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取消利息税是多赢之举 分步调整的理由自相矛盾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2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六月二十七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草案的议案。根据这一决定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授权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对决定草案作了说明。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6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可以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停征或者减征个人所得税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在此之前,有专家建议说,在目前负利率的情况下,利息税政策可分步向下调整,首先将利息税从现有20%的水平降至10%,以改善目前税后居民存款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

分步调整利息税建议的理由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既然存款已经是负利率,征收利息税的基础其实已不复存在,何不一步到位直接停征?今年以来,粮价走高推动CPI加速上涨,5月份CPI同比上涨3.4%。以目前一年期名义存款利率3.06%的水平计算,税后实际利率近-1%。

我国征收利息税的目的原本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抑制储蓄过快增长、刺激居民消费和投资,然而,在利息税征收的这几年中,储蓄直线上升、贫富差距加大、内需屡拉不动,说明利息税并未取得当初所设定的效果。

在存款利率为负的情况下再征收利息税,实际上让存款户承担了双重损失,这种做法本身不仅不合理,而且有失公允。我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内需不振,而征收利息税实际上是在减少居民的收入,这与国家增加居民收入、鼓励消费的目标相背离。

实际上,即使从整个国际范围内来看,减税尤其是减个人所得税也是大势所趋。比如美国,2001年5月2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被布什提交的减税法案,宣布在未来10年内美国将减税1.35万亿美元。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增加退税额。在德国,从1999年到2001年的两年间,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最低税率就从25.9%降到19.9%,最高税率从53%降到48.5%。

取消利息税乃是大势所趋。一旦利息税取消相当于加息76.5个基点,这有利于减缓储蓄资金向股市和房市搬家的现象,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财力上来看,取消利息税的条件也已经非常成熟。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明确表示,现在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在这种形势下,停征或者减征利息税,国家财政有能力承受。”既然如此,其实已没有必要再经过一个减少10%的过渡。

取消利息税是许多人的期待,事实将证明,这一做法将是多赢之举。(云力)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相关文章:
利息税调整未必会改变储蓄流向 对股市影响有限
金人庆:国家财政有能力承受停征或者减征利息税
利息税政策可能调整 专家建议先将税率降至10%
利息税存废不影响中长期牛市
国税总局:短期内不征收资本利得税和取消利息税
经济专家: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之后应取消利息税
国税总局高官:目前取消利息税的条件还不成熟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