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7日至8日,中欧第二次经贸高层对话将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举行。在金融危机阴霾不散的大背景下,这一中欧双方在经贸领域的最高层对话机制将带给人们几多期待?面对全球需求锐减,中欧又将如何破解进出口下降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副主任陈新5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对话将为中欧经贸高层提供一个加强沟通的机会,表达危机背景下的各自诉求,明确意愿,为实际问题的解决和更深层次的合作定下基调。
据了解,出席本次对话的中国代表团将由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亲自挂帅,随行人员包括来自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财政部等9个部委的10名部级、副部级官员。欧盟方面则由贸易委员阿什顿主持,来自信息社会、海关、环境、竞争、农业、内部市场和消费者保护等6部门委员将参加对话。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介绍,本次对话双方将围绕“危机时期促进商业机会,通过贸易和投资开放刺激经济重振”的主题,就中欧经贸合作领域的重要议题交换看法。
正确认识中欧经贸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经贸近年来发展迅速,过去5年中连上三个台阶。2004年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2009年1月欧盟又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此外,目前欧盟还是中国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第四大投资来源地。据中国海关部署的数据显示,即使是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仍达到425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
然而,伴随全球需求的普遍下降,双边贸易从2008年后期开始受到影响。欧盟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至今,中欧贸易额已经连续4个月负增长,今年1月中国对欧盟出口首次出现下降,降幅为5%,同期欧盟对华出口则下降27%。与此同时,贸易保护风险大幅上升,中欧经贸不时传来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包括欧盟对华纺织品出口的限制、对螺钉与螺栓出口的反倾销以及即将在本月进行的针对中国鞋类出口的“日落复审”等。欧盟驻华大使塞日·安博在对话开启前夕又表示,平衡中欧贸易额需要增加欧盟对华出口额度,同时加大中国企业赴欧投资规模。
对此,陈新认为,有利于双边经贸合作的前提应该是正确认识目前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问题,这其中有几方面因素值得关注。首先是存在于中国、东亚与欧盟之间的贸易三角。陈新认为,中国对欧贸易顺差的大幅增长主要发生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在内的东亚经济体加大了在华投资,即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实现产业链转移,将中国置于整个产业链的末端。正是这种国际贸易的分工变化使得中国替代上述东亚经济体成为对欧美的出口大国。其次,欧盟企业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也加大了在华直接投资,将生产由欧盟转移至中国,最终产品再以出口形式返回欧盟。第三,目前的双边贸易数字并不能反映中国对欧出口商品的附加值,由于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中仍然占据很大比例,中国获得的出口收入虽然数额很大,但其中真正使中国企业受益的附加值却十分有限。陈新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对欧出口商品的近60%来自外资在华企业,这其中也包括欧盟企业。在机电类产品中,中资企业的销售收入仅占到对欧出口总收入的10%,而90%的收入流向了在华外资企业。除此之外,前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曾援引一项研究结果称,价格低廉的中国商品平均为每个欧洲家庭每年省下了300欧元;而经合组织的研究则显示中国对欧出口至少帮助欧元区平抑了0.2%的通货膨胀。因此,“当前的双边贸易数字并不能全面反映双方的受益情况”,陈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