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数量类型剧增 面临保护维修压力

2010年12月10日16:5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工业遗产 维修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 十二五 文物保护单位 维修工作 预防性保护 抢救性保护 文物局局长 研究与保护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第四次全国文物保护工程汇报会9日在长沙举行。中国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中国文化遗产数量剧增、类型增多,在极大完善文化遗产内容和体系的同时,也给保护维修工作带来不少压力。

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推进,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约90万处。其中,新发现60余万处。很多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物已被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使得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可以预见,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最终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类重大文物工程的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此外,近几年来中国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深化和扩展,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更加广阔。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线路、文化景观、20世纪遗产等新型文化遗产受到重视,被纳入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视野。

单霁翔说,文化遗产数量上的显著增加和类型上的日益丰富,在极大完善文化遗产内容和体系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今后一个时期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更重要的是,新型文化遗产的出现和重大工程的增多,对保护维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意味着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各级资质单位将承担更多的管理、保护、维修任务,需要文物保护工作者从保护维修的理念、技术、原则、手段、材料、工艺等各个方面不断研究、创新,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文物维修保护理论。

单霁翔强调,文物保护工程应由注重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向同时注重主动的预防性保护转变,实现文物保护工程跨越式发展。(肖前辉)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