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

2011年04月13日16:0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人才工作 人才发展 企业人才库 离退休人才 公务员职位分类 人才评价

 

四、重点项目

(一)领军人才工程

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学科,培养选拔1000名领军人才,其中:100名包括两院院士、甘肃省科技功臣、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内、能够进入国内外科技前沿的高级专家;300名在全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引领和支撑作用的拔尖人才;600名在各自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成果显著的专业技术骨干。建立领军人才竞争择优、动态调整和政府科技计划、财政投入稳定支持的长效机制。以领军人才为核心,培育组建高层次人才团队,提升人才发展整体水平。

(二) “科教兴省”人才支撑工程

加大科技、教育领域尖端骨干人才培养开发力度,每年培训1万名专业技术骨干,为更好地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加强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创新团队建设,设立100个特聘科技专家岗位,建成200个博士后工作(流动)站,集聚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者、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引进200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实施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到2020年,全省高校专任教师达到3万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达到70%以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达到50%以上;实现农村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

(三)工业强省战略人才促进工程

根据全省工业经济发展需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人才促进工程。到2020年,培养造就100名引领省内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优秀企业家;1000名熟悉经济运行、精通资本运作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1万名掌握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企业为主体形成100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团队;建成2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培养高级技师1万名、技师3万名、高级工20万名。

(四)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

围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任务和战略目标,继续深化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依托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和农业特色产业,建成10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人才培训开发基地,形成覆盖全省、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实效突出的培训网络体系。结合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加大高层次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人才培养、扶持力度,每年重点扶持一批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和产业经营人才开展科研攻关、技术交流、学习研修、观摩展示等活动。每年组织20万名农村干部和党员骨干参加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组织160万人次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组织2000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培训。

(五)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扶持行动

把科技创新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有机结合起来,设立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扶持资金,采用政府拨款、有偿资助和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倾斜性政策,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形成产业规模、市场前景和预期效益好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孵化和育成一批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培养100个在国内同行业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力争培育10个具有核心技术和明显竞争优势、年产值上亿元的高科技企业。

(六)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

着眼于解决高层次人才断层问题和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选拔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采用重点培养、专项资助、定向跟踪等特殊倾斜扶持政策,培养造就一支与我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相适应的优秀后备青年人才队伍。每年遴选100名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技术骨干进行重点资助,支持他们瞄准国内外科技前沿,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点产业开展科研攻关,催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实用型科研成果,储备一批支撑全省未来发展的高层次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七)宣传思想文化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立足建设文化大省需要,统筹推进高层次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深入推进我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培养一支适应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哲学、社会科学、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文物保护、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骨干人才队伍,在重大课题、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重要演出、创作研究、展演交流、出版专著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资助,对部分高端人才实行全程跟踪培养服务,造就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名家,着力提高我省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培养壮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引领和带动群众文化普及。到2020年,培养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文化名家50名,骨干人才1.5万人,全省每万人口拥有宣传思想文化人才15人。

(八)旅游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着眼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全方位加强旅游产业人才培养开发。加强省内高等教育旅游专业学科建设,借助省内外高等院校旅游教育资源,加大旅游策划、规划、营销、研究等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强化从业人员的岗前和岗位培训;有计划选派业务骨干到发达地区和国家学习深造,积极引进高层次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领军人才,逐步形成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送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新格局。到2020年,实现全省旅游行政管理、旅行社管理、星级酒店管理、A级景区管理人员和注册导游的全员培训和有计划轮训;培养、引进旅游策划、规划及旅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100名;新认证导游人员1万人。

(九)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计划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总体改善农村、城市社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人才短缺局面为重点,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努力造就一支规模适宜、结构合理、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卫生人才队伍。结合实施国家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加大各类紧缺实用人才培养力度。以中医师带徒形式培养10000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师;培养2000名住院医师,培训1万名全科医师;继续实施医疗卫生大学毕业生进农村计划,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高层次医疗卫生领军人才团队建设,每年分层分类选派骨干医疗卫生人才到国(境)外、省内外医疗机构进修。到2020年,卫生人才总量、队伍结构和专业素质基本满足城乡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实现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8人、执业医师1.7人、执业护士1.6人的目标。

(十)民族地区人才开发计划

着眼于把我省建设成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地区团结稳定,乐于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够留得住、用得上的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继续实施“百乡千人”挂职培训计划,分批选派少数民族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省内其他地区挂职培训。每年选拔200名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参加中央和省上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每年抽调100名优秀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从少数民族地区选派100名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到省内其他地区挂职学习,依托省内高校每年培训100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每年为100名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员提供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每年培训5000名现代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特色旅游、民族特色用品、民族手工艺品专业人才。

(十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计划

坚持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方向,专业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岗位设置与人才培养相衔接,全面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力度。采取设置专门专业、加强院地合作、设立培训基地等方式,着力培养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每年培训1000名社会工作管理人才及专业骨干,全面引领和带动基层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结合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和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建设一批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基地,开发一批社会工作服务和实践岗位,每年对1000名基层社会工作者进行职业化培训,初步形成面向基层、覆盖街道(乡镇)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开发链条。

(十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提升行动

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的扶持力度,制定并落实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人才开发政策措施,着力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贡献的能力和素质。利用省内外高等院校、各类培训基地和国外培训渠道,采取培训、考察和交流等方式,重点培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经营管理和应用型人才,每年培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100名、技术人才1000名、技能人才1万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