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解读:中国金融时局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 2007-10-21 11:13:34  |  来源: 中新社  |  作者: 王振红  |  责任编辑: 王振红
关键词: 金融;十七大

 

    十月十九日,出席中共十七大的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在驻地合影留念。前排从左至右为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保监会主席吴定富。 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定调。

调子既定,前路却仍艰难。人们期待看到金融时局的“变”与“不变”:变的是过往陈旧金融体制,不变的是坚定改革的大方向。因为金融在当今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不仅关乎国民经济运行的健康稳定,而且同普通百姓的“钱袋子”息息相关。

自中共十六大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过去五年中国金融业已经充满惊叹号:

商业银行改革在重重压力中起步,目前几近收官;人民币汇改“破冰”,在“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原则下,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大盘蓝筹股回归上市,股市质量不断提高;保险改革深化,几大保险公司集团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或已经上市,或正筹备上市。

从“十七大”透露的坚定语气可知,中央对金融改革大方向不会变。但在一个个“深化”“完善”的动词之下,金融业必然、也必须进一步改革发展,向前推进。

“十七大”召开一周以来,许多国内股民发现,“十七大”不再是股市的政策市。尽管股指一度冲上六千一百二十点历史高位,但此后逐渐回调,且涨且跌折射“政策市”因素淡去,股市涨跌回归理性。

一个更理性的股市,这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变化之一。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阐述经济发展时指出,“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尽管很多机制还在绸缪中,但随着股指期货等更多手段的逐渐推出,中国证券市场将更将完善,走向理性繁荣。

一个更健康的银行业,这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变化之二。中国银行业刚从坏账中走出,完成股份制改造。但还需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国际资本市场舞台中善舞长袖。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加速前行,这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变化之三。在金融体系各项改革逐渐理清思路之后,农村金融领域的大发展轮廓也逐渐清晰。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一个银行、证券、保险三业规则统一、协调发展、相互沟通的大金融,这样的变化是人们所乐见的。(中新社记者 魏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