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次超过广东][多个经济大省富可敌国 广东经济总量超沙特][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排名 广东江苏上海居前三][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名 江苏山东广东居前三位][部分省份与G20国家主要经济指标竞争力比较][江西环境竞争力全国第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于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上午9:30,在中国社科院第一学术报告厅(建国门内大街5号)举行“2010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暨省域经济研讨会”,发布《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蓝皮书,并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共同研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省域经济的发展大计。中国网现场直播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界的朋友们、女生们、先生们,今天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也是一个周末,非常感谢大家出席我们《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的发布会,暨省域竞争力的研讨会。大家都期盼下周中国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就是“两会”相继召开。全国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长期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对中国各个省综合竞争力进行追踪,研究已经持续进行了四年。这部蓝皮书是今天早上刚刚从印刷厂出来的,还散发着油墨的香味,任何媒体和专家都没有见到《中国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年-2009年》,今天让大家来共同分享我们研究的成果和信息。最近几年来这部书在中央以及各省市部门都引起广泛的关注。今年这本的蓝皮书指标的设置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有很多新的信息和内容,所以我们今天为了让大家在第一时间分享到成果的信息,大家也用周末时间出席这个会议。
2010-02-28 09:27:08
今天发布会和研讨会的专家领导有,国家统计局原党组织检组组长章国荣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原副会长陈栋生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追新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李建平教授;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李闽榕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谢悦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经济研究所、城市房地产经济研究所主任、著名的竞争力专家倪鹏飞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综合处主任翁鸣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利民研究员,其他的专家为了节省时间就不再一一介绍了。
下面有请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主编李建平教授做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2010-02-28 09:34:4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是传统节日元宵节,各位朋友聚集在这里,在这里我代表课题组向大家做一个介绍,同时也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们的领导、专家和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界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自2007年以来已经连续发布了四部年度报告,今年是在这个地方发布。大家知道,自从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大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也遭遇到严重的困难。作为中国经济中观城市的神经地,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外部冲击,在本土内,各省域是如何保持经济综合竞争力,为中国经济在较长时间里面实现了回升相好从而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贡献的。
下面我结合研究报告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交流。
2010-02-28 09:39:42
第一,突破与创新;第二,评价与比较;第三特征与启示。
第一、突破与创新。
创新是学术研究中级目标和神圣使命,也是学术的生命之所在。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四年来,系列科研成果先后荣获了中国首届优秀蓝皮书“最佳影响力奖”和福建省第7、8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之所以能够持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每年都有所创新。今年的蓝皮书跟去年的蓝皮书相比,它的突破口和创新体现在主要四个方面:一是首次尝试选取若干指标,比如像GDP、人均GDP、进出口总额等等,大概有10多个主要经济指标,把评价体系内我国大陆地区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与G20国家进行简单的国际比较,形成了中国内地10个省份和18个国家(由于欧盟作为一个联合体和中国一起没有纳入比较范围)。前段我到河南,河南领导告诉我河南人口9900多万,我们一个省都可以在世界上和一个国家相比。
2010-02-28 09:41:37
从简单的国际比较里面可以看到,比如以广东省为例,它的GDP在全世界与国家来谈排在16位,出口排在第10位,固定资产投资排在第16位,广东的经济发展整体还是比较大的。江苏GDP在前世界里面排在第18,出口第15位,固定资产投资里面应该说是我们各个省排名靠前的。
从这种比较中,可以更好地反映我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状况,同时,通过这样的比较,力图反映我国各省市区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当中所体现的活力和竞争力,因为我国各省市区在本评价期内呈现竞争力和发展活力,推动了全国经济积极反弹,不仅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对世界经济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0-02-28 09:43:29
第二,充实并完善了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在2009年版省域竞争力蓝皮书所构建的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指标评价体系,形成了目前由1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和106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采集了2007年-2008年港澳台地区的经济数据,对中国内地的3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包括港澳台地区和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变化,并针对如何提升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建议。它那种指标体系跟我们大陆的31个省市大大简化了,这里面的情况有一个表。
2010-02-28 09:44:33
第三,在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分析部分,更加强化了评价期内各各个层级指标的对比分析,更加直观、全面地反映本评价期内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变化情况,同时紧密结合全球和国内经济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更加贴近各省市经济发展的实际,使提出的对策建议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第四,加强了对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分布的深度分析。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反映的只是排位的序差,上下位之间相差可能还不是很明显,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实际差距以及综合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分析,为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差异提供了有利的参考意见。
2010-02-28 09:46:13
第二,评价与比较。
