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底价1.8亿元的“过云楼”藏书。本报记者 崔晓摄
【现象】“物价”飞涨,
文物收购数量连年下滑
今年春拍市场,最夺人眼球的艺术品不是书画,也不是瓷器,而是底价1.8亿元的“过云楼”藏书。这批传世古籍亮相拍场后引发广泛关注,很多古籍研究专家纷纷建言,希望国有文博机构能够出资收购,让这批国宝级古籍“叶落归根”。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的收藏经费十分有限,与“物价”飞涨的艺术品市场相距甚远,想要收购“国宝”困难重重。
南京一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内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主要有考古发掘、社会捐赠和征集收购三种渠道。受功能定位所限,依靠考古发掘补充馆藏文物的博物馆数量较少,多数博物馆要靠社会捐赠和征集收购扩充“文物家底”。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末,是国有博物馆藏品增长的爆发期。各地博物馆为了丰富馆藏资源,展开了规模浩大的文物征集工作,很多散落民间或流失海外的国宝重器,都是在这一时期以政府收购的形式入藏各大博物馆。作为国内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一直是收购“国宝”的中坚力量。自建院以来,故宫博物院共收购各类文物16.5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就有2700件。而时间最早、也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一次文物收购,便是1951年由国家拨款48万元港币,购回两大传世名帖《中秋帖》和《伯远帖》。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全民收藏热的兴起,博物馆的藏品征集工作开始步履维艰。民间藏家“惜售”,加上市场价不断攀高,导致国有博物馆的文物征集收购数量连年下滑。
【分析】收藏经费拮据,
全年经费够不到起拍价
2003年,故宫博物院调用文物征集专项资金2200万元,在嘉德春拍上收购隋人书《出师颂》,这一大手笔收购在海内外轰动一时。但此后近10年间,国有文博机构再未有过千万元以上的文物收购,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买不起”。
记者走访南京多家博物馆后了解到,目前国有博物馆的收藏经费都很“拮据”,一般的地方博物馆每年只有几十万元,省级博物馆相对高一些,也不过数百万元。在如今价格飞涨的艺术品市场上,国有博物馆的“购买力”已经远远落后于私人藏家。
一位负责博物馆藏品征集的文物专家介绍说,博物馆收购文物有两大基本要求:一是所购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二是成交价格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早些年,博物馆到民间征集文物跟‘捡漏’差不多,花很少的钱就能淘到精品。现在市场行情太火,有资格入藏博物馆的流通文物都是各大拍卖会的重量级拍品,很多博物馆把全年的收藏经费砸进去都够不到起拍价,拿了号牌也举不起来。”
专家还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所绘的乾隆御制《大阅图》世存3件,第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前两年第二件《大阅图》亮相拍场,故宫方面打算花500万元收购入藏,但拍品的底价就达到800万元,最后成交价更是拍到了2000多万。
【对策】引入民间资本,
建立博物馆典藏基金
“过云楼”藏书名满天下,此次上拍的古籍善本近1300册,既有宋刻《锦绣万花谷》、元刻《皇朝名臣续碑传琬琰集》等传世孤本,也有元、明两代藏书家和出版家的珍本,被许多古籍专家誉为“无价之宝”。尽管各方都有促成国宝回归博物馆的愿望,但国有文博机构要完成这笔收购难度很大——1.8亿元的拍卖底价,无论是故宫博物院还是国家图书馆,其专项收藏经费都难以负担。
过去几十年,国有博物馆金额最大的一笔文物收购也未超过5000万元,此次“过云楼”藏书仅底价便接近2亿元,最后的落槌价很可能又是一个“天文数字”。北京匡时副总经理谢晓冬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国有文博机构和私人藏家和拍卖公司进行接触,并表达了对拍品的兴趣,但落槌后花落谁家尚未可知。
业内人士表示,收购“国宝”不能只靠国家拨款“一条腿走路”,国内博物馆可以效仿国外的成功经验,引入民间资本建立博物馆专项艺术基金,完善自身的“造血机制”。他举例说,美国的博物馆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有很多资金渠道用以维持博物馆的运营、典藏。除了政府拨款外,博物馆的“经济命脉”主要来源于各种民间基金,比如社会捐助、艺术基金、企业或私人赞助以及博物馆自身的文化产品销售收入等。作为非营利机构,博物馆可以围绕馆藏文物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实现“以藏养藏”。本报记者 朱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