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湖南桃花江核电站终于与湖北大畈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一起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可以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此同时,辽宁、吉林、安徽、河南、四川、重庆等地区也纷纷宣布本省核电规划。
当前我国已有的核电项目都在沿海。这些项目如果都上马,一股强悍的核电内陆化浪潮将打破布局。
内陆核电潮
可能只有为数比较少的几个省没有核电项目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北京报道
郴州市民对春节雪灾引起的“断电”余悸未消,省会长沙又在夏天陷入严重的“电荒”,水电“焦渴”、火电又有燃“煤”之急。
2008年大半年,湖南的能源供应形势紧迫之极,省长周强亲任调煤保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湖北、江西、山东等其他省份同样存在类似情况,省长、市长亲自带队到山西、河南等产煤大省求煤、抢煤的故事比比皆是,煤电供应这场经济之战,纷纷上升到政治高度。
“如果湖南搞起了核电站,哪还有这些烦心事。”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副院长张力对《望东方周刊》说。这是他的一块心病。
“我都已经等了20年了。”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核电顾问工程师吴惠全念叨。70多岁的吴惠全从1989年起全程参与了湖南省的核电事业规划,已经熬得头发全白了。
2008年上半年,湖南桃花江核电站终于与湖北大畈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一起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可以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此同时,辽宁、吉林、安徽、河南、四川、重庆等地区也纷纷宣布本省核电规划。
当前我国已有的核电项目都在沿海。这些项目如果都上马,一股强悍的核电内陆化浪潮将打破布局。
“即使是在中国核电事业发展的低谷时期,湖南省也没有放弃过核电项目的推进。我们盼了这么多年,真希望国家早点审批!”张力言辞恳切。
桃花江是内陆地区较早规划的一个核电站。吴惠全对《望东方周刊》说,桃花江核电项目按照源自法国技术的二代改进型技术M310规划设计,到了2009年底就具备了正式开工的条件。
然而,与此同时,随着AP1000(来自美国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推进工作展开,将内陆地区纳入到AP1000选址范围中也成为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划。“国家要求内陆上核电,必须要上AP1000。”国家核电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明确表示。该院是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总体院。
最终的审批迟迟未到。内陆究竟走什么技术路线?这不仅将决定中国核电的未来,而且这个问题不明确,审批将遥遥无期。
20年核电赛跑
核电要水。
张力介绍说,早在1989年,湖南省就开始在长江流域、沅水流域、湘江流域和资水流域开始进行核电站选址,现场踏勘20余个厂址,经过比较、筛选,初步提出12个可能厂址。
1992至1996年,7个地点被编制进了《湖南核电普选厂址调研报告》,并在地震地质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从2003年开始,这些厂址被反复踏勘。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开始着手内陆省份核电厂址资源规划调查,以桃源县九龙山和华容县小墨山2个厂址为工作重点的《湖南省核电站规划选址报告》,于2005年1月通过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厂址预评审。
国内核电公司中,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核集团)最早介入湖南核电。“早在我们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选址的时候,核二院(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就已经和我们有了合作。”张力告诉《望东方周刊》,“现在,中核集团在湖南省就有两万多职工,而湖南衡阳的南华大学则为中核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
2006年7月25日,中核集团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建设桃花江核电项目框架协议。
此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电投)、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国家电网集团及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分别在湖南圈地小墨山、常德、衡阳及株洲。这样的势力均分是湖南省有意为之。“本来有的公司想圈占好几个地方,但是我们跟发改委商量的结果是,希望每家发电公司搞一个地区,大家工作也不干扰,互相铆着劲踏踏实实地做事。”张力解释说。
在这5个工程中,桃花江走得最快,其次就是小墨山。
2005年6月前后,小墨山核电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也全面展开,湖南从政府到民间都是一片“加快核电发展”的呼声,湖南省政府也先后三次向国务院和有关部委上报正式文件,请求国家在湖南布局发展核电项目。
2007年2月,湖南核电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两个月后,湖南小墨山核电厂建设协议签字,内陆核电的大门触手可及。
箭在弦上,却始终未发。一直到2008年12月5日,湖南还在以湘发改[2008]495号文,“恳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湖南小墨山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并尽快批准小墨山厂址开展前期工作。”
而桃花江的最终审批也未落定。
争做“内陆第一核电”的口号,在湖北、湖南乃至安徽等计划开发核电的内陆省市中,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所提及。这个口号将为所在地区带来一个可以吸纳各项资源的光环。
湖北和湖南的诉求重点是:湖北大畈最先提出项目报告,且一次性能源自给率最低,而湖南的能源缺口最大。
湖南省发改委交能处副处长阳谷生曾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湖南面积在全国排第10位,人口在全国排第7位,经济总量排第12位,但湖南人均电力装机却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8%。
“湖南新型工业化步伐将在一次次的煤荒、电荒中消耗自己的能量”,“要想实现湖南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寻找一个新的能源突破口。这个突破口,除了核电,湖南别无选择。”
湖北的诉求,也可以理解为“三峡损失核电补”。中部省份争夺核电项目,很大的原因就是能源缺口,但随着三峡等一批水电站相继建成,湖北境内具有开发价值的大的水利资源实际已基本开发完毕,虽然守着三峡,但电能在国家统一分配后,留给自己的并不很多。
在湖北一次能源构成中,水电占97.35%。湖北是一个贫煤大省,据当地媒体披露的数据,预计到2020年,湖北煤炭总需求将达到1.55亿吨,新增煤炭需从省外调入量和铁路煤炭运输能力存在4500万吨的缺口。核电,几乎是一个不能不想到的选择。
江西则是中国重要的铀资源基地。据专家介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先后查明了江西六大铀矿带,七大铀矿田,提交各类铀矿床91个,提交的矿床数和铀资源储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江西铀资源开采量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
在这3个省份的核电站得到初步审批前后,他们各自都曾热衷于争个第一,宣传势头很猛,尤其是湖北咸宁。
在许多材料中,还可看到大畈对于自己第一地位的诸多论证,其中最权威的当属“2005年在国家发改委召开的这三家核电站的优选会上,大畈得分第一”的说法。直到现在,当记者联系湖北咸宁市委相关负责人时,尽管他一直推辞说“现在核电是个敏感话题,国家发改委要求这方面不要做宣传”,但仍坚称大畈是“内陆第一家核电站”。
“想把核电站项目迅速上马。这样的心情,相信大家都是一样的。”张力坦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