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业掀申报上市热潮 业内:应创造更好环境

2013年02月04日17:0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文化企业 文化传媒 证监局 传媒董事长 上市热潮 文化体制改革 企业上市 上市企业 资本市场 文化产业

文化企业上市观察

近年来文化类企业在资本市场取得良好业绩,全行业掀起了申报上市的热潮

文/《瞭望》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记者

明星刘巍巍傅勇涛周润健

从总资产几千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市值几十亿上百亿的大企业;从体制臃肿的事业单位,蜕变为治理结构科学严谨的公众公司;从靠政策吃饭到自力更生闯荡海外展示中国形象《瞭望》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记者日前在京、沪、浙、苏、湘、粤等省市调研时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文化传媒领域掀起上市热潮,凭借良好的业绩表现在资本市场绽放新景观,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开辟了新路径。

强产业稳“阵地”

优秀的企业离不开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渴盼优秀的企业。1994年,东方明珠作为第一家文化企业在上交所发行上市。28年来,公司市值达到160多亿元,总资产增加18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6倍,利润总额增长29倍,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巨轮”。文化企业良好的成长性,在资本市场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近年来,文化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先后有中南传媒、中文传媒、皖新传媒、天威视讯、华谊兄弟等20多家文化企业纷纷通过IPO、借壳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对文化发展繁荣的支持服务功能逐步显现。

据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主任刘春旭介绍,截至2012年7月13日,共有37家文化企业在A股上市,其中通过IPO的27家,一共融资306.42亿元。2009年以后首发上市的文化企业有19家,占首发上市文化企业总家数的七成,募集资金265亿元。其中有6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上市的,共募资97.5亿元。37家上市的文化企业的总市值达2565.27亿元,占A股市值比例为1.16%,平均市盈率为31倍,远高于国内资本市场13倍的平均市盈率。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文化类上市公司的主体,目前在A股市场已逐步形成独立的文化传媒板块。此外,尚有23家文化企业已经提交首发申请,正在中国证监会审核。

刘春旭表示,对于缺乏资金、体制僵化、业态陈旧的文化企业而言,资本市场在募集资金、企业重组、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功能,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正面效应十分明显。人民网上市引来股民和机构热烈追捧,市值一路攀升,引发文化板块井喷行情;华策影视成为A股首只文化传媒企业百元股,募资投拍的多部电视剧获得市场好评。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澄宇认为,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谁占领市场,谁就真正占领了阵地。2012年8月上旬,中南传媒与腾讯网合作推出的大湘网经过一个月的运行,点击量大幅上升,经营业务日益活跃。这是国内出版巨头中南传媒积极实施战略转型、布局核心新兴产业的有力举措。

中南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对本刊记者说,“我不认为上市是一条必由之路,但它一定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首选道路。”中南传媒上市以来,一直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1年,中南传媒实现营业收入58.57亿元,利润总额8.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97%、34.09%,成为主业盈利能力最强的出版集团,跻身2011年《财富》中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是唯一入选的出版传媒企业。

中南传媒“走出去”步伐加快,向海外积极输出“中国形象”,版权和成品书输出总量不断上升,文化出口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从东亚、东南亚向欧美辐射,公司下属的岳麓书社出版的《历史》教材被韩国祥明大学选用作为中文系课本,湖南教育出版社的《数学》教材输出到台湾。

让旧体制“脱胎换骨”

“上市之日,只是真正意义上转型升级的开始。原来的事业单位体制下,小日子过得不错,员工的身份也是五花八门,有事业编制、企业编制、聘用制和劳务派遣制,现在改制上市后,所有人都只有一个身份——浙报传媒公司的员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浙报传媒董事长高浩海介绍,作为“党报第一股”,证监会对公司治理的要求十分严格,旧体制已然“脱胎换骨”,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完善。

本刊记者了解到,浙报传媒改制上市过程中,单位领导和处级干部带头转换身份,从高管到普通员工都与公司建立了聘用制劳动关系。良好的体制与机制,使得公司具有自由的发展空间并始终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吕建杰表示,上市不仅是要解决资金问题,更是要解决公司治理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一个国有企业变成了一个公众公司,具备了公众形象,必须按照市场化的企业来运作。

百视通总经理、党委书记,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张大钟认为,文化企业要发展,必须坚决走体制改革的道路,不能修修补补,不能套用事业单位的办法来管理上市公司,更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管理,否则就会陷入利益部门化的泥沼。

公司治理的探索不仅仅局限在用人方式和董事会构成上,中南传媒严格按照上市准则规范运作,结合意识形态的行业特点,创造性建立了董事会编辑委员会,负责导向管理和重大出版工程的把关。龚曙光介绍,中南传媒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了全新的上市公司内控体系、标准体系和文化体系,企业管理品质得以极大提升,成功跻身沪深300指数,入选上证公司治理板块,内控规范试点经验获得湖南证监局的认可与推介,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文化传媒行业蓝筹股的代表,获得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

示范效应显现

近年来文化类企业在资本市场取得良好业绩,全行业掀起了申报上市的热潮。据中国证监会统计,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有19家企业提交了首发申请文件,文化企业申报及上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速度明显加快。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总监傅炳辉表示,文化企业大多属于“轻公司”和创意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特别大,上市无疑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上市也使文化企业的发展更为高效率。截至2012年7月25日,在创业板上市的文化类公司有15家,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4.45%,市值却占了7.68%,达635亿元,文化类公司的市盈率为46倍,高于32倍的创业板平均市盈率,文化企业的集聚效应正在形成。

被誉为“中国电影第一股”的华谊兄弟发行价为28.58元。上市当日,以63.66元的价格高开,收盘报70.81元,涨幅达147.76%。被称为“整个A股市场的耀眼明星”。上市后推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和《画皮2》等,更是连创国内电影票房新高,带动了全社会对于文化产业的投资。华谊兄弟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华谊兄弟在资本市场的成功实践,起了一个示范作用,让文化行业感到上市之路既是通畅的,又是有光明前途的。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陆泽峰介绍,证监会对文化企业上市非常重视,一是投资者对文化企业有投资需求,二是上市给了文化企业一个并购重组的平台。

在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看来,文化企业原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是“有心有力做大事”。据他介绍,华策影视以前拍的电视剧,投资额是千万级别的,现在都是亿万级别的。公司还准备在海宁购买一块地,建设中国电视剧出口国际合作基地。“宋城股份”上市后,资产翻了85倍。近几年上市的浙报传媒、华策影视等浙江文化上市企业都取得了优良的业绩和市场回报。浙江省目前计划上市的文化企业有50家之多,将在3年内助推20家文化企业上市。

浙江、湖南、广东、江苏等地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认为,文化企业上市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审批手续尽量简化,创造更好的环境让文化企业上市。首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高效优质做好企业上市的服务工作,和金融证券主管部门一同办好专题培训班;其次,希望在文化企业上市时,先导性和引领性的资金规模更大些;第三,建议各地给予成功上市的文化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奖励。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