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重庆遇山洪死者增至16人 家属获2万抚慰金 达州暴雨冲毁铁索桥 -台湾花莲海域连续发生6.7级和5.0级地震 震感强烈 尚无伤亡报告 -7-5伤者增至1680人病危74人 乌鲁木齐警方制止暴力案件击毙2人 -6月财政收入6867.47亿增长19.6% 原因解析 受益成品油税费改革 -中国军队士官军衔调为7个衔级 全军和武警部队将施行新士官制度  -创业板15日开启 投资者须签风险揭示书 证监会发审重启 答问 -外管局明确:中资银行可为境外机构开立境内外汇账户 全文 答问 -财政部推迟112亿地方债发行 争上项目地方债务率远超风险警戒线 -机构预测三季度房价继续上涨 四季度调整 -力拓向我钢铁业索赔90亿美元 五钢厂或卷入间谍门 交易链条曝光
首页>>国际合作
美两位华裔部长首次同时访华 有望签合作备忘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07 月 1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原定9月到访的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将行程提前了两个月。14日,他们将共同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三天的访华之旅。分析人士认为,两人的联袂造访,既是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下半年的访华计划铺路,也将凸显美国在新能源与气候等问题上的战略思路。

据介绍,两位华裔部长同时访问中国,这在中美关系史上尚属首次。双方有望就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等问题进行讨论,而美方的工作重点可能放在与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合作方面。

合力推广清洁能源技术

与财政部长盖特纳不同,此次造访的两位美国政府部长级高官的工作重点将从“卖国债”转向“卖技术”,特别是美国开发并处于领先地位的清洁能源技术。

骆家辉6日在访华声明中表示,随着中国遭遇气候变化的挑战,美国的绿色科技企业有望在满足中方治理污染需要的同时,抓住机遇创造就业机会,“这对中美两国来说可谓双赢。”有关方面称,他将主要对中国利用美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进行宣传。

朱棣文此前也表示,清洁能源将驱动未来美国和全球经济发展,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而一起合作能够比单独行动完成更多工作。“推广可再生能源,鼓励提高能效,削减污染,都是双方可以协作的方式,这符合美中两国的利益。”

中国能源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智能电网可能会成为此次中美能源高层对话的一个重要议题。智能电网是中美双方都已明确的一个发展方向。据了解,此前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造访美国时,提出了在智能电网标准制定上的合作。由于智能电网将是新能源发展的基础,这也将成为中美在新能源领域合作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重要内容。

此外,天然气勘探开发可能也是双方共同关注的话题。韩晓平认为,新能源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而中国目前最现实的减排方法就是提高天然气在能源中的利用比重,而美国此前一直反对向中国输出天然气方面的有关技术。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推销技术”的说法是说得通的,毕竟清洁能源应用领域最大的市场在中国。根据“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将在2005年基础上提高20%,而据统计,中国能效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减少3.3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这意味着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新能源市场。

不过林伯强认为,美国应把重点放在向中国提供更多的技术与资金援助方面,而不是单纯的“卖技术”。他指出,发展中国家面临增长过程中的环境和收入等诸多问题,因而在能源消耗方面会有所选择,“发达国家应该反过来为发展中国家这方面的实际需求考虑。”

来源: 中国证券报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美两位华裔部长将访华 骆家辉称今日美中最依赖
中美政商界精英对中国经济发展投信任票 骆家辉就任美商务部长
奥巴马内阁最后两名成员就职 骆家辉任商务部长
美参院批准 骆家辉成美国史上首位华裔商务部长 奥巴马记者会
骆家辉简历(图)
首位华裔州长骆家辉被提名美商务部长人选 奥巴马首次国会演讲
奥巴马提名首位华裔州长骆家辉为商务部长人选(图)
以中国血统为荣 朱棣文从学者到部长的转型之路
奥巴马正式提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为能源部长 简介 为美华人翻身
朱棣文为美国华人翻身
奥巴马提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为能源部长(朱棣文简介)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家电下乡销售达208亿元 35部门将联手打“李鬼”
学术泰斗季羡林、任继愈相继辞世 灵堂接受公众吊唁[组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