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低开高走 沪指站上4400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3月末我外债余额$3315.62亿 黑石大跌 国家汇投公司亏损5亿美元  -5油企获首批原油经营资格 民企可经销成品油 高额投资成门槛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2.78% 社科院称GDP应控制11%内 -中国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反映天然气稀缺度 发改委专家称部分地区可提价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0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向来争议颇多的天然气价格,近期会怎样调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人士近日表示,可以适当提高有承受能力的部分地区“民用和商用天然气”价格,以反映天然气的稀缺程度。

而一些输配气企业也表示,希望能够实行天然气价格的上下游联动,理顺整个产业的价格体系。

部分地区已经调价

200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相关通知,表明了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想法,即“从长远看,随着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建立,天然气出厂价格最终应通过市场竞争形成”。

但天然气的出厂和销售价格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民用天然气价格涉及范围较广,很多地区政府切实考虑到了居民的承受能力,因此即便有些地区表示要进行天然气的价格联动,但是政府还是慎之又慎,没有彻底执行。

上述发改委专家表示,现在国内的天然气价格,要反映市场、反映稀缺程度。如果价格太低,各部分的天然气用户需求会增加,缺口随之增大。

因此他的建议是,可在一些地区对有承受力的城市燃气用户进行适当提价。在国产气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也可以进口,从而解决一些用户的需求。

他表示,有些企业市场竞争实力很强,可以承受天然气的涨价。

此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调整了天然气售价。北京今年4月宣布,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统一上调0.15元/立方米(含税),由1.90元/立方米调整为2.05元/立方米。

输配气企业:

希望价格联动落实

业务涉及珠三角、长三角及山东等地区的港华燃气一位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天然气售价还不能完全由输配气企业说了算,希望能够实行天然气价格的上下游联动,从而理顺整个产业的价格体系。

目前港华燃气的角色是,从天然气生产方如中石油或者中石化等公司拿到天然气,之后销售给居民和工商业用户。

在其中,天然气出厂价是由国家发改委来确定,而售价由当地政府确定。

“天然气生产企业给我们的价格一直在提高,但是我们的销售价格又未必可以随便浮动。”这位人士说。

他举例说,输配气企业向天然气生产方购买了100万立方米天然气,但如下游用户只用了80万立方米,那么输配气企业也没有权利直接对外销售,而是需要把这部分多余的气返还给生产天然气单位,但付款需要按照100万立方米的价格支付。

而如果下游企业需求过大,但由于合同的不可更改,上游生产企业也很难临时调气。(王佑)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文章:
中石油2008年将向北京供应天然气55亿立方米
中石化欲投资百亿 澳最快10月用上内地天然气
发改委专家:液化天然气和石油气将是长期短缺产品
澳门天然气传输系统工程动土 拟80亿建稳定体系
萧山发电厂天然气发电工程点火 投资约23.8亿元
俄能源巨头要求取消向中国输送大量天然气协议
国税总局:部分经营天然气外企可享优惠税率
中石油华北天然气储气库项目开工 保08用气安全
中国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
中国可能无缘俄罗斯萨哈林天然气项目
中国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一季度运行报告(2007年一季度)
外资投资通信天然气加工业享“两免三减半”税收优惠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