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第九篇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二十五章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坚持富民导向,完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普遍较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第一节 实施居民收入双倍增计划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农民收入五年倍增,城市居民收入六年倍增,切实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加快建立职工工资随劳动生产率增长而增长、最低生活保障随物价指数增长而增长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坚持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创造条件增加城市居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增加农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普遍增加城乡居民社会福利。实施弱势群体关爱计划,增加失地农民、改制企业职工、老军工、老知青、老职工和老居委会主任等群体的收入。“十二五”期间,确保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确保低收入者收入增幅高于居民平均收入增幅。
第二节 鼓励城乡居民就业创业
稳定增加就业岗位。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促进就业机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合理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功能区建设,多渠道开发岗位,推动充分就业。帮助城镇双失业职工、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就业。到2015年,有就业愿望、有劳动技能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超过75%,毕业生当年就业(就学)率达到90%,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鼓励支持自主创业。实施全民创业计划,努力营造全民创业的氛围,让更多群众在创业中致富,在创业中增加财富积累。不断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努力建设创业型城市。动员各方资源,建设一批示范性的创业孵化基地,实施“十万农民创业、百万农民转移就业”计划。“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立市级示范创业园40个,大学生创业园30个,农民创业园(创业品牌)30个,累计扶持各类创业者5万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35万人。
健全就业服务网络。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新建市综合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覆盖。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针对不同群体就业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建立全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发布机制,促进劳动力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督促企业增强劳动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规范用工行为,改善劳动条件,落实人文关怀。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逐步实现基础养老金市级统筹,做实个人账户。扩大保障覆盖范围,重点解决失地农民尚未享受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非职工城镇居民和社会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困难企业退休人员、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和在校高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做好断保人员续保工作,鼓励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建立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机制,发展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到2015年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加快建立农民养老金合理增长机制。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推进市民卡应用,实现精确管理。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互助、应急救助以及医疗、住房、教育等各项政策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综合帮扶。动态调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物价上涨和困难家庭临时生活补贴联动机制。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做好孤儿救助工作。加快推进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对经济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救助力度。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下转A6版)
图6 生态建设规划示意图
专栏3: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南京青奥会将围绕“人文青奥、绿色青奥、活力青奥”的理念,丰富青奥内涵,弘扬文化和体育精神,打造国际化程度高、具有中国和南京城市元素的青奥会实践模式,加快城市细节改造和内涵提升,体现国际城市“高端产业、厚重文化、精致空间、人性交通、清新生态、品质生活”发展方向,提高南京城市影响力。重点开展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题的体育和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全世界青年之间的交流。
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福利设施,重点发展老年福利、残疾人福利、教育福利、医疗福利、计划生育家庭福利、住房福利和惠民殡葬福利等。进一步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继续发挥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等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到2015年,全市接收捐赠站点达到6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