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4月28日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从全国来看,2008年我国商品商和商品住宅空置量皆出现明显上升,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空置率出现由降至升的拐点,分别增至9.50%和6.34%,而且增幅创下1994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但两项空置率却明显低于15年来13.68%和11.28%的平均空置率,依然处于合理区间。
目前上海的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空置率依然处于合理区间,而北京的情况不容乐观,消化空置面积的压力很大,形势相当严峻。单单从空置情况分析,目前上海楼市的健康程度明显好于北京,北京楼市下调的空间大于上海楼市。
近期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房地产蓝皮书》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其中在对2009年商品住宅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中提到:“商品住宅空置面积将会较快增加,商品住宅空置面积总量将会达到往年数量的2—3倍,而且不排除部分项目由于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出现烂尾楼。”
上海易居研究院认为,实际上,从1993年海南、北海等地房地产泡沫破灭开始,关于房屋空置的话题就一直为业界关注。2008年以来,伴随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商品房成交量的萎缩和空置量的增加,一些业内人士更就商品房空置问题大做文章,制造了一波“空置率危言”。其以2008年11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36亿平方米为基础,推断出:2009年全国商品房空置率将达30%以上,大大超过国际公认商品房空置率警戒线10%。
“乍一听,不寒而栗。细细一思,又有些不对。且不说,其空置率算法与国际通行算法不一致,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就其利用空置量/当年增量房数量计算出的30%的空置率亦是水分不少。那么当前我国商品房空置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告诉本报记者,从全国来看,2008年我国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空置量皆出现明显上升,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空置率出现由降至升的拐点,分别增至9.50%和6.34%,而且增幅创下1994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但两项空置率却明显低于15年来13.68%和11.28%的平均空置率,依然处于合理区间。
2008年我国商品房与商品住宅空置面积消化周期分别为3.17个月和1.95个月,相当于2005年水平,明显低于15年来6.14个月和4.97个月的平均水平,尚处于合理区间,空置面积消化压力并不大。易居研究院认为,根据历史水平,商品住宅空置面积消化周期只要不超过5个月,基本上可算作合理。
从区域来看,根据选样的六个典型城市,同比2007年,2008年六大城市空置率均有所上涨,涨幅较大的有上海、武汉、北京、深圳,同比增长分别为60%、60%、44%、54%,其中北京空置率高达16.64%,居全国首位,高出全国水平75%,形势比较严峻。
2008年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空置率明显高于二线城市。从商品房空置面积消化周期看,2008年六大城市五个涨幅超过100%,其中武汉涨幅最大,为153%。厦门、上海、深圳、北京涨幅分别为104%、139%、102%、106%。2008年北京商品房空置面积消化周期达12.92个月,高居榜首,情况远比其它一线城市严峻。
易居研究院重点研究了北京和上海的情况,发现目前上海的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的空置率依然处于合理区间,而北京的情况不容乐观,消化空置面积的压力很大,形势相当严峻。单单从空置情况分析,目前上海楼市的健康程度明显好于北京,北京楼市下调的空间大于上海楼市。
值得提出的是,由于今年一季度,包括当前4月份全国楼市成交量出现显著反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品房和商品住宅空置率上升的压力。当然,如果今年下半年全国房屋成交量重新出现回落,则这一压力会重新加强。但就目前而言,全国商品房空置情况仍在合理区间,根本没达到部分机构和专家认为的“相当恐怖”的程度。不过,北京的情况依然比较严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