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郎世宁宫廷画《孔雀开屏图》
画院源自殷周
院画或院体画的名称,有人认为始于宋朝南渡以后。其实,不但唐以来“翰林院诸色皆有”,即唐以前自殷周秦汉至六朝,院体画在宫廷中一直存在着,而且不断加以继承和发展。
院画或院体画的名称,有人认为始于宋朝南渡以后。明郁逢庆《郁氏续书画题跋记》卷一云:“宋高宗南渡,萃天下精艺良工,画师者亦与焉。院画之名盖始诸此。自时厥后,凡应奉待诏所作,总目为院画。”其实院体画或院画并不始于南宋,只是发展到南宋时代,院画的风格更加定型化、程式化,而且直接为明代画院所继承,因此明代学者往往认为院体画自南宋开始。南宋赵昇在《朝野类要》里说:“院体,唐以来翰林院诸色皆有,后遂效之,即学宫样之谓也。”赵昇的话,不但正确地探索了院体画的历史渊源,也阐明了院体画的性质,它是宫廷里流行的式样(宫样),而不是民间流传的式样,是专为封建统治贵族服务的。因此,不但唐以来“翰林院诸色皆有”,即唐以前自殷周秦汉至六朝,在宫廷中一直存在着,而且不断加以继承和发展。
在阶级社会里,一切美术品的制作除了满足统治者生活上、政治上的需要外,还要求适合他们的美学理想和欣赏意趣。因此,从殷、周时代便已有大批的美术工奴,和其他生活产品的“众工”在一起,被宫廷奴役着,为统治者服务。虽然关于这样的文献记载很少,但是我们从出土的实物上,完全可以看出来。在石器时代的美术遗品中,可以看出当年的艺术创作完全不是为了有闲者的娱乐,也不是为了交换上的价值,而是为了人类生活必需,那些遗品忠实地记录了人类对于占有自然的热烈愿望和艰苦的历程,找不到剥削压迫的痕迹。可是殷、周时代的绝大部分艺术品(主要是工艺品),开始与现实生活脱节,发展成为一种纯粹的、享乐的、宗教的东西,表现了东方“宫廷艺术”的特色,也就是成了所谓“贵族艺术”。
除此之外,统治者还利用美术作为向被奴役的劳动者说教的宣传工具,借以维护其阶级利益,巩固其统治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