评价与比较这里面涉及的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综合评价。通过我们一年的研究,我们综合评价大体上得出了新的排位情况,这里面包括上游区1-10位,中游区11-20位,下游区21-31位。下面做一些具体的说明。2008年和2007年相比,经济综合竞争力排队上升的有几个省份,吉林上升了4位,幅度最大,湖北和宁夏排队均上升了3位,黑龙江排位上升了2位,天津、辽宁、江苏、海南和新疆5个省份都上升了1位,有上升则有下降,排队下降有10个省市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山西,其次是河南和广西三个省市区排位都下降了三位。安徽、福建、山东、湖南、广东、云南和青海7个省份的排位也都下降了1位。12个省市区排位没有变化,分别为北京、河北、内蒙、上海、浙江、江西、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陕西和甘肃。这里面值得注意的情况,2007年到2008年综合竞争力没有出现跨区段的省份。
全国四大区域间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我们31个省市分为4个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部分的情况看,2008年东部地区上升了0.86,中部地区上升了1.46,西部地区上升了1.22,这里面也反映东北地区各省份综合竞争力平均而言提升比较快。2007年东北地区跟东部地区的分差是8.84分,我国四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均衡性明显缩小,体现了比较均衡的发展。
2010-02-28 09:48:42
具体到各个地区情况来看,全国四大区域内内部竞争力综合评价。从东部地区看,东部地区10个省市在本区里面的排位情况看,江苏上升了一位,广东下降了1位,从全国的排位看,上海、北京没有变化,江苏从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广东从2007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四位。天津前进了一位,山东下降了一位,福建下降了一位。当然我们东部地区10个省份中竞争优势不平衡,最明显是海南和其他省份存在巨大的差距。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六个省市排位的情况。排位的情况中部地区6个省份除江西处在下游区以外,其他都在中游区,湖北处于中游区的前列,而安徽处于中游区的末尾,江西则处于下游区。中部地区内部排位很不均衡,湖北从中部地区的第3位上升到第1位,河南从中部地区第1位下降到第2位,各省地区相对变化比较大。
2010-02-28 09:51:57
西部地区竞争情况也有所变化。从这个表格里面看到,西部地区12个省份中,除内蒙古处于第10位,四川和陕西分别出处于17位和20位外,其他各省份都处于下游区。也就是12个省份里面,一个处于上游,两个处于中游,其他的7个都处于下游地区,在全国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今年以来,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相对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西部地区平均得分只有上游区的一半,表明其竞争力与上游区相比有明显的差距。但与中部地区相比,很多省份的竞争力的差距很小,其他的竞争力弱势不太明显。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我特别是
东部地区三个省的情况,我们也做了比较。三个省份的竞争力综合排位都有上升,特别是黑龙江省上升了4位,从中游进入中等位置,使得东北地区三个省份竞争力综合排队逐渐靠拢。东北区域竞争力得分显著增加,不断明显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还拉大了与中部地区的差异,相对而言东北地区得到了提升。
2010-02-28 09:56:02
港澳台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香港由2007年第1位下降到2008年第2位,下降了1位,台湾2007年第2位上升到2008年第1位,澳门由2007年处在第9位下降到2008年的第10位。总体而言,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与内地31个省份相比,排位相对比较稳定。
2010-02-28 09:57:09
第三,特征与启示。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得到一些什么启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08个四级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综合反映了一个省份在经济、科技、教育、财政、金融、资源、环境、政府作用和统筹协调发展等各方面的发展能力,及其在全国的竞争地位,各方面的共同促进、互相制约,共同影响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首先第一个特征,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整体上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在某一个区域里面变化比较小,只是在局部区域有所调整,2007年处于上游区的10个省市区,2008年持续保持竞争的优势地位,处在中游区的10个省市区继续保持中游区,没有下跌的情况,处于下游区仍然处于下游区。
2010-02-28 09:59:02
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分布非均衡性明显。(见图)通过这个图可以看到,各个省市的竞争力偏在中部,多数省市的竞争力都集中在4分到25分之间,从两年的对比情况看,2008年各省分散,其中得分在15-20之间的省份由12个减少到10个,得分在20到25分之间的是增加了2个,40分以上的省份增加了1个,也就是首次突破40分,说明我们整个的经济整体的在不断的向好发展。其他得分区间的省份数量变化还不是太明显。
2008年得分最低的西藏自治区只有10.7分,只有第一名的上海市的四分一强,因为上海曾经超过了40分。另外相同区区域部各省份的得分差距也比较明显,同样的处于上游区,排在第10位的内蒙古自治区与排在第一位的上海在评价总分上相差16.69分,相差近1倍。同样处于下游区,排在第21位的江西省比排在第31位的西藏自治区在评价总分上相差8.13分,但是处在中游区的10个省份,都很接近,差距很小,排位在第11的湖北省比排位在第20个陕西省得分多出3.02分。
2010-02-28 10:00:00
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从2007年和2008年得分升降来看,全国31个省份中只有广西、浙江和河南三个省市得分有所下降,其中得分下降最多的是广西,下降了0.63分,其次是浙江和河南,分别下降了0.41分和0.22分,其它28个省份竞争力得分均有所上升,上升最多的是宁夏,增加了3.35分,其次是天津、湖北、黑龙江、吉林和江西5个省份,都增加了2分以上。总体来看,整体上来看,全国的平均分值2008年为22.06分,比2007年增加了1.25分,得分上升的省份明显多于下降的省份,表明在评价体系内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整体是上升的。
各区段类省域经济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从排位波动的结果看,与以往不同的是,上游区省份排位交替变化比较多,其中江苏和广东排位对调,由第4位上升到第3,相应的广东省下降了1位。天津和山东排位对调,由第7位上升到第6位,山东省则下降到第7位,辽宁和福建的排位也发现了对调情况,辽宁上升到第8位,福建下降到第9位。这充分说明上游区各省份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产业变动影响越来越激烈,竞争的排位也相应的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它并不是固定的。
2010-02-28 10:05:42
在中游区排位上升比较明显的是吉林、湖北和黑龙江,分别上升了4位、3位和2位,河南下降了3位,山西则下降了4位,另外湖南和安徽都下降了1位,反映出中游区省份竞争力非常接近,互相之间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竞争力排位比较容易发生变化。下游区各省份竞争力排位变化不太明显,特别是西部地区几个省份的排位一直都处在下游的末尾,表现出长期而明显的竞争劣势。
(见图)红线上方都处于上升,红线下方是有所下降的。通过这个图可以比较直观的形象的观察出来。第五个特征,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客观体现了各省域调控经济的水平,我们从9个二级指标里面我们可以看出,2007年和2008年的得分值和变化情况。(见图)从这个表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与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相关系数最大的二级指标是宏观经济竞争力,其次是政府作用竞争力,相关系数都超过0.9,远高于其它几个二级指标。这种高度弥合的效果说明宏观经济竞争力是经济综合竞争力最直观的体现。也就是说,各省制定各种宏观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实施针对本省发展经济和保障经济的措施,对本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有直接的影响。
与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相关系数排在第3位的是知识经济竞争力,也接近于0.9,说明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对于提高省域经济发展速度,优化省域经济结构,提高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2010-02-28 10:09:04
