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还存在微利,只要不亏本,甚至是短期内亏得不多,就不轻易减产。”面对政策制定者们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反复发出的警告,钢企仍然坚定“自己的立场”。
在明知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中国的钢铁企业并没有调整产能计划的打算,反而在加紧生产。这将直接导致今年中国钢铁产能过剩1亿吨。业内人士担忧,如此严重的过剩问题已成为悬在中国钢铁工业头上的“堰塞湖”,那么随时有可能垮下来,冲毁整个市场。
“钢厂根本没有减产的迹象。”兰格钢铁分析师张琳告诉《中国产经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记者。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粗钢产量5071万吨,同比增长28.7%,比8月份(5232.7)历史高点下降3.1%。尽管9月份我国粗钢产量环比略有下滑,但日均粗钢产量再次创下新高,达到169.03万吨。
事实上,企业也没有减产的打算。“我们没有调整产能的计划。”华菱钢铁董事长李效伟表示。有意思的是,身为“中钢协副会长”的李效伟,在此前的“2010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机遇与风险”论坛上,还将产能过剩问题视为“悬在中国钢铁工业头上的‘堰塞湖’”,并表示会危及市场。李效伟称,今年中国钢铁产能将过剩1亿吨,无需求而生产是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李效伟式”的矛盾代表了大多数企业老总的复杂心情。“即使明知库存高企,企业出于自身的考虑,为了市场占有率,不可能轻易减产。”“我的钢铁网”研究员徐向春告诉《中国产经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记者,受益于4万亿元投资“铁公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钢价持续回升和需求增加,让已经做出限产决策的钢企又开足了马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现在的市场价格和资金环境也还能够支撑钢企扩张。
“‘消化不良’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徐向春表示。
张琳认为,高库存最为严重的后果将造成过度竞争,钢价下跌,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钢材价格将难以大幅回升,企业资金无法周转,闲置产能增多,大量人员失业。未来钢铁企业为维持生存,不得不竭尽一切竞争手段,将产品价格降低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的水平,引发恶性竞争。
考虑到产能过剩带来的种种不利,决策层也多次开出“良方”,要求钢企兼并重组以加速行业的有效整合,淘汰落后产能。不过这些“药方”效果并不明显。
“地方政府和部门政府以行政边界利益最大化为特征的经济割据状态,是钢铁行业运行中出现重复投资、盲目建设的根本原因。”张琳对记者表示,经济增长、政府财政、地方部门福利、干部政绩等因素,促使地方政府具有强烈干预企业投资和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动机。钢铁工业由于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征,无论从政绩显示还是从财政、地方就业等方面考虑,各级地方政府都有非常强的动机推动钢铁企业在本地的投资。
这不仅使中央政府在协调地方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时遇到地方利益的严重冲突,还会诱发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的恶性竞争。在经济增长中不良的行政化攀比行为,还会进一步导致重复建设。
显然,如何消除地方政府的阻力是高层需要思考的。张琳认为,政策的突破口还在于,对钢铁业市场及其变化的合理判断和预测,防止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冷”和“过热”之间剧烈波动。同时,还要改革财税体制和以考核GDP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政治晋升体制,降低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投资的强烈动机;进一步硬化银行约束、理顺地方政府与银行的关系,提高企业投资中自有资本金比例,降低企业投资行为中的风险外部化问题。
徐向春则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在治理产能过剩方面,以这些年的经验看,政府能做的并不多。唯一能够管住的就是控制住新增产能,坚决不让上新项目。在堵住增量的情况下,消化存量,或者让市场去淘汰。(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