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黄菊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今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69岁 黄菊简历 -本周大盘下挫 700个股跌停 阶段调整展开 股市市值一周减少5% -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遭尴尬 实际操作难 新<破产法>细则待出台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 全文 负责人答问  -无锡宣布恢复正常供水 市民6月份水费半价 水危机谁最该反思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做大“蛋糕” 切好“蛋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2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支农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让公共财政的阳光在农村更温暖。

●要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卫生四方面,更好地为民理财、服务民生。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收支矛盾仍很突出,必须坚持勤俭节约。

12月20日下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刚一结束,财政部长金人庆便走进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采访室,就百姓关心的财政热点话题及明年财政工作的重点,与记者进行了交流。

财政收入增幅很高是否正常

据悉,今年财政收入预计将达到3.9万亿元左右。

金人庆认为,今年财政收入增收较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国内流转税和所得税随之增加并成为拉动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二是财税部门进一步完善征管体制,加强收入征管,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加。

财政收入“蛋糕”做大了,那今后花钱是否可以“大方”些呢?金人庆强调,增收节支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收支矛盾仍很突出,必须坚持勤俭节约。

明年农民还能得哪些实惠

今年,财政部门加大支农力度,让农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全面取消农业税,中央和地方财政为此共安排1030亿元转移支付。明年农民还能得到哪些实惠?

金人庆明确表示,坚持把大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已经出台的各项支农政策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让公共财政的阳光在农村更温暖。他介绍,2007年新增政府投资大部分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投资总规模比今年有所增加,继续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探索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制度,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益。集中力量支持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金人庆说,明年还要扩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认真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深化支农资金整合试点;促进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财政如何更好服务于民生

金人庆认为,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卫生四项制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民生、扩大消费具有积极意义,明年财政将进一步完善这四项制度。

――在收入分配方面,严格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调整相关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有关规定;推进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发挥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完善企业、个人社会公益性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做实基本养老保险账户试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教育方面,对1.48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落实免除学杂费政策,研究建立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公共卫生方面,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步伐,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的县市区,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全部提高到每人20元;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施社区公共卫生救助政策。(本报记者许志峰)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