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以来,国际海运费扶摇直上,铁矿石现货价格节节攀升,中国钢铁业在2008财年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也出现一边倒的涨价声音。
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认为,铁矿石谈判中方并非束手无策,可以通过控制钢材出口,压缩进口铁矿石需求,为铁矿石谈判创造良好条件。
中方困难重重
除了供需双方垄断程度差别甚大、国际钢厂可能借矿价打压中国钢厂等“旧疤”外,明年国际海运铁矿石长期协议基准价格谈判中方又添矿业巨头调节供应节奏、铁矿石现货市场火暴、国际海运市场失控三大“新痛”。
今年铁矿石供需偏紧,1-8月中国生铁产量同比增长16%,而上半年国际三大矿业巨头铁矿石产量仅同比增长8.4%。雪上加霜的是,矿业巨头往往通过宣布灾害性天气、设备损坏、罢工等不可抗力,推迟或取消船期,从而人为控制供应节奏,使供需关系向有利于供方的方向发展。最近就有消息称,为配合明年铁矿石谈判,三大巨头有意继续减少对中国市场的铁矿石供应。
2003年以后,铁矿石谈判价格均建立在现货价格的基础上。而今年现货市场持续火暴,目前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同比上涨一倍左右,为矿业巨头谋求涨价提供了“口实”。
此外,国际海运市场几近失控,海运费屡创新高,不仅增添了中国钢铁业的铁矿石成本,而且推高了现货矿价。联合金属网铁矿石分析师胡凯表示,年度谈判价格确定后,影响到岸价格的主要成本就是海运费。而现货市场上的印度矿山公司,又以巴西铁矿石到岸价格为基准定价,因此,海运费大幅攀升直接导致现货印矿价格上涨。9月25日,巴西至中国海运费为76.173美元/吨,澳大利亚至中国海运费为31.745美元/吨,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这三大因素结合起来,使中国钢铁业在谈判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矿业巨头不仅可以通过调节供应节奏直接控制供需关系,而且可以通过操纵海运市场引发现货价格和长期协议价格相互哄抬的恶性循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日前也表示,明年国际铁矿石公开价格面临继续上涨压力,对中方而言谈判将会非常困难。
并非束手无策
“中方并非束手无策。”北京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徐向春向记者表示,尽管进口矿供应主动权操纵在三大矿业巨头手中,但铁矿石需求的主动权掌握在中方手中。“如果能在钢材出口数量上做文章,将明年进口矿增加量压缩至下限水平,中方就有足够的理由压低卖方过高要价。”
徐向春建议,政府应出台钢材出口配额政策,并尽快付诸实施,将明年我国钢材(坯)出口控制在4500—4800万吨,使市场形成明确预期——2008年中国进口矿增长量不足4000万吨,从而为铁矿石市场降温,为即将到来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他认为,2007年中国钢材(坯)出口有望达到6800万吨,上述出口配额将使我国钢材出口减少2000万吨以上。由此一来,粗钢产量将减少2100万吨以上,进而铁矿石需求将减少3100万吨以上,同时国际海运需求也将减少5000万吨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三大矿业巨头将失去大幅涨价的理由,而且海运市场将明显降温,“铁矿石到岸价格涨幅可能缩小10美元/吨,我国进口铁矿石成本可减少42亿美元”。
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价格手段控制钢材出口。最近市场传言,我国政府将全面取消钢材出口退税,并将钢材、钢坯出口关税分别上调到15%、25%。胡凯认为,这种措施虽然可能损害到钢材市场,但对矿价谈判则是有利的。
“关键是要与外方形成共同预期。”徐向春表示,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少钢材出口,国外研究机构和三大矿业巨头才可能认可中国明年进口矿增长幅度有限,从而减弱铁矿石上涨动力。(记者 高建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