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鲁木齐市的一座仓库里,自6月10日起,全球著名农机“巨头”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的技术人员将在一个月内换下67台采棉机的发动机曲轴。
在汽车业,这种解决消费者投诉的特殊办法被称为“召回制度”,而此前,在农业机械行业,中国用户还没有享受到这种好处。
约翰·迪尔公司中国市场部产品支持专家王永和说,这些被召回的采棉机每台价值超过150万元人民币。对于欠发达的中国边疆地区的农民来说,这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新疆在10年间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后。在许多农场,数千亩的棉田需要大量人力,而采棉机是替代人力的最佳选择。
“一台采棉机相当于500至800人的工作量。”引入美国采棉机的新疆新建现代农业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贸易部经理张杰年说,自2005年开始,这家中国企业批量购进美国迪尔公司的100台采棉机。
引进的美国产品一亮相,便引起了中国农民的兴趣,他们迫切希望利用这种机械减轻采摘棉花的繁重劳动,降低人工采棉成本。
但事情进展并不顺利。去年5月,约翰·迪尔公司主动收回了32台,称这些产品存在“有待改进”的工艺和设计缺陷,有可能造成发动机曲轴断裂,需要更换曲轴。同时,约翰·迪尔公司承诺其余的采棉机不存在此类质量隐患。但5个月后,剩余的采棉机中有一台在工作时突然发生曲轴断裂事故。
张杰年说,事故发生后,约翰·迪尔公司对这台机器进行了维修,称该公司的两家发动机曲轴供货商中,有一家的产品存在设计和工艺问题,表示可延长剩余67台采棉机的保修期。
正在逐渐熟悉国际惯例的新疆企业没有轻易认可。张杰年说:“有三分之一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按照惯例,迪尔公司必须召回这67台采棉机,但美国企业拒绝了我们的要求。”今年4月12日,新建现代通过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向约翰·迪尔公司提出交涉。
“在中国没有相关法律的情形下,我们尝试按照国际惯例行事。”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员顾健说。
“我们提出,如果不召回,就组织专家对采棉机进行解体鉴定,同时继续关注迪尔公司的其他产品,并向全国发出预警。”最终的鉴定结果使中国企业和检验检疫部门有了据理力争的依据。虽然召回“问题农机”代价不菲,但约翰·迪尔公司最终还是同意召回67台采棉机,更换全部发动机曲轴。
美国企业召回产品的举动赢得中国消费者的认可。曾经引进这家企业多种产品的新建现代农业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江表示,约翰·迪尔公司最终的合作显示了一个国际性大企业负责任的态度,如果有需要,还会继续购买它的产品。
负责此次召回事宜的王永和说,谈判的过程虽然艰苦,但结果是双赢的。作为全球最大的农机生产企业,在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约翰·迪尔公司不会推卸责任,也不会对自己产品的缺陷遮遮掩掩,更何况是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记者赵春晖 丁建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