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把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作为水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为此,2006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公布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企业(集团)名单的通知》,该“通知”首次公布了60家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有关部门将从项目核准、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国家支持大型水泥企业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水泥企业之间大规模战略重组提供了先决条件。在此背景下,2007年各大水泥集团加大了并购重组力度。中国建材组建的南方水泥公司的横空出世,气势磅礴,令各方为之惊叹;各投家对两广市场的再度垂青、中联、山水二分山东天下、东北市场鼎立之势也可圈可点;而已为行业龙头的海螺也在寻求新机遇,意欲布局全国。
新一轮的市场整合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金融资本大规模介入是最明显的特征。金融资本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水泥企业资金瓶颈。另外,市场的持续升温也为企业扩张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市场走好,也吸引各大投家再度出手。
金融资本涌入推动市场整合规模升级
内地、香港股市的火爆,使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大规模融资变为。流动性过热、人民币升值,促使国际金融资本大量涌入国内,私募基金纷纷投资水泥企业。金融资本的介入推动了市场整合规模升级。
近日,中国建材集团利用从香港股市融得巨资,投巨资组建南方水泥集团,总投资预计达100亿元。南方水泥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重组联合等方式,在东南经济区四省一市(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实现一亿吨产能,市场份额达到30%。
中国建材此举让业内人士为之震惊,南方公司无论是并购规模、资金投入上,还是在并购方式上,都开创了我国水泥企业并购的先河。在资金筹集上,中国建材在香港市场,实施闪电配售,成功增发1.5亿股H股,募集资金约27亿港币,为此次重组作了资金准备;在并购方式上,中国建材采取了吸收合并的方式,先后与18家水泥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和意向,重组完成后,水泥生产线达到42条,生产规模达到3,000万吨。
中国建材进入东南地区会加快推进该地区的市场整合速度,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这一快速、大规模的并购必将引起巨大的连锁反映,它将大大推进、提升、加快市场的整合,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企业并购重组将会出现。
海螺水泥、冀东水泥也将通过A股市场,分别增发2亿、2.5亿新股进行融资。海螺水泥增发价格在50元左右,融资将有望过百亿。如此大规模的融资,对海螺水泥兼并收购,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整合十分有利。
利用国际金融资本融资也是今年一大亮点。日前,国际私募资本巨头KKR宣布投资平顶山天瑞水泥有限公司,入股资金加上外资银行的长期贷款共4.5亿美元。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民营企业引入的最大一笔融资,也是KKR在中国的第一单直接投资业务。
天瑞集团是自1994年开始承包经营水泥厂而逐渐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2006年,其旗下的天瑞水泥有限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净利润约1.6亿元。有KKR强大的资金支持,天瑞集团将有能力完成对河南市场的整合,同时参与辽宁市场竞争。
除此之外,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有意出资6亿元收购浙江第二大水泥企业红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5%的股权。此前,高盛集团曾出资收购蒙西水泥40%股权。还有四川金顶与美国泰山投资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合资公司,这仅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步。近日,四川金顶控股股东浙江华伦集团,以6.3亿元现金收购秦岭水泥,对于一个目前总资产23亿元的民营企业来说,是近三成的身家,这不得不让人猜想,华伦集团背后一定有金融资本的支持。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将会发释放出极大能量,从而推动我国水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市场整合步伐。
市场持续升温为大企业整合市场提供良好机遇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为水泥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2000年开始,水泥市场开始走好,至今已持续近七年,期间仅经历了2005年的短暂调整。这七年间,我国水泥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由2000年的不足15%,提高到2006年的50%以上。市场持续升温也为大企业扩张提供良好机遇,大型水泥企业快速成长起来,企业集中度大幅提高,2006年全国前十名的水泥企业产能约占全国的15%。以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新水泥为首大型水泥企业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