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崮解析当前经济形势、对策及改革建议 

2012年11月04日11:4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刘克崮 经济形势 新兴经济体 第75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

  第二个问题,关于经济发展的目标,一定要鲜明地提出“质量优先,中速持续”的原则。

  对大众提的口号不要太模糊,如“又好又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对,但比较模糊。“质量优先,中速持续”比较简单明了,即把我们持续30多年9%、阶段性10%的增长率,按照客观实际,降到7-8%。两三年前,我提出GDP增长不要搞那么高,多数人不同意,认为中国需要高速度。现在看,客观规律教育了我们,中国发展速度要遵循规律。所以质量要优先,质就是有投入产出水平的速度。中速是中国概念的“中”,国际上4-5%是中速、7-8%是高速,10%是超高速,而我们认为GDP增长7-8%是中速,保持就行了,偶尔下到6.5%也不要紧张。要抓住质量的核心,建立GDP评价体系,以统计局的真实数据为基础。同时,要强调法制化,将其写进中央十八大报告和政府的纲领中去。

  “中速持续”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平衡、和谐、可持续,是经济、环境、政治、社会的综合体现。二是投入产出比,它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劳动生产率是第一类指标;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是第二类指标,对电、水、矿、资金等都可以明确指标,简单的就是单位GDP消耗;第三类是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在经济增长中要考虑代际责任,即要对下一代负责;第四类是分配,速度上去、财富增加了,但是相当多的老百姓没有切身感受,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中国没有基尼系数的统计分析,要下决心研究推出中国的基尼系数,水平高低是一回事,但要把这个数弄清楚。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一个数字的正面效应,没有看到它的负面效应,一些政策出现的负面效应,实际上对冲了它的正面效应。如鼓励汽车消费,卖了一堆车,汽车产量上去了,路上堵车又限号、摇号,新增20%新车要使原有存量100%的人为此做出牺牲。对效益,一定要讲对冲,要量化。

  第三个问题,关于GDP下降会危及就业的问题。

  有人说,GDP降到8%以下就很危险、会大量失业,我们承受不了。经济学研究的最普遍方法是假定各项客观条件、内在机制、各种要素不变,在它们不变的情况下这个规律才起作用。我研究过,这个数字的源泉之一是某个经济学家所做的测算,即在经济增长9-10%的时候每年人口、就业的增长,比如就业新增1000万人时需要GDP的增长率是10%,从而得出GDP每变动一