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国务院33部门研究落实物流业振兴规划 我国拟建天然铀储备体系 -最高法出台文件部署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加重恶意侵权等赔偿责任 -药监局对镍铬烤瓷牙调查结论遭质疑 蓟县新生儿死亡五人受处分 -个税改革激辩:调整起征点工薪阶层受益多大 -世界佛教论坛无锡开幕 两岸合办 十一世班禅出席 两万人同祈福 -钢材期货上市成交165亿 五钢企夺钢材期货第一单 促钢铁业发展 -外管局: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三年来首放宽 核定情况通知 答问 -疑似受害儿童家长结盟起诉强生 十名“三鹿”事件责任人被处理 -房企老总预测房价2010年将暴涨 专家:上涨缺乏支撑 不应乐观 -五矿17亿美元收购OZ遭澳政府否决 四银行贷款助中铝入股力拓
首页>>国际经济
G20倒计时:经济刺激各方寻找“最大公约数”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3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欧盟坚持捂紧"钱袋"恪守赤字纪律维稳欧元

以法、德为代表的欧盟各国坚决反对追加经济刺激开支,并不是要在全球同仇敌忾应战危机的时候故意与美国唱对台戏。在这背后有其决策者对经济形势的主动判断,也有其作为一个区域性政治经济共同体所面临的种种约束。

首先,欧洲经济尚未到达不可承受的地步。特别是东欧地区,正如方明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经济金融局势的确出现了不小的问题,但至今仍处于可控范围。与此同时,欧盟领导人一再强调眼下的重点是实施前一阶段刺激方案,要在评估其效果的基础之上才决定是否增加政府开支。另外,欧盟方面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谈的是区域共同体内部存在着资源分配的问题。200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中,有1700亿欧元来自各国自身投入。

其次,欧美社会保障体系差异悬殊。因高福利给欧洲各国带来的沉重负担近年来屡遭诟病,但在眼下却成为老百姓抵御危机的天然屏障,这一体系也被欧盟称之为"自动稳定器"。

第三,曾因多年高通胀而大吃苦头的欧洲对于经济刺激可能带来的通胀隐患也不无担忧。方明认为,各国推出的刺激计划都是刚性的,规划中或者已经上马的基础建设项目不能中途撤出,势必会继续推动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欧盟各国在扩大财赤方面面临着严苛约束。根据欧盟的《稳定与增长公约》,成员国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当年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而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德、法、意、西四国财赤将高达GDP的6.4%,国债将占GDP的83%。IMF更预测英国今年财赤将在GDP中占比11%,远超公约规定。方明认为,加大经济刺激规模意味着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攀升,而这势必会给欧元稳定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欧洲积极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峰会有望找到"中间地带"

如此看来,欧美在这一问题上的坚冰短期内恐怕难见消融,美国28日突然改变口风也是迫于这样一种现实,期望各国能就经济刺激问题寻找到一个"中间地带"。

就在美国缓和立场之前,日本、俄罗斯就此问题已经明确站在美国一边,IMF也是旗帜鲜明地要求各国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虽然没有呼应"占比GDP2%"的说法,但也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应继续刺激经济以遏制经济下行的立场。只有欧盟方面始终态度强硬,且不讳言与美意见相左。不过方明认为,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推出2000亿欧元刺激计划时,欧盟方面就曾放松口风,称短期内可以超过关于财赤占比GDP3%和国债占比GDP60%的限制,但要注意中长期预算平衡。如今看来,在美国26日以积极姿态交出监管改革方案以向欧洲示好、更进一步淡化经济刺激立场后,各方找到"最大公约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来源: 金融时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G20峰会草拟文本指出全球经济明年底复苏
奥巴马吁G20加强"团结" 将为经济复苏建立框架
IMF总裁:G20峰会应将修复金融系统作为首要任务
中国备战G20伦敦峰会 力争更多金融话语权
英国或将建议G20集团注资千亿美元拯救全球贸易
索罗斯:G20伦敦峰会是全球市嘲成败关键”
G20金融峰会在即 中俄欧盟发声挑战美元独霸时代
潘基文呼吁G20制定1万亿美元全球刺激方案
盘点G20财长会:有成果有分歧 为伦敦峰会铺垫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庆祝大会在拉萨举行[组图][实录]
发改委披露成品油定价细则 回应油价"涨快跌慢"质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