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璧君与汪精卫
陈璧君青少年时代,正值中华民族饱经外国列强凌辱蹂躏之际,她生活的马来亚是华侨聚集之地,广大侨胞虽身处他乡异国,却心系中华故土,倾全力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活动。
陈家与其他侨胞一样,出钱出力支持国内反清武装起义。陈耕基还与他人一起主办华侨俱乐部,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传阅进步书刊,这对生性好动、争强求胜的陈璧君产生重要影响,使她从小便从父母、长辈和教书先生那里了解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和荣辱兴衰,朦胧意识到革命的道理,开始投入反清斗争的革命大潮。
1906年,陈璧君15岁,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由日本来到槟城,播放革命火种,并在当地建立了同盟会分会,为国内武装起义进行思想、组织和物质准备。翌年夏天,汪精卫也奉孙中山之命来到这里,发动华侨,开展革命出战,联络会员,筹备款项。他一到槟城,便在华侨俱乐部小兰亭设台聚众,进行演讲,从报刊杂志上久闻汪精卫大名,并深为他那清新隽永的文采所折服的陈璧君得知此讯,抛下书本,跑出课堂,兴致冲冲地赶往小兰亭想亲眼目睹这位令她崇拜的革命家的风采。这时的汪精卫,年方24岁,风华正茂,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只见他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谈古论今,滔滔不绝。每说至动情激愤之处,无不慷慨激昂,声泪俱下。陈璧君和在场群众一道,深深被汪精卫扣人心弦的精彩演说和鼓动所吸引。他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台上英俊潇洒的汪精卫仿佛置身演说的情节之中,热血沸腾,与讲演者同忧同怒,情志交融在一起。讲演完毕,全场群情振奋,掌声雷动,陈璧君更是拍红了巴掌,久久不肯离去。演讲一场接着一场,从一地换到一地,陈璧君着了魔似的跟着汪精卫由小兰亭走到新街新舞台,再到平章会馆的会议室,场场不落,由始到终。
一个偶然机会,陈璧君在当地同盟会会长吴世荣家与汪精卫相识了。一连数次,陈璧君与汪精卫在吴家花园畅谈革命,抒发理想,憧憬未来。几天里,两人形影不离,游山涉水郊游赏景,袒露情怀。交往中,情窦初开的少女向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吐露了爱慕之情。
神奇的爱情力量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动力,在汪精卫的吸引下,年仅16岁的陈璧君毅然独自做出加入同盟会决定,成为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开始,陈璧君怕父母为自己担心,并未把这一消息告诉他们。后来,当汪精卫赴新加坡一去宛如黄鹤,自己的求婚请求又被汪郎婉言辞谢。一连几天,陈璧君坐卧不安,寝食不宁,这才将她加入同盟会,并要以身许配汪君的心意全盘托出。不出陈璧君所料,陈耕基闻讯后,大为不快,对女儿擅自主张备加指责。一则不要女儿整日出头露面,东奔西跑,招致杀身之祸;二则陈璧君早已和表兄定亲,二人青梅竹马,门当户对,只待择良辰结为秦晋;而汪精卫虽人才出众,然终日游荡不定,自身性命难保,嫁给汪郎无异于空守闺房。
卫月朗一向顺着女儿性子,对璧君此举并未反对,相反,在陈璧君一再动员、恳求之下,母女二人一同前往新加坡,了却陈璧君魂牵梦绕的一桩心事。
再说汪精卫,此次槟城之行与陈璧君萍水相逢,给他留下深刻记忆。虽说陈璧君相貌平平,性格外露,但却颇有主见,精明能干,加之体态丰满,富有青春活力,别具一番其他少女难得的成熟之美,尤其在他面前显露的执著、任性和一片痴情更令汪精卫难以忘怀,对陈璧君的主动追求也并非无动于衷。只是另一女子横在其中,令汪有口难言,无所适从。原来汪精卫自幼丧父失母,依靠长兄汪兆镛抚养成长,对兄长之命言听计从。16岁时,由兄长为媒替他订立一门婚事。女方刘氏为汪兆镛同事之女,生得貌美贤惠、温良恭顺,二人虽未见面,但刘氏曾亲自为汪精卫缝制衣帽,祝他高中秀才。后汪精卫留日期间,因宣传革命触怒朝廷,被悬赏十万银元捉拿所搜捕,汪精卫担心牵连兄长,遂宣布与家中断绝关系,同时自行与刘氏解除婚约。无耐,刘氏对汪忠贞不渝,拒绝毁约,虽汪精卫几次去信表示“彼此夙无爱情,不宜再生纠葛”,而刘氏却托人转告汪精卫要终身守信、绝不改嫁,使这段姻缘终未彻底了结。加之要为反清起义四处奔处,前途难卜,故对陈璧君多次求婚始终没作答复。
陈璧君向汪精卫求婚的希望虽然落了空,但陈氏母女二人却受到孙中山先生的热情接待,孙中山特地在新加坡晚晴园为陈璧君母女设宴接风洗尘,赞扬陈家及海外华侨对革命的支持和贡献。年过半百的卫月朗当即毅然决定加入同盟会,陈璧君也暗暗下定决心,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她对汪精卫的追求和爱戴,赢得这位英俊革命家的方寸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