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冲击的不断加深,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势头逐渐显现。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10项措施。其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重要政策。从国内人们思想认识上看,多数人会认同这样一个事实: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是导致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社会上还是存在着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劳民伤财的投资”的观点。如何更好地理解国家采取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经济增长放缓阶段,通过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同样地存在着周期性波动。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由偏热向增速趋缓的转折。而且,国际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较重的负面影响可能性明显上升。在这些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增加农村投资,带动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自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提升速度加快。从1978年到1995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上升约0.65个百分点,而1995年到2007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年均上升约1.3个百分点,后者是前者的2倍。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投资和消费出现了不断萎缩的势头。1995年到2007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中的比重由21.9%下降到14.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在全社会中的比重由40.0%下降到32.3%。
针对农村需求萎缩的状况,扩大农村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我国农村人口仍然占多数,2007年我国农村人口仍然占到全国的约55%。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部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至少滞后城镇居民20年,他们最具有消费升级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
可能有人会质疑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项扩大国内需求措施的有效性。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增加投资的观点容易接受。但是,可能很多人认为农民收入水平低,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带动农民投资和消费。进而可能会有人认为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极其有限,甚至无效。这种观点对吗?
的确,国家直接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毕竟有限。农民终究是农村投资和消费的最重要主体。农民需求能否增加,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项政策措施的有效性。
我们不妨看看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排的项目。国家安排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但包括了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如南水北调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而且还包括了影响农民生活的重要工程,如农村沼气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电网完善。这些重要工程直接与农民生活相关。
笔者在农村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农民对沼气、交通和电力等设施的建设要求强烈。建设一个沼气及其配套改厨需要投资3000元左右。一些地方通过政府每户1000元左右的补贴政策推广沼气,就可以直接带动每户农民再投资大约2000元。一些地方交通不方便,不但严重影响农民出行,而且这些地方的商品价格高。有些地方电压不稳,供电不正常,压抑农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政府通过以奖代拨等有效措施,不但建设了农村公路,而且带动了农民的投资。国家通过完善电网,确保农村正常供电,促进了农民购买家用电器,以改善生活。
实际上,这次国家出台的10项措施中,不但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增加收入。同时,10项措施中也包括了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和加大补贴力度等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农民收入的提高,必将进一步扩大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
可见,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可以直接增加农村投资,还可以带动农民投资,而且通过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刺激农民扩大消费。我们可以预期国家通过一定规模的投资作为引子,必将拉动农民和其他主体高于国家投资数倍的需求。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权宜之计
凡是去过一些农村的城里人,或者到过城市的农村人,一般都能够切身体会到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地比城市差。农村的路不好走,甚至部分农村还不通公路。农村饮用水极不安全,甚至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村饮水还相当困难。一些农村的水利设施已经年久失修。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社会上可能存在着相当大的分歧。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农村基础设施本就应该比城市差。持这类观点的人给出的理由可能多种多样。如,城市人口相对集中,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但人均投资少,建成的基础设施利用率高。而农村人口相当分散,需要大规模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农村人均投资远高于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农村单位投资的效果要比城市差。持这类观点的人可能会认为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在做一件没有经济效率的事。
社会上可能还有人认为我国实现现代化是要城市化。城市化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要到城市,而不是相反。如果把一个地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很好,而那个地方的农民进到城市里,这不就意味着花了大量投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种浪费吗?
除了上述认为不值得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两种观点外,社会上可能还有一些不太赞成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观点。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值得的话题一直有争议。只要我们能够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就能够加深对国家出台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措施的认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使将来我国高度城市化,农村总还会有人居住。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调整国民经济再分配,统筹城乡发展,通过财政向全社会所有居民提供均等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实际上,一些地方的农村落后,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是基础设施条件差。通过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无疑会促进那些落后农村的发展。我国目前一些比较发达的地方,曾将“要致富,先修路”作为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举措。可见,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扩大国内需求,而且是实现均等公共服务社会目标和促进落后农村发展的先决条件。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兴利避害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困难重重。在当前有利条件下,国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实施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很多项目与千家万户的农民直接相关。笔者在农村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地方分配公共资源时由于不合理造成农民满腹牢骚。如何在农民之间公平合理分配项目,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尊重农民意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政府相关领导应主要担当协调人、监督人和仲裁人角色,并应尽可能让全体农民或者农民代表设计出分配规则,不直接干预项目的分配。
国家实施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一些项目投资规模大,容易滋生腐败。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按照程序办理,发挥好事前监督的作用,力争多一点公开透明,防患于未然。对于出现的腐败和违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国家实施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些可能会与生态环境保护不相容。过去,一些生态脆弱的地方,由于盲目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结果加重了生态的恶化。这种现象必须避免。在布局国家投资建设的重大农村基础设施工程时,要充分参照国家规划、区域规划和地方规划的先后次序做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选择。不要轻易匆忙上马,要避免人为不当干预,严格做好事前论证工作,让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成为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民心工程。(李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