从两年内相关系数的变化来看,增加的有产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和统筹协调竞争力。特别是统筹协调竞争力与经济综合竞争力相关系数增加明显,说明各省域经济只有做好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能够保证省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我今天把一些我们的研究结果向大家做这样一个汇报,汇报到此为止,祝各位领导和专家朋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2010-02-28 10:12:47
非常感谢真李建平教授做了一个非常简明扼要而且深刻和深度的解读,也便于我们各位媒体分享我们这些成果和信息,而且我相信今年竞争《蓝皮书》的发布,对我们现在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对各个省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我自己做一个简要的点评,中国这30多年的发展,问题其实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各个省区之间,因为中国大,开展了全方位的竞争,应当说是一项重要的经验之一。
下面有请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中心李闽榕主任做专题的发言报告,大家欢迎!
2010-02-28 10:13:12
各位领导、专家、来宾,大家上午好。刚才李建平校长对2008年全国各省情况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这里我围绕后危机时代,如何不断提升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谈一点认识和看法。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跌荡起伏的一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一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明确的讲,2009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中国经济也是世界上最先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趋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勾勒出漂亮的V型走势,充分说明中国具有很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省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的复苏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由此也决定了中国在后危机时代要加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同时也决定了在新的10年完成中央确定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转变的战略性任务,必须着眼和佐理与提升综合竞争力。下面三个问题跟大家交流。
第一,大力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推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主要动因之一。
第二,后危机时代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仍需大力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眼和着力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010-02-28 10:13:43
一、大力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推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主要动因之一。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严重困难,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聪颖应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努力化挑战为机遇,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态势。
有几个数据说明这个问题。2008年中国GDP增速仍然达到9%,位居世界第三,远高于其他经济大国的经济增长速度。GDP总量超过了4.4万亿美元,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大大缩小与排名第二的日本的差距。人均GDP达到3315美元,保持并提升中国的国家竞争优势地位。
2010-02-28 10:15:44
从2009年看,中国经济在最为困难的一年当中率先复苏,走出了一条令世界惊叹的的V字反转曲线。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从宏观层归功于当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及时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针,适当调整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重大举措,有效地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区域经济层面,主要是对于中国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和协调发展。
2008年尽管中国经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但31个省市区情况看,也只有浙江、河南、广西三个省区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支略有下降,其他28个省市区的评价分值均有不同增加,表明全国的省域经济综竞争力在总体上是增强的。(见图)有一组数据看分值的变化情况比较清楚。在中国经济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各省域经济增长迅速,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增强还表现在东部解决发达地区一些省份的经济总量甚至超过了一些国家的经济总量。今年的蓝皮书首次常识选取一些主要的经济指标,把排名前十名的省份跟G20的国家进行了国际比较。(见图)这是人均GDP的主要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的广东等经济大省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中等发达国家,但人均GDP仍然较低,需要继续发展。上海市直辖市的经济总量比较小,地域G20的所有国家,但人口相对较少,人均GDP较高,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但与美国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010-02-28 10:16:40
从进出口总额来看,排名靠前的是广东、北京、江苏和上海,排位分别为第12位、第15位、第18位和第评价19位,与出口总额的格局比较类似,不同的是北京出口总额排位较低,而进口总额排位在第15位,仅次于巴西、高于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印尼、南非、阿根廷等国家。从出口总额来看,广东、江苏和上海三个省份可以超过多个G20的国家。净出口比较,我国的10个省份中,除了北京和内蒙是贸易逆差以外,其他的8个省份都有较大的贸易顺差。固定资产江苏、山东、广东和浙江等4个经济大省的投资规模超过了G20中的多个国家。从最终消费来看,消费水平相对比较低,只有广东能进到前20,排在第16位。
2010-02-28 10:18:20
二、后危机时代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仍需大力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2009年中国以成功“保八”,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和美国欧洲等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为标志,世界进入了后经济危机时代。在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形势还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国内经济运行长期积累的矛盾亟待解决。特别在我们十几亿人口的发展大国中实现现代化有很大的困难,这是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只有不断的增强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才能不断的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经济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地区、一个产业和行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将“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列入要实现的总体奋斗目标。2008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把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作为制定各项真政策的根本判断标准”,这些提法都充分表明我们党在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国际竞争和产业行业的竞争,概括说就是越来越重视竞争力的提升。
2010-02-28 10:18:57
