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士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指出,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和推出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意味着货币市场创新进入密集期。
巴曙松认为,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是从1997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相对比较僵化的汇率体制中退出,对贸易、就业、农产品,以及总体经济等领域形成了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等都有一个适应性调整的过程。决策者也会观察升值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消化的程度。同时,这也是一个调整期,即经济的其他方面做出适应性的跟进。比如,汇率波动幅度变大,金融体系将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重新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
2%的升值幅度的确定,主要考虑的是中国的贸易顺差总体规模、特定的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企业的适应能力。客观上还达到了另一个效果,有利于抑制投机资本流向的大起或大落。巴曙松说,2%的幅度使投机资本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退出,很难有明显的获利,考虑到财务成本可能还会有损失;如果继续参与,3‰的浮动幅度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是可上可下的双向变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对于投机资本来说,汇率波动的风险比原来大了。
他还表示,目前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应对投机压力的能力显著大于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应对投机压力的主动权在央行手中,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主动权实际是在投机资本手中。另外,参考一篮子货币而不是盯住美元,篮子中的货币的相互波动可能部分被抵消,因此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压力比原来下降了。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汇率环境下,中国正好可以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外汇市场的更富有弹性的改革、外汇管理政策的调整等做相应的适应性调整,为汇率制度具备更大的弹性奠定基础。在目前的观察期和调整期内,中国将进入一个货币市场创新的密集期。(单羽青)
中新网 2005年8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