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推动环境标志认证,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当前,低碳经济是国际绿色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内容。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认证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目前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也是以低碳经济为重点内容,促进缓解我国面临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和环保问题,实现气候变化危机下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回顾过去,中国环境标志认证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展望未来,中国环境标志计划有望能够在推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形势下,中国环境标志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应对中国气候变化的严峻趋势,配合国家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试点工作,中国环境标志计划需要探索开展低碳产品认证。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从而向社会推进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以公众的消费选择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技术,吸引整个社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中来,促进社会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最终达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效果。
二是抓住发展绿色经济的历史契机,大力倡导和推动绿色消费,以可持续消费促可持续生产,促进整个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绿色,促进国家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以及技术进步。
三是进一步完善和制定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积极参与到国际环境标志产品标准和规则的制定中,提高中国环境标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要实现以上战略方向和目标,需要在不同的层面全面推动环境标志认证,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第一,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准、环境标志制度及相关法律。目前我国的环境标准总体偏低。在我国的外贸出口中,往往因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而遭退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适应国际市场对出口产品环境标准的要求,应尽快提高我国的环境标准,完善环境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环境标志法律,如对《环境保护法》、《清洁生产促进法》进行修改,在《对外贸易法》中增加环境标志的相关规定,对《政府采购法》补充相关“绿色”内容等。研究和掌握国际环境标志发展态势,完善我国环境标志制度,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
第二,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推动政府绿色采购。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全面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提供制度保障。需要制订专门的《政府绿色采购法》,对政府推行绿色采购的主体责任、绿色采购标准和绿色采购清单的制订和发布,进行明确规定;二是建立绿色采购标准,发布绿色采购清单和操作规范。绿色采购标准的制定是实施政府绿色采购的核心;三是公开绿色采购信息,完善监督机制,完善绿色产品清单,扩大清单范围。建立一个供应商、采购人员、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平台,不断地更新国内和国际上最新的绿色采购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环保部门应抓紧制定涉及政府采购产品的环境标志标准,扩大清单所涵盖的范围,为政府绿色采购提供更多的选择;四是开展试点工作,为采购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
第三,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广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认证工作。环境标志认证过程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来讲难度大、费用高。从长远利益考虑,政府应该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制订一套鼓励环保,有利于环境标准系列认证的优惠政策。同时,研究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在绿色产品和绿色标志方面的规定,为我国企业提供帮助,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为消除环境标志制度给企业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完善我国环境标志制度的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交流磋商,吸收和借鉴国外环境标志制度建立和运行经验,积极开展环境标志的双边或多边相互承认工作,从而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
第四,鼓励企业调整发展战略,积极申请环境标志认证,参与国际绿色市场竞争。环境标志产品是未来世界贸易以及消费发展的趋势,企业要看到环境标志产品带来的机遇。鼓励企业调整其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企业内部建立符合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积极申请环境标志认证,通过环境标志认证推动产品结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吴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