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归来“啃老”两年再赴澳
两年前,在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攻读了一年会计学位的王欣悦(化名)留学归来。欣悦出生于一个中产之家,为了她留学父母拿出了相当一部分积蓄。“一年,就花了30万,我们也就这么一个女儿,花在她身上也是应该的。”欣悦的爸爸对记者说。
王欣悦是穿着打扮入时的1983年生的女孩,就连读英文培训班也拎着LV的speedy30,而每次看到她,各大名牌的时尚新款都是她的“口头禅”。回到上海的两年来,她每天的生活几乎就是逛街、喝茶。最初的回国时,同学们还经常和她聚会,现在许多同学都和她疏远了。“我现在要是在毕马威上班了,他们估计都很热情,我不就是没工作么,都这么势利。”王欣悦对此不以为然。
在接触的海外留学归来的学生当中,记者最难理解的就是王欣悦。她最津津乐道的永远是名牌。其实,她并不笨。她告诉记者,在刚回国去找工作时,她就收到了两份不错的offer,是两家知名外资银行,月薪也有6000多,可是欣悦却并没有接受。她对自己开网络商店很感兴趣。“一个月不就6000块钱么,自己随便做点什么事情不能赚到,上班还要看人家脸色,而且我读书早,还年轻,应该趁年轻多玩玩。”
于是,2006年夏天,王欣悦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出了一家网络商店,卖一些衣服,可是生意并没有那么好做,由于没有进货渠道她只得去七浦路“淘”,也卖不出高价,这样来回了四五次,她便没兴趣了,索性关门大吉。
“我还年轻,趁年轻多些人生经历更重要。”这是王欣悦最常挂在嘴边的话。9月份开始,她对“游学”澳洲产生兴趣。王欣悦对记者说,“我想过了,我要去读个艺术类院校,我觉得自己蛮懂时尚的,以后可以做个设计师。”虽然,不是富豪之家,但听到了女儿这么说,她的父母倒是很乐意再花了三五十万送她到澳洲去。“去英国三十万也花了,在这里成天的买东西,也没少花钱,反正她现在还小,让她再读点书,讲不定在国外再磨练、磨练,能收收心。”王欣悦妈妈对记者说。
专家说法
“家长包办”到头来“海归啃老”
毕业却不就业,虽身无长物却又出手阔绰,上海日渐壮大的“啃老族”日益壮大。而记者调查发现,素来被人高看一眼的“海归”也加入了“啃老”队伍。
“勤奋、勤劳、优秀,这是80年代留学生的‘群像’,这也是人们后来产生所谓‘留学崇拜’的重要原因;但是与80年代出国的留学生不同,90年代后期尤其是新世纪以后,在出国的小留学生身上很少能够看到这些品质的痕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包办’。”社会学家、复旦大学顾晓鸣教授对记者说。
顾晓鸣表示,“海归啃老”也有不同层次的“啃”,对于象晓涛那样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和心理定位的“海归”,他需要的是一些理解和机会;而那些未学到真材实学归来的“南郭先生”,则要缺什么补什么,回来以后在实践中学习;至于“小海归”,家长的手一定要放开一些,“家长包办”到头来只能是“海归啃老”。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背景
中国已成世界最大留学生派出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目前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总数达46万人,分布在全球至少103个国家和地区。以中国46万名留学生的消费推算,仅仅学费就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而这还不包括他们在国外的隐性消费。
有关教育学家指出,有些家长在送孩子外出留学时,曾抱著让孩子勤工俭学的幻想,实际上小留学生靠打工赚钱的可能性极低,首先,因为国外对打工有非常严格的年龄限制;其次在欧洲、澳洲打工的机会极少;再次,许多小留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在陌生环境中开展社交这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因而很难融入当地主流文化。(张彩平 施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