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祖先古人盛装出行
清明节祭扫祖先亲人之墓,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当然是此节日最重要的活动。沈榜《宛署杂记》卷17记载了明代北京人过清明节的情形:“清明日,小民男妇盛服携盒酒祭其先墓,祭毕野坐,醉饱而归”。
与北方的陆路不同,在江南的一些水乡地区,人们扫墓要乘船而往——不知道有没有出现过河道拥塞的情况。张岱《陶庵梦忆》卷一《越俗扫墓》记:前去扫墓的男女均穿着盛装艳服,乘坐装饰华丽的船只,一路上敲锣打鼓,欢呼畅饮,就像杭州人游西湖。有人醉了还会发些“酒疯”:“岸帻(拢起头巾,露出前额)嚣嚎,唱无字曲,或舟中攘臂,与侪列厮打。”张岱评价这是“厚人薄鬼”。
只是后来,因为兵乱,在清明扫墓的人群里很少能看到妇女们的身影,仅仅是“子孙数人挑鱼肉楮钱(纸钱),徒步往返之。”不但妇人不能前往,去扫墓的男人们连船也不坐了,美好的节日,也曾因兵乱而变得萧瑟凄凉。
古人清明节禁生火吃冷饭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寒食节是在冬至后105天,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
一般都说寒食节源于“介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为了纪念介子推死难日在这天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换新火时,当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总而言之,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人们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
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斗卵(斗鸡蛋)等等风俗,“清明”从二十四节气之一变为一个重要节日“清明节”,成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历史上的寒食食品多数寓意深刻,种类也很丰富,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寒食节的食品到现在大多已经失传,但也有一些流传至今。
据《清明节的起源、变迁与公假建议》
-相关链接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踏青、荡秋千、放风筝之外,不同地区的人还有一些不同的习俗。
“斗草”:搞点体育游戏,同样为古人过清明所喜欢。比如,有一种叫做“斗草”的游戏就很受古人欢迎。宋代词人晏殊有一首《破阵子》词,就描写了清明玩这种游戏时的欢乐情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香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饭牛”:古时清明节这天,我国许多地区有“饭牛”的讲究:清明日一大早,这些地区的人家都要把高粱、玉米、豆子等粮食煮熟喂牛,让牛饱餐一顿“好饭”。所谓“打一千,骂一万,就等清明这顿饭”,说的就是这情形。
有些地区,古人在清明“饭牛”后还要在牛的额头抹上红粉子,说是这样可以辟邪。
吃苦菜:古时一些地方还有清明吃苦菜的习俗。清明节的头天晚上,人们都要到野外挖苦菜,挖来苦菜后,要放在家里的旱磨磨眼里,等早晨拿出来蘸酱卷煎饼吃。古人认为,清明吃了苦菜,可保眼睛明亮无疾。
“爬桥”:“爬桥”是古时在我国北方地区盛行的清明习俗。这习俗主要针对的是老年人:清明这天,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要来到村外桥头,弯下腰,手扶桥面爬过桥去,然后到田地里去踩苗青。俚语有云,“爬爬桥,不痛腰”,说的就是清明“爬桥”习俗。据说,清明“爬桥”可保老人腰腿灵活,身体健康,且能使庄稼丰收。(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