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利差管理的经济含义
相对于存贷款利率管制,利差管理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步骤,优点十分明显
■ 朱微亮 吴晓光
在今年9月9日由牛津大学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牛津中国财经论坛”午餐会上,周小川行长指出,中央银行保持对利差的适当管理,一是有利于调节银行业对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积极性,二是有利于受危机损伤的商业银行修复资产负债表,并增强其放贷能力。自此,利差管理作为央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新思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看,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既可以通过价格工具,如存贷款利率调整,也可以通过数量工具,如信贷规模控制或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既可以通过调整资产方的贷款,也可以通过调整负债方的存款。目前,绝大多数央行重视利率工具使用,调控的方式有多种,一是央行只管短期的、政策性利率,中长期利率通过市场竞争形成,最小化利率的扭曲行为;二是央行管理整个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容易导致官方利率与市场形成的“影子利率”互相矛盾,不利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但也有集中力量扶持战略产业发展的优点。在这两种方式之间,存在一系列的利率调控组合,既能体现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又能减少利率的扭曲行为,利差管理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包括存贷款利差管理、长短期利差管理、存款利率上下限区间或者贷款利率上下限区间管理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利差管理等多个方面。
利差管理的意义
利差管理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张消费需求的必然要求。利率管制的时代背景是我国希望通过集中资源,促进投资拉动的追赶型经济增长,因此适当压低存贷款利率,使企业融资成本相对低廉,促进投资增长。我国实施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也是这种思路的体现之一。但长期依靠高速的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发展的弊端也非常明显,一是利息收入增长滞后经济发展需要,制约人们消费需求的提升;二是高速投资形成的产能难以在国内消化,导致国内经济对国外需求依赖程度加深,也导致进出口顺差在一定时期存在,外汇储备过快上涨的管理难度加大,外汇占款对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干扰日益加深。利差管理是对利率管制的一种微调,有利于呵护居民财富收入增长,享受经济增长红利,扩大国内市场容量。
利差管理体现我国央行的金融改革职能。完善市场化的调控体系一直是我国央行坚持的方向,这要求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科学、调控工具有效,也要求有完备灵敏的调控环境。其中,关键是调控对象为市场化主体,对调控信号进行灵敏反映。因此,我国货币政策目标除了促进经济增长,并维持价格稳定以及金融稳定等普遍性职能外,我国央行还承担了金融改革的重要职能,即对金融机构、调控工具进行市场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参与或主导了一系列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一是通过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四大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二是通过注资等多种方式修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三是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乃至政策性银行的上市步伐,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治理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央行另一个改革重任是对调控工具进行市场化改革,2005年开始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及今年的汇改重启,为我国经济外部平衡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此次提出利差管理为接下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一个渐进方案。
利差管理与负利率
2010年年初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多个两难问题。近期来看,金融领域的两难问题有,一是经济虚火较旺,CPI同比增幅突破3%持续上行;二是金融机构内部流动性紧缺与外部流动性充足同时存在,表现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已接近历史低位,存贷款比例接近监管标准,存款增长压力强大,而市场充足流动性推动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房地产价格涨幅尽管有所回落,但房地产量价博弈正步入敏感区域,未来走势还有待观察;三是汇率改革重启与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表现为人民币的资金成本在国内外市场脱节,国际热钱可能因为本外币利差或者人民币升值便利,频繁进出中国国内,冲击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四是近期“贷大、贷长”等现象突出,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获得的信贷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目前看来,简单动用利率或者不对称变动利率工具难以改变这些两难困境。举例来说,如果加息抑制CPI上涨,就可能阻碍经济软着陆的势头;加息可能约束金融体系外部的流动性,但在利差一定的情况下,存贷款比例难以发生大的改变,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压力仍然较大。而利差管理的相对优点在于,一是调整利差不等于加息,可以在不加息的情况下,有效管理通胀预期从而抑制CPI上涨;二是利差调整不是政策退出的标志,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在间接融资占主导的企业融资中,金融机构事实控制着企业的融资阀门,管理利差有利于金融机构在贷款资金价格不变情况下,适度调整资产负债数量结构,既减轻存款增长压力,又可以约束企业的借贷热情;四是通过适当调整贷款利率的上下限,让贷款利率能反映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信贷风险,可能缓解小企业的信贷难题。
