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入凸显自主创新
――解读《200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0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已由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公报》显示,2005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达到2450亿元,比上年增加483.7亿元,增长24.6%,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1.34%。其中各类企业支出1673.8亿元,所占比重为68.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分别支出513.1亿元和242.3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20.9%和9.9%。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1334.9亿元,比上年增加239.6亿元,增长21.9%,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9%。总体来看,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家财政拨款稳定增加,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简称研究开发活动,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探索未知世界的基础研究、探索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前景的应用研究和将上述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的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作为反映投入强度的相对数指标,可以集中反映社会资源用于自主研发的配置情况,反映政府部门和企业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所作的努力,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考核行政绩效的重要指标。这也是当前在科技领域最能够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的一个概念。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研究开发投入目标,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应达到2%。这是一项艰巨的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也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必须完成的战略任务。“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特别是作为研发活动主体的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需要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推动各执行部门加大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投入;需要国家财政增加对科技方面的投入,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接下来的五年,只要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与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相配套的各项政策,努力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进行跟踪监测,规划预期的科技投入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公报》中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取消了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情况的内容,只保留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情况和财政科技拨款情况,由三部分减少为两部分。这主要是为了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在统计上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指示精神,使代表自主研发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指标的地位更加突出;今后科技统计工作将逐步淡化大口径的科技活动概念,逐渐调整和精简一些过时的指标,同时丰富和完善研究与试验发展(R&D)及其结构指标,并通过建立反映自主创新的一整套统计指标体系来补充现有科技统计年报存在的缺口,为开展创新型国家统计监测评价工作奠定基础。这是今后几年科技统计的发展方向,也是科技统计与国际接轨、进行国际比较的需要。
今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已把建立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列为全局性的重点工作,同时还启动了创新型国家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工作,初步提出了一套反映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统计指标体系,并组织编辑了两期(2004,2005年)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统计资料向社会提供。同时为了建立能够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弥补现有统计资料的不足,我们还借鉴欧盟国家开展技术创新调查的经验,完成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方案的设计工作,在组织试点后将正式实施。通过这项调查,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自主创新的投入产出效益,反映自主品牌的经营情况,反映自主创新带来的市场竞争能力,作为科技统计的新产品,将更好地满足监测创新型国家进程的需要。
该《公报》自1999年起由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三部门每年联合发布一次,已成为社会各界了解我国科技经费投入有关情况的重要信息。(国家统计局社会和科技统计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