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季度运行报告(2007年三季度)
一、本季度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1.总体生产和销售情况
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影响,我国汽车行业生产和销售保持了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值增速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1-9月累计,我国汽车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4462.46亿元,同比增长33.0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实现工业销售值14106.9亿元,同比增长33.3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2007年前三季度汽车工业产销形势大致呈现以下特点:汽车产销增速不减,商用车表现尤为出色;乘用车市场需求总体稳定,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增速最为明显;商用车行业总体呈现良好发展,半挂牵引车需求增长依然迅猛;重点企业市场表现总体较为出色,五大集团继续稳居行业主导地位。
分车型看,乘用车受“黄金周”刺激,呈现快速增长。其中,微型客车因基数已高的缘故,整体增速不足5%,MPV受轻型客车影响,总体表现并不理想。而SUV,特别是两驱型SUV因底盘较标准轿车高而受到部分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的青睐,其增长速度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轿车总体维持与乘用车业基本相当的增速,且细分市场(细分车型)态势依旧,小排量、经济型轿车的情况仍无法令人满意。商用车则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特别是重型载货汽车开始扭转6月份以来的下滑势头,出现触底回升的格局。
2. 企业总体经营情况
今年以来,国内汽车行业总体销量水平增长较快,而汽车制造企业在生产成本上也加大了控制力度。这是前三季度国内汽车行业利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前8月汽车业一个显著特点是增产同时增收,而且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利润有显著上升。2007年1-8月累计,我国规模以上汽车生产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759.54亿元,同比增长64.1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6.09个百分点,是整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板块利润增幅比上年水平唯一提高的行业。
中汽协统计表明,1-8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利润总额391.02亿元,同比增长82.24%,增长额为164.00亿元,增幅比1-8月提高2.43个百分点。利润增长率超过三位数的企业达到5家之多。重汽集团、庆铃公司、奇瑞公司、北京公司和广州集团增长率均超过三位数,分别为226.82%、169.48%、151.33%、129.50%和122.01%,增幅与1-8月相比,重汽集团、庆铃公司、北京公司分别提高了90.80、58.84和35.99个百分点。利润增长率超过两位数的企业占多数。其中,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实现利润增长率均超过50%,分别为89.59%和53.69%,增幅分别比1-8月提高了9.24和3.38个百分点。
4.影响汽车行业的相关因素分析
(1)钢材价格仍然比较坚挺,生产成本压力较大。9月份国内钢材市场出现震荡,上半月市场跟随8月份上涨强势,价格继续上扬。9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5.14点,月环比上升2.21点,升幅1.96%;同比升高8.81点,升幅8.29%。汽车用钢材价格的高企,产品销售价格的继续低迷,将积压汽车行业的利润增长空间。
(2)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需求走弱的迹象比较明显。1-8月份,全国汽车累计产销575万辆和568万辆,汽车总产量大于总销量7万辆,二、三季度需求增速明显放缓,4、5、7月份汽车销售环比分别比上月下降4.54%、11.76%和11.65%,从目前看,市场供大于求格局不会马上改变,价格将随产能的逐步释放不断走低。
(3)汽车信贷消费收紧。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实行“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车贷门槛仍处较高水平,汽车信贷消费业务增长缓慢。同时,出行难、停车难、保险费用上涨、燃油税费改变预期转强等造成的养车成本上升,都将间接影响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汽车行业安全生产和汽车碰撞性能指标的逐步完善,以及提升汽车尾气排放环保标准等宏观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汽车价格下降起到抑制作用。
(4)油价高位运行,影响汽车消费市场。9月末,国内市场0号柴油价格平均为5528元/吨,比8月底提高1.06%;国内市场90号汽油价格平均为5871元/吨,比8月底提高0.55%;20号燃料油价格为3557元/吨,比8月底下降0.14%。同时,国家发改委10月31日发出通知,决定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本次成品油提价,将增加消费者的汽车使用成本,对汽车消费产生一定的冲击。
5.行业景气现状及走势预测
2007年前三季度汽车市场的良好发展为四季度打下了坚实基础,从影响2007年汽车市场的各因素来看,后几个月国内汽车市场总体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水平,但乘用车和商用车趋势将有所分化。
乘用车方面,经济增速的适当回落对需求的影响不大。2007年以来,由于持续的贸易顺差导致货币流动性过快增长,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趋势,经济增长从偏快到过热的风险加大,国家果断出台了多项措施,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后几个月,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预计经济增长速度将适当回调。但从几项主要宏观调控政策来看,对乘用车需求的影响都不大,一是加息,由于我国占消费主流的私家车消费中贷款购车的比重非常低,因此利率的上升对乘用车消费的直接抑制作用非常有限;二是出口退税政策,自2007年7月1日起,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调整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这次税率调整涉及行业广泛,其中汽车产品也在调整之列,部分产品退税税率由13%下调至9%。但由于本次出口退税调整并没有涉及包含乘用车、商用车在内的整车企业,整车出口退税率仍保持在13%,反映出国家继续鼓励汽车整车出口的意图,因此,政策不但不会对汽车整车出口产生影响,反而通过政策调整有可能将居高不下的钢铁价格降下来,相应降低汽车行业的成本压力。另外,四季度历来是乘用车消费的旺季,大量新车将集中上市,经销商为消化库存回笼资金将加快价格下降的步伐,加上股市赚钱效应引发的轿车需求可能在年底爆发,因此乘用车需求将进一步加快,不过考虑到2006年四季度轿车销量的基数非常高,估计轿车和乘用车增速将保持在前三季度的水平并略有上升。
商用车来看,四季度增速预计将有所回落,一方面是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计重收费政策造成的重卡销量井喷,使得同比基数较大,另一方面宏观调控将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低,新开工项目减少将影响到载货车以及自卸车等专用货车的需求,除货车外,商用车中的客车由于出口市场旺盛,需求将能够保持基本平稳。总体来看,四季度乘用车仍将保持前三季度的增速水平,而商用车在货车需求下降条件下增速预计将出现一定回调。初步估计,全年乘用车销量增长将在25%左右,销量约647万辆,其中,轿车销量增长27%,销量约480万辆,全年商用车销量增长将在23%左右,销量约250万辆,其中,重卡增长约35%,销量17万辆,客车增长约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