在后危机时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不断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急剧全国各省市区的力量,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长远来看,切实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中国模式,走中国道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GDP总量突破万亿大关,是观察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GDP万亿俱乐部也被称为财政俱乐部。意味着地区财富积累将由此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曲线。解决发展将由此跨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和阶段,预示通过经济增长通过量的积累已经大道一个质的飞跃。
随着广东省于2001年率先叩开“万亿GDP俱乐部”的大门,一些省市随之相继跟随登堂入门。到2009年底,全国已有14个省市(不含港澳台)成为“万亿GDP俱乐部”。成员即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河南、上海、辽宁、四川、福建、湖南、北京、湖北、安徽。其中,位列前三的广东、江苏、山东GDP已超过3万亿元,且广东接近4万亿元。(见图)各省市跨入“万亿俱乐部”的情况。
经济的快速增长,财富总量持续增加,是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标志,进一步表明正是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使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是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为全球经济作出贡献的关键力量,只有不断增向和提升自身的经济竞争力,才能在后危机时代促进经济和加快发展。
2010-02-28 10:20:16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着眼和着力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明确提出了新一年的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指明了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2009年中国经济在抵御金融危机来袭过程中推出了4万亿一揽子振兴规划,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总目标。一年来我国虽然实现了经济总体走势企稳回升也率先复苏,但必须看到,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学术界、理论界对世界经济复苏是不是复苏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经济回升内在供给仍然不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地结构性矛盾很突出,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繁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必须明确一个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不是为了转变而转变,而是为了经济的持续健康也就是又好又快发展而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因是什么?从根本上说,在市场经济下应该是竞争力。
2010-02-28 10:21:23
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产物,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为它提供的深厚的历史和理论背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它的催生提供了丰沃的土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提升中国国际竞争力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省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前国各省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从总体上还不够强健。2009年全国各省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比上年有了新的提升,从1个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看,评价分值普遍不高,综合国际经济竞争力百在上海市也只有0.4010,距满分相差甚远。在二级指标中,北京市有两项得分最高,财政金融竞争力0.7079分,知识经济竞争力0.7029分。
这表明,我国各省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还不够强,需要进一步加大提升力度,同时也要求各省域加快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必须要着眼和着力于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也就要紧紧围绕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见图) 这里有一组数据,各个省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二级指标到一级指标的分值情况。
2010-02-28 10:22:14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几个观点性的东西作为一个简要的点评,由于时间关系不展开讲了。
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升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
二是要改进财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增强财政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有效性,切实提升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
三是要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提高宏观调控水平,统筹对内对外发展,合理提升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
四是加快转变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优化人口结构和提高人才素质,持续提升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五是创新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有限发展教育,全面提升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
六是改善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方式,营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发展环境竞争力。
七是加快转变“三化”发展方式,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市场化为基础,以城市化为动力,显著提升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
八是加快转变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构建战略性、服务型、效能型政府,着力提升政府作用竞争力。
九是加快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省域经济统筹协调竞争力。
以上主要举措概括为转变“九个方式”,提升九个方面的竞争力,讨论观点有些可能是不正确,有些不完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0-02-28 10:23:42
感谢李闽榕主任对我们省域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个专题报告,特别是提出很多政治性的建议,对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进入专家的发言时间,首先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社科委员、著名的经济研究专家陈栋生教授发言,大家欢迎。
2010-02-28 10:24:49
尊敬的谢社长、各位嘉宾和媒体朋友们,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会议,前几部蓝皮书都是在“两会”期间发布,这次提前到“两会”前期,这是满足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因为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最困难的一年。去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整个全球经济是下降了0.8%,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率先地实现了回升向好,达到8.7%,比预定的“保八”的目标还要高了0.7个百分点。我们取得这样一难得的成绩,正是各个省区、各个地区在中央的一揽子规划领导下,共同努力的成果。即将召开的“两会”,我想会讨论我们怎么发展好这样一个趋势,是我们“十一五”规划圆满的实现,同时迎接“十二五”规划期的到来。我想这一第4本《蓝皮书》就能够发挥充分支撑作用,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中发挥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0-02-28 10:25:39
