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借助瓦斯、酸弹
记录还披露了1937年日军在淞沪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大约在1937年9月中旬,记录者成为英国《每日电讯报》战地记者彭布鲁克·斯蒂芬斯的司机。“每次返程时,我们有一项任务就是尽力带回受伤的士兵。……我们带回的许多伤员都受了重伤,被瓦斯弹和酸弹袭击。日军总是使用这些炮弹,但即使这样,中国人也不会改变立场。酸弹会烧坏人的衣服、皮肤,让人痛不欲生。瓦斯弹更加残忍,顷刻间放出,一旦进入人体肺部就会导致死亡。在半径为500英尺的范围内,制作这些瓦斯的材料会使人致瞎,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在毒气弹下,几百名士兵会一边逃亡,一边痛苦地尖叫。”
记录者称他的祖国为“中立的丹麦”。这位丹麦人在日机轰炸先施、永安公司后,也曾去租界“保护40名一直在照看纺纱机的日本平民”,“接下来的一天,因为愚蠢的日本平民拒绝保护而充满了意思。其中一个平民口袋里藏有左轮手枪,当两名中国警察要搜查他的武器时,这个日本人用枪打死一名警察,并造成另一名警察重伤。受伤的警察反击,打死了凶徒,并使这个日本人的同伴受伤。因此在我们到达前,现场两死两伤。我们快速喊来了救护车,设法将两名伤者送往中国的医院,但这个日本人拒绝了。这就需要带这个日本伤员去虹口的日本医院,日本哨兵阻止救护车进一步前行,认为伤员是中国人。司机和他的助手把死伤的日本人抬下来,脸朝下地对着哨兵。哨兵看到是日本伤员,恳求司机能把伤者送往医院……”
“鸵鸟态度”不足以防范战争和犯罪
这位记录者是时为丹麦公民的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2006年4月、2007年12月,辛德贝格亲属访问南京时,均带着这份史料的拷贝,并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出示过。据他们介绍,辛德贝格在美国去世后,其亲属将这份史料捐赠给美国一所大学,现在这份史料保存在该校档案馆内。有消息说,这份10多页的史料,不久将选择在期刊或书籍中全文披露。
据中国青年报记者收集到的1937年12月底的丹麦《奥胡斯教区时报》载,“辛德贝格于(1937年)8月19日抵达上海”,这显示了辛德贝格目击日军在上海码头血腥屠杀的时间;辛德贝格关于1937年8月23日日机轰炸上海致使平民死伤无数的记录,则为其他史料所印证。史料检索显示,此前未见到有这份文献的报道。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导、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副所长张生教授也说,这是一份没见过的新史料,“资料来源可靠,当然可信”。
7月4日,张生教授在合肥就此事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从这份史料看,日军对中国被俘军人和平民的屠杀早就开始了,侵略者对用残忍的手段进行屠杀有特殊嗜好。日军使用化学武器的记载,则说明战争伊始侵略者就公然违反国际法。他说,该史料显示,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与此)存在着一些内在的连贯因素,即当时日军的嗜血和犯罪倾向不是临时性的。这份史料的发现,也说明南京大屠杀和战时日军犯罪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在回答纪念“七七事变”72周年时披露这份史料有何意义时,张生教授说,回顾历史,我们总可以看到人性的泯灭和血淋淋的事实。日本军人的战争狂热,与当时整个日本社会的状况存在确定的联系。防范类似情况的发生,需要整个社会的改造和积极的态度。和平时代(日本)的(一些)人们,往往失去正视(史实)的勇气,遑论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史实的“鸵鸟态度”,不足以防范战争和犯罪的再次发生。
本报南京7月6日电
本报记者 戴袁支 实习生周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