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东北地区有望成为中国第四大经济区 -中国宣布允许个人直接进行对外证券投资 选择滨海新区作为试点  -沪市股票三种情形将被实施临时停牌 A股已成全球最大新兴市场 -东北地区发展赶上全国平均增速 将建四基地 纳入内蒙东部 全文 -中国向秘鲁提供30万$救灾援助 巴基斯坦向我南方灾区捐赠物资 -中国近半年来查处商业贿赂案24879件 5年惩治16名省部级贪官  -三江源不再考核GDP:生态好就算有政绩 循环经济促进法下月初审  -中国大规模考察南极在即 首台自主产权1.5兆瓦风力发电整机下线 -美次级债危机对我影响有限 社保基金海外投资不会因次级债止步 -山东邹平铝水外溢事故已死亡14人 华源矿难救援工作获重大进展
房屋贷款总额占GDP总额10%:2270亿美元背后的房奴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2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据《新京报》报道:在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认为,目前房价高涨主要是住房需求量不断提高,因而造成了房价的不断上涨,住房消费同我们城市化的进程是成正比的。他表示,有了住房贷款就是“房奴”的说法,并不客观他不同意时下“房奴”一说。增加房屋建设量,才是解决时下高房价的一个重要方式。

“房奴”的说法客观与否,首先不能回避这样一组数字:去年12月11日,国际清算银行发布季度报告指出,中国的房贷市场近年来增长迅猛,中国的房屋贷款市场已经高达2270亿美元,规模居亚洲之首。截至2005年年底,中国的房屋贷款市场总额已占中国GDP总额的10%。毫无疑问,这个“2270亿美元”,所承载和遮蔽的,是民生之多艰,是为了每月的房贷而终日奔波的甲乙丙丁。所以,说“2270亿美元”在吞噬着一部分群体和百姓的幸福生活,也许并不为过。

中国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8.09%背负有房贷的人,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情绪等心理问题。因为还房贷而出现诸如困惑、迷茫、焦虑、压抑、悲观以及对生活的不确定性等生存体验,相信背负着这“2270亿美元”的每一分子,都有着切身的体会。这种民生之多艰的心酸,不是“房奴”是什么?除了“房奴”这个词,难道还有更好的表达方式能如此妥帖、如此客观地显现出他们的这种生存状态吗?

而“增加房屋建设量才是解决时下高房价的一个重要方式”的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国家统计局不久前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国房景气指数”为102.65,而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2%。一方面,面对高房价,民众或敬而远之放弃买房意愿,或不得不被迫“买房为奴”,另一方面,却是1.27亿平方米商品房空置。显然,如果不解决地方政府以地生财、政府为房价绝对主导者等根本性问题,而寄望于增加房屋建设量以解决高房价,无疑是一个南辕北辙的伪命题。

其实,所谓“房奴”,仅仅是坊间对于房价高居不下现实的一个隐喻、一个讽刺。相对于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实而言,“房奴”一说客观不客观并不重要。当房贷已经占到GDP10%的高比例,当房价之高让大部分社会成员都苦不堪言,当“2270亿美元”压得大多数国民都气喘嘘嘘的时候,公共管理部门正视其中潜藏的社会风险,并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和公共政策,把这种风险化解到最低的程度,从而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大多数人摘掉“房奴”的帽子,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

所以,重视“房奴”称呼之后的真问题,远比纠缠于“房奴”这个称呼或概念本身,更具有现实意义。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家庭最高贷50万元 上海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
贷款炒房致楼市崩盘 美国次级债危机警示中国炒房者
银监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仍可办理 美次级债危机警示中国炒房者
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314亿元 增速反弹 央行紧缩力度可能加大
7月新增贷款创历史同期新高 储蓄分流现象重现
上海公积金贷款再创新高 个人房贷大增58.7亿元
公积金贷款上限上调 房贷市场出现两极分化(附提取方式)
北京公积金贷款上限提高 最高信用级可贷78万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10年中国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月养老金将超1200元
山东两煤矿发生溃水事故 181人被困 全力救援(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理财技巧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