有四方面:第一,它运用依托着几十万的数据,运用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细节计量经济方法模型、量化的描绘了中国省域竞争力的分工和它的特点。客观的解释了各个省、市、自治区,在国家经济当中的相对地位和优劣势所在。第二,我注意到第4本《蓝皮书》有一个很大的发展,就是截取了前十位的省市和G20当中的18个国家进行对比,这是符合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体的概念。它作为一个经济体,不是一个省去参加,而是以一个现在叫“大城市群”,或者大经济区。北京离开山西、内蒙古、陕西的煤、电、天然气不要说竞争,今天的会可能都开不成。第三,它是系统性,因为已经是第4本,系统地对一个省市自治区竞争的身价、变动、具体的演化,再就从时间上,最后在时空结合当中揭示各个省市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和具体的对策建议。我建议如果《蓝皮书》是一个框,那么这个框要利用,怎么利用?我们现在都在编制“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的编制,首先要对你这个地方“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当然现在各个地方都在做,我看第一本基本上跟“十一五”规划走,把这个放到“十一五”规划的评估,因为你们的评估是客观的,现在北京搞评价北京的,上海评价自己,自己评价自己有时候就不那么客观了。所以对比“十一五”规划的评估,对“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同时,毛主席讲这个成果应该拿到实践当中进一步检验才会丰富的。
2010-02-28 10:28:15
今天的会议我看是两个标题,具体的谈省域经济的研讨,我占3、5分钟。省域经济确实在整个国家经济格局变化当中现在发生着许多重大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我们把它叫“走势”。第一点,刚才李博士讲的,省域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1年广东省第一个超万亿,2008年增加的是最多的,就是四个省,福建、湖南、湖北、北京。2009年是安徽,现在14个省市,当中有三个超3万亿的前三名,总量大了,需求结构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第二个方面是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增强,因为从1978年以后,邓小平同志讲的两个大局,这两个大局关系到解决国际竞争的问题,从那以后大概27、28年都是东部一直领先,其他三个大板块都远远的落后于它,但是这个风向也是有变化的。2007年西部超过了东部,去年全面三大板块,中部、西部、东北都超过了东部,原因很复杂,这不仅是GDP的增幅有几个点的差别,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我讲一个数字,大概东部增长23%,但是中西部增长36%-38%,比它高十几个百分点,而且这个趋势我跟踪调查了一下,几乎从2001年、2002年就开始了,并不仅仅是09年、08年,这是新世纪以来带来的一个很重大的国内区域经济格局的一个重大的变化。
2010-02-28 10:30:40
东、中、西各个地点互动显著加强,这是十七大报告关于“全面小康”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内容,要有一个互动机制,这个互动机制过去敲锣打鼓多少年,但是不显著,最近两年特别显著。最近两年东部地区,特别是东部大城市,要素成本的急剧上升,像上海就是刚性约束,深圳就是刚性约束,跟外部市场的萎缩。媒体的朋友是最敏感的,就是叫“用工荒”,广东缺90万工人,当中深圳缺20万,广州缺15万,我是幸灾乐祸的,为什么?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卖个花生米还讨价还价,就是中西部的农民工工资不能跟你讨价还价,这就逼着东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就是把中央扩大内需的这个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
2010-02-28 10:35:06
在这里我给大家提点建议,竞争力跟目标市场有关系,竞争力都是内部目标。第二是出口,跟美欧的一些国家互相比较。但是金融危机以后,目标市场有重大的变化,我举深圳的工艺品为例,深圳的工艺品2008年占39%,去年已经提高到45%,现在国际市场回暖比较慢的话,这时候还会上,这是以深圳为例。以行业来看,纺织品,全国纺织品的行业,2000年60%、70%内销,但是去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77%都是内销。我去年到宁波开会,宁波过去是出口外向型最大的一个城市,但是去年要想完成它的GDP必须转向上海,上海金桥加工开发区、外交桥开发区、有近百家往安徽搬移,往巢湖、苏北转移,这次“用工荒”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很多农民包括苏北地区家门口县城,或者地级市都有工业,尽管工资比上海、福建低一些,但是他在家里吃饭,所以他就就地打工。
2010-02-28 10:37:07
区域规划和区划政策。特别是在去年,综合国务院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一起,成为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政府谋划长远发展的两大抓手之一。我统计了一下,大概去年公布了13个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都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间不跨省的九个,跨省的四个(包括海西)。这些规划的性质有的是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像在辽宁沿海、江苏沿海得到新的发展空间,有的是一些重大的探索,甘肃是经济很困难的一个省,排在很后面的,但是也有几千万人,中央的决策跟地方的谋划,因为它是一个资源省,是一个原材料省,给了它一个循环经济示范来进行突破等等。在省域竞争力里面怎么呼应,因为政策效应也是政府左右,怎么想一个办法,政策效应去年公布的这么多以后,对于省域或者跨省域,或者省内某一个部分有什么促进作用,我想这是应有之意。谢谢大家!
2010-02-28 10:39:14
感谢陈栋生教授发表了非常有见地的观点。实际上为我们下一本蓝皮书定了一个规划,“十一五”规划的五年做一个整体的评估。下一个五年计划马上要着手,应当说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十二五”规划开始正式实施,对“十一五”各个省域的竞争力做一个五年的评估分析,价值是非常高的。下面有请国家统计局章国荣高级统计师讲话,大家欢迎。
2010-02-28 10:41:21
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的发布,对这次《蓝皮书》的发布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编辑部的全体同志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的感谢。因为作为我们国家统计局是数据的生产方,能够把我们大量的数据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我觉得我们就感到非常的高兴、非常的欣慰,而且也对我们编辑部的同志们这种敬业的精神表示敬佩,刚才我们看到发布会上,引用了大量的数据,不仅有国内的比较,也还有国际上的比较,这说明我们编辑部的同志们真的是非常的敬业,我想这本《蓝皮书》的发布,最起码有这么一个作用。
2010-02-28 10:42:29
第一,促进了我们省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我觉得刚才我们讲的一个主题很细,把客观的指标形成了各个省的经济,这种竞争环境,形成百舸争流、百花齐放,让各个省的社会经济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和他们的创造性。
第二,促使了科学发展观,因为这个指标不光是一个GDP的指标,也大量的相关的指标,把我们各个省域的领导干部的政绩用我们科学的数据,还有标准化展示了出来,促使了我们科学的发展,而不光是追求一个GDP单向的发展。
第三,努力展示省域经济的实力,特别是九个分项的指标,实际上是我们在对各个省的经济它的特点做一个宣传,宣传它们,提高它们的开放程度,提高它们的知名程度。
第四,有利于编制我们下面的计划。刚才陈教授也提出,还要总结我们“十一五”规划的一个发展情况。
第五,要为整个研究单位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看到这本《蓝皮书》的发布感觉非常高兴,我们的数据资源大家能够用我们就非常高兴,如果提建议的话,我觉得在综合竞争指标体系,这个指标是各级领导最关注的一个指标,排名有上升的、有下降的,特别是对下降的,因为这个东西对于他经济的工作,对于他的政绩都是一个肯定,这个指标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是关注最多的指标。我们在综合指标体系里面,将社会的、经济的、人文的、发展的全放在这个指标体系里面,权重的设计,只有指标和权重稍微偏一点,可能名次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建议这个指标在后面提问可能有些地方要做好一些准备,或者在今后的研究里面,这个综合性的指标到底怎么做。我们看到世界上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序,就是三个指标,就是人均的GDP、人均的寿命,还有人均受教育的程度,就是这样三个指标,它是人均指标和指数指标这几个指标来排序,中国在2008年排到92位,它的指标非常简单和可取,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和适用性都比较强,人类发展就是这三类,非常简单。因为现在这个数据库非常的庞大,单向的指标比较好。今后可能更关注一下人文的指标、社会的指标、环境的指标、还有均量的指标,因为总量的指标比较庞大一些,像是河南刚才讲排在前面,但是把人均一除可能就下降了,因为河南人多,均量的指标、指数指标里面在国际上排名比较多的是均量的指标和指数的指标,这个提的比较多一点,总量的指标用的比较多一点,我就提这点建议,谢谢!
