来打电话过来说:“那给我安排到其他部门,我完全符合你们这里对人才的界定。”无语。

以上都是特例,从我接触的对象来看,“海归”普遍心态良好,素质也比较高。在相同薪酬待遇的期望值下,我们公司还是会把更多机会留给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人。

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

顾捷

顾捷 (国企文员 武汉)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海归”是个褒义词,象征着高学历、高素质。然而近年来,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老板见过了大世面,不再“崇洋媚外”,于是出现了“海待”。“海归”也回到了它应有的位置——中性词。

前些天看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其中有一段印象很深,他说:“你以为‘海归’很神气?其实都是在国外混不下去回来的。”当然作为说笑,此话不必较真,不过确实反映出一个事实,那就是“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

我的旧友乔治张,夜大本科毕业,前几年不知从哪里得到的信息,报名去读一家中国、新西兰合办的大学。大学是洋文名字,却不必去新西兰上学,交了学费在国内函授即可。

乔治张是个有经营头脑的人,在临近毕业前夕,花了3万元钱在某杂志登了一篇“有偿专访”。专访中,“记者”询问了他在新西兰的留学、工作经历,又“了解 ”到许多大公司争相礼聘这位高才生……凭着这篇专访,从未出国的乔治张成了优秀海归。不久他到一家公司出任创意总监,去年他又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当了副总。

王皮特,我老婆公司老板的儿子,当年在国内考不上大学,四类专科都不够线,父母只好重金送他去英国。一晃4年下来,王先生闲时游览了欧洲诸国,学问上却是心得全无。不知道是拿到还是买到文凭之后,王先生在英国实在混不下去,便回国谋职。让父母吃惊的是,留学4年,他的洋文水平居然还拼不过某些从未出国的大学生。失望之余,只好托门路让他进了国企,总算找了个事情消磨时间。

不能说“海归”全是方鸿渐、韩学愈之流,但“海归”队伍良莠不齐是事实。“海归”并不是个特殊群体,不应该被特殊对待。在用人问题上,能力是最重要的标准,学历只是标签,所以“海归”中出现“海待”十分正常。

来源: 新民晚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备齐材料提前申请 美国使馆签证官详解签证"难"
新加坡留学遭红色预警 教育部提示当下留学风险
留学最新资讯:韩国和澳大利亚移民政策有变
法国土伦大学有"黑洞":中国人读硕士须经"买办"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表示尚未接“买文凭”举报
法调查"买文凭"事件 专家称应反思海归优惠政策
教育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国留学需理性切忌盲目
"买文凭事件"或将影响中国学生到法国留学居留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海峡西岸经济区获批 金融领域有望先行先试(受益股)
亚洲外汇储备库年底前成立 中国384亿美元参与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