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四日电 (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部所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最新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目前,上海正处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初级阶段。
中信所研究报告分析指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模式影响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使得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快速提高;欧美及一些新兴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巨大,相比之下中国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和良好的发展预期,提高了对各国金融机构、金融人才、国际资金等吸引力度,这些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创造出良好条件。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也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
尽管前景看好,但上海要转型成为足以媲美纽约、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目前还存在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不够、市场准入和经营环境偏紧、金融机构积聚度不够、法律制度未与国际接轨、人才国际化水平差距大等许多制约因素,亟需逐步予以解决。
上海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际金融中心?该研究报告提出,其目标定位应以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国际国内金融活动融合但以服务国内市场为主的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将上海金融功能的发挥与“长三角”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经济主体的辐射与服务,立足于人民币资金市场,形成内需主导型金融中心策略,为人民币未来的国际化和本地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沟通融合提供主导性服务。
中信所还从战略角度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把握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政府作用的边界和局限性,政府对市场的作用应更多体现在建立市场秩序上,而不是对市场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上;二是协调国内城市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避免多个城市争做同一层次金融中心的局面;三是整合“长三角”资源,建立“长三角”金融安全区和深化沪港金融中心合作机制,完善金融安全保障制度,努力实现“长三角”金融一体化。
今年四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正式发布,五月,上海出台该意见的实施细则,八月,《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开始实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