2010-02-28 10:44:32
非常感谢章国荣高级统计师,下面有请国内最著名竞争力专家社会科学院倪鹏飞研究员发言,大家欢迎。
2010-02-28 10:48:01
首先向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课题组表示祝贺,祝贺你们在春节刚过就给大家奉献巨作。我想讲三个方面,第一竞争力研究的意义。我是做竞争力研究的,到目前为止关于竞争力的定义,关于竞争力的模型分析框架,一直还没有达到非常一致,没有形成共识,在模型和分析框架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些共识。尽管如此,竞争目前国内外有关竞争的研究是非常丰富,并且越来越多,原因是什么?因为这个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有关的经济主体决策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因为当今的社会,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以后竞争特别激烈,竞争主体的竞争特别激烈。过去企业的竞争,现在是各个层面的竞争。过去的竞争可能主要在资本主义,它是实行市场经济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市场经济这个主体,因此竞争无论从范围上来说,还是从主体上来说都大大深化了。既然有竞争,那竞争力问题是不言而喻的,谁都想在竞争中取胜,尽管经济的竞争不是一个联合的过程,是一个多赢,但是毕竟有的赢得多,有的赢得少,人们在竞争中都想赢得更多一些,所以就要研究它自己,研究它的竞争对手。因此,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重了。我大致分析了一下,尽管我们对各种竞争力的研究,尤其是评估的研究,虽然使用的框架对竞争力的认识不一样,但是它都是提供了对研究对象、对一组研究样本之间各方面的比较,而这个方方面面的比较,对主体本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大概有三个:
2010-02-28 10:48:18
第一,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比什么?当然经济主体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专家学者、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哪些是竞争力的重要的因素,把这些因素拿出来用一定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这就会给经济的决策者提供一个启示和引导。另外我们今年特别强调资源环境的重要性,在比较的时候强调了这个指标,并且加大了这个指标的权重,这个决策者评价对象,他们接下来就会更加关注,在决策的时候更加重视。
第二,具有激励的作用。因为它有比较,有一个高低、上下之分,必然对经济主体固有的强化、固有的竞争起到一个强化和激励。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起到决策参考的作用。这里面有方方面面的比较,有各种数据、各种指标,分析了通过这个比较可以使读者、决策者能够了解到自身所处的位置,了解了他的竞争对手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他下一步制定政策扬长补短,抓关键具有重要的决策和参考的作用。
包括我们自己的研究在内,我想告诉媒体或者社会公众,对于任何的研究我们都不要一概的去否定它,应该积极地去分析它、认识它,去粗取精,找出对你有用的信息。
2010-02-28 10:53:28
二、对任何竞争力的研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有任何的迷信,包括我们的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每次发报告的时候一再强调,这个研究仅仅是一个参考,不是评价一个城市的一般性的标准,它只能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包括我们研究在内,目前全世界所有的竞争研究都存在着一些不足,我把它归结了五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数据的滞后。因为我们研究总是现实的,或者对未来的研究,现在由于统计数据的研究,国际上最快的研究数据滞后都要两年。因此用2007年、2008年的数据,再分析2009年,讲2009年的事情,或者2009年做参考,只能说是一个参考。二是数据的缺失。尽管我们现在统计很发达,有了很多很多的数据,但是经济社会是一个大系统,非常复杂,目前公布的数据仅仅能够反映经济社会的一些方面,而且非常关键的问题因素,比如人的思想、人的需求的动机、人的创新的意识等等,就没有客观的数据来使用,这些往往对竞争力的竞争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一些组织,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也是借鉴国际上的一些做法,使用空间比较强的方法来弥补不足,当然这些方法也面临一些问题,只能是一个大概的反映,大家都迷信国际组织,一说国家竞争力都说世界经济论坛,洛桑经济学院权威,如果大家仔细研究,他们的问卷调查其中有好多指标调查的结果很值得大家推敲。我最近研究了一些国际上的报告,发现他们有好多的偏见,这就是由主观因素造成的,我们自己的问卷调查也不能保证100%的准确,我在向媒体报告的时候,我就说我们问卷调查的准确率能达到85%以上就不错了。有一些问卷调查确实还是值得商榷的。
2010-02-28 10:54:43