利差管理不是解决负利率的短期方案。目前,我国经济存在明显的“负利率”现象,即名义存款利率低于CPI同比涨幅,从而计算出来的实际存款利率为负。负利率本质是资金价格扭曲在市场上的反映,由于政府制定的资金价格低于市场均衡时的价格,造成实际利率为负。负利率现象是市场化进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是一个历史现象,不仅中国存在,在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不仅我国当前存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同样存在。在中国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制定较低的名义利率有利于这种增长方式平稳持续下去,因此,当前希望通过控制CPI的过快、过高增长解决负利率现象,只是一个短期方案,长期来看还是需要利率市场化。
尽管利差管理不能直接扭转负利率现象,但央行可以由过去直接制定利率水平转向管理利率期限价差或者存贷款利差,适当合理给予利率形成的市场机制作用空间,由过去政策利率不连续、跳跃变动转变为缓慢渐变的利率变动,给经济体一种制度性的适应。在此基础上,经济体预期经济环境变动,从而对生产经营、消费等行为进行优化,可以最终消除或减弱负利率现象。
利差管理中各个经济主体行为变化
一是央行的调控手段更加市场化,调控更为灵活。一方面是央行的自由裁量权有所提高,在某种意义上,利差管理是广义的利率设定,只要固定其中一个利率,利差管理可以退化为存贷款利率设定或不同期限利率设定;另一方面利差管理包含对存款利息的保值贴补等非正常手段,在利差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存贷款利息差,满足广大存款人保值增值的心理需求。同时,央行的利差管理可以与国家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乃至产业政策结合在一起,通过存款利息的保值贴补、存款的利息税调整等间接达到实际利差调整的目的。
二是金融机构正向激励仍然存在,不会减少信贷对经济的支持力度。首先,到目前为止,息差收入仍是中国银行业的盈利主力,相对稳定的息差收入有利于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实体经济,也有利于银行进行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银行因追求高息差收入而将资金贷放给一些资质并不好的企业。其次,有利于银行进行利率管理,对负债产品、资产产品的定价更为合理。在利差管理的背景下,银行可以根据不同的政策环境、信贷资金供求关系、信贷需求主体风险状况等设计不同理财或信贷产品,创新不同的利率定价方式,以更好地涵盖风险溢价。最后,利差管理也有利于银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通过设计利率型产品转移或者分散利率风险。同时,利差管理可以适当糅合产业政策与财税政策,防止利率过高影响中小企业投资和成长,并且促进“三农”事业发展。
三是企业间的融资行为有所分化,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贷供给。相对来讲,运用市场化手段调节利差,可以调整银行信贷供给在大、中、小型企业间的分布,实现供求关系的相对均衡,从而促进贷款利率水平的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利率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杠杆调节作用。一方面,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多,对银行信贷利率变动相对敏感,利差管理可以改变银行信贷过度供给和集中的现象,避免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挤出;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更看重信贷的可得性,在合理的贷款利率水平上,中小企业融资可以从民间融资、自有资金积累转为信贷融资,改善中小企业信贷供给。
四是利差管理也有利于居民财富的保值升值,减少非居民的“热钱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配合我国汇改重启进程,合理的利差可以有效减少利率平价的失衡区间,减少境外热钱出入我国的套利空间,为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免受国际游资的冲击提供基础,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相对于存贷款利率管制,利差管理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关键步骤,优点十分明显。为了保证利差管理能有效体现货币政策的意图,传导货币政策信息更为快捷,需要在以下环节下工夫:一是利差管理工具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协调。由于利差管理是一种创新工具,与货币政策目标中的通胀目标以及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关系仍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关系是否稳定,由工具到中介目标再到最终目标的传导过程如何以及时滞怎样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二是利差管理与汇率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利率与汇率分属资金的对内和对外成本,它们的变动决定了经济的内、外部的平衡状况,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在我国资金境内外流动尚处于管制的情况下,利率和汇率协调还有对国际热钱流动的防范作用,可以减少热钱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三是各种利差之间的协调。期限利差主要反映资金的通胀风险溢价,存贷款利差主要反映不同经济主体间风险偏好及生命周期内资源优化配置的不同,而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利差以及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差距主要反映国家的产业政策等意图,由于各种利差之间相互不独立,需要协调不同利差之间的关系,减少对市场定价机制的扭曲。■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