三是数据不实。目前我们的数据不说是假的,也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比如失业率的问题,这不仅是中国的,所有国家失业率的数据都可以打一个问号,至于其他的数据,世界发展指数这个指标这个数据是最好的数据,它有一个数据库,我们仔细研究它,它的数据有很多是估算出来、推算出来的,这里面也有好多是值得疑问的。四是指标设计不一定很合理,我们都深有体会。经济社会的系统非常复杂,究竟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它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形势下它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方面有时候我们为了抓住统一,指标设计的一致,就想搞一套指标出来,这个指标规范的标准是一样的,有可能就对其它的区域来说、其它的国家来说重要的因素就没有列进来,对其它来说这个因素又显得太重要了。
2010-02-28 11:00:15
五是测算方法的不足。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好多指标综合在一起的,尽管对多指标进行综合,目前应该存在的好多方法,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在数据上并没有解决多指标的问题。许多指标是相加,相加对吗?现在相乘,相乘也一定能对吗?也不一定。所以综合这些方面,我们竞争力的研究无论是在向社会公众和媒体宣传的时候不要希望的太高,我们说这个研究它是仅仅提供一个参考,也不能说一点准确没有,它可以大致反映出一个经济体的活力、动力、实力、经济发展的潜力等等。我们好多的研究也体现了,比如把趋势反映出来,这个研究就可以反映出来,好多研究的预测也是准确的,说明这个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大致反映。正确认识到不要迷信任何一个研究,也不要一概否定任何一个研究,应该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个研究,汲取它有用的信息。媒体更别对某些研究抓住不放,过去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比如我们在比较某一些指标的时候,发现某一些指标这个城市比较好,其实那是一个大致的反映进入前十名了,那些零点几的数据客观存在吗,但是要比较必须有一个数,怎么办?只能是大致的反映。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老是纠缠,报出来也不太专业。
2010-02-28 11:01:29
三、我看了今天的报告,还听了刚才两位报告的主讲人,对报告内容做了介绍,我想今年的研究确实取得的很大的进展。第一,这个研究应该说是可信的。刚才我听发言中强调的一些内地各省市发展变化的状况,反映了当前区域结构在进行调整的基本趋势。我们也在做这个研究,做城市竞争研究,我们在城市之间进行了分省的比较,目前报告还没有出来,但是基本的结论和刚才李校长所说的结论是有一致性的,比如环渤海地区的整体竞争力在迅速的提升。最重要的是东北,东北的竞争力这两年提升的速度非常快。中部也很强势,这个趋势还在加强。因此我们从这些基本的结论中可以说这个报告今年总体的观点,基本结论还是可信的。
2010-02-28 11:04:16
第二,刚才两位专家都介绍了他们一些深化和创新,提出了四点,实际大家不太理解,这个报告每年做一次,每年都要做深化,每年都要有创新,这么大系统的过程,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我们的报告光核实数据就在一两个月的时间,一个指标一个指标的核实,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核实,何况在这些数据出来以后,有了基本结论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创新,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是这个报告在四个方面有了重要的创新,我非常认同,我认为这四个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新报告的价值所在。
2010-02-28 11:05:29
第三,刚才李主任做了一个对策研究,提升这个竞争力的对策研究,结合增长方式的转型这样一个要求,结合国家宏观背景的要求,对全国的各个省的转型提升竞争力有了总体上原则的政策建议,并且书中还有具体的对每个省的对策建议,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创新性的战略性的建议,这个东西对于一般的学者来说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今年的研究可以把某一个事情,某一个东西讲,可以试试,或者是存在什么问题我们研究清楚,但是至于为什么、或者怎么样,我们可以试着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如果回答怎么样、怎么提高对学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能够结合的,或者对学者中深入调研结合创新的才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这一直是它的特色,还是城市竞争力报告需要学习的地方,这个每年做的都比较有新意,今年又有新意,结合了增长方式的转型来提政策建议。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对引导各类区域的发展,对区域明年的经济工作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制定“十二五”规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谢谢!
2010-02-28 11:07:10
谢谢倪鹏飞教授,下面有请中国科学杂志社的副总编辑王利民研究员讲话。
2010-02-28 11:11:38
我讲点自己的想法。刚才前面的几位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这个东西要有一个主导,换句话说,我们在考核的时候,做数据时候有一个权重。既然是引导要必须抓住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年代,或者五年、十年当中最有话题性的,比如80年代改革开放,那么90年代就是市场化,那时候我们大量的注重市场化的指数。新世纪以来大家用的此最多的是“国际化”大家测的模式模型里面很多人测国际化指数。到现在聚焦相当广泛的共识,那就是“城市化”。很明显,错过了市场化、错过错了国际化,不能再错过城市化,这个权重比较把城市化这个东西进一步提炼出来。
2010-02-28 11:11:55
20世纪的前十年,经济学内部曾经讲的很有道理,就是“县域竞争力”。在21世纪城市化当中可能更主要的就是省域级城市化,李老师做的题目很有前瞻性。省域竞争城市化里面,事实上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各个地方都在破这个局,形成都市圈,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加了城市化,又加了行政化,刚才陈老师讲了我们传统的经济学里面的城市群,事实上城市群的概念不如大都市群这个概念。事实上我们已经有了以快速轨道联系的大都市群,这种情况慢慢演变成省会城市为中心。在各个大都市里面有轨道交通,所以这几年一个是城际快轨,一个是城市规划。这样一种城市化,将是未来10年使得整个省域竞争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0-02-28 11:12:51
前一阵子大家在议论,是不是省直管县,这种反映可能是反映事实,事实能引导未来,如果我们的省域竞争形成了大都市圈的话,那么省管县的这种形式可能没有太大的价值。它反映的加工工业,出口导向为主体。一旦形成城市化大都市圈,将大都市建设围绕交通建设,替代公路建设这样一种模式之后,地级市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省域之间的竞争会看到哪一些省对城市的半径连接的越快,省域的竞争会越来越快。大家看到以内需为主导的,内需主导的一定从港口建设变成轨道建设,港口建设、机场建设慢慢转成轨道建设,轨道建设慢慢具有民生的、消费的、内需的价值,因为公路、港口更多的聚合,商务、公务出口导向,这样一连串未来十年的变化,事实上已经慢慢地呈现的非常清晰。实际地方工作部门在2008年上半年陆陆续续破这个局,理论界2009年开始反映这个现实。作为一种报告性的反映、引领这个潮流,使得地区政府朝着这个方向走,如果我们认为这个向不正确的话,那么我们这个课题的报告、我们的主导体系,都应当反映价值导向,我们没有这个导向只是事后跟踪,体现不出太多的利益出来,我的建议就是这样。
2010-02-28 11:15:27
王主编不愧是经济学家,一下就可以点出要害的地方,有助于研究小组进一步的深化。最后请翁鸣研究员,大家欢迎。
2010-02-28 11:18:28
首先要祝贺福建的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做了创新,开创了省域竞争力的一套书,非常有价值,至少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去年我也参加了一次,觉得很受启发,因为我是搞农业的研究。因为每年的工作量非常的巨大,能做这样的工作,因为我们搞研究都知道,数据处理工作量非常大,今年又把一些近年中央提出的一些战略思想,有些时代特征的东西融入到书里面,更显得它价值和创新在提高,所以它也是有这个权威性、创新性,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部历著,这是要祝贺的事情。
第二,从学术的角度,竞争力还没形成一个完善的,或者是一个定型的理论研究的体系,所以很多东西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完善。从这个方面来讲,不光是福建这本书,包括全国的研究都存在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还可以再从理论上做一些不断的完善和探索。第一方面我想讲他们主要是用了各个省份的年鉴作为依据,在年鉴当中存在着统计方面存在一些系统的误差,假如今后有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在地方上要做一些实地的调查修正这些数据,统计年鉴和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要做全国的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工作量,研究单位和一些兄弟的省份来做一些验证。
2010-02-28 11:22:25
第二方面,从方法上,在财务上主要是做乘法,怎么样从数学的检验,使得它更加接近于实际的竞争力的,它是看不见的东西,这个规律我们怎么样从理论上更加接近它的实际,从一些数据的方法上。如果简单的从数学上乘法上来说这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不断的深化,推动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体系。
第三,现在我们平台已经搭建起来的,大的数据出来了,对一些细节。我看了一下农业竞争方面,里面有一个指标,农产品出口额占农、副、牧、渔总产的比重,这是农产品出口的这方面的小的指标,在指标当中北京排在第二,山东排在第四,山东如果用这个指标占的不是最全,其实山东每年农产品出口占到国家的30%左右,远远领先于其他的生产,所以指标的修正还需要做一些学术性的探讨。
第四,在我们竞争力提升比较快,或者下降比较快的时候,要继续挖掘一些背后的原因,为什么山东出口一直保持很理性,它不但是制度的创新,这本书上提出的一些、反映了一些,如果继续做这方面还可以完善。总的我感觉这本巨作非常有价值和意义,我们希望它不断的完善,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0-02-28 11:23:13
感谢翁鸣研究员提出的宝贵意见。今天的研讨会接近尾声,我再说一点成果。这个省域竞争力研究,它的后面实际上是有强大数据支持的,这个研究中心和我们社科院经过差不多一年多时间的开发,到现在同期发布的还有《中国省域竞争力数据库》数据库,这个数据库跟这本书有直接的关联,但是有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对于我们现在各地、各省市,如果你们想了解某一项的指标,和各省之间的比较,背后我们的数据库都提供这项服务。另外数据库不是一年的数据,至少在“十一五”期间,有很多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利用这些数据资料,也可以给我们的研究者、建设者都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个数据库的发布,欢迎媒体都加以宣传和报道、推广。我们应该给一些专家有一些免费的年卡,让大家提前适用,进一步完善,提供真正让我们这项研究,其实是四个方面是同步都在凸显的,发布《蓝皮书》、发布数据库,把《蓝皮书》的成果国际化,以及推进关于审议和各方面各个行业竞争力的研究,包括筹建竞争力研究院的思路都在进行中,两个小时的会事实上有点长,本来研究会议的记者提问,我想各家媒体有自己特殊的要求,我们两位主编和有关的专家可以在会后接受大家的提问。欢迎大家光临,祝大家虎年的元宵节快乐,谢谢大家!
2010-02-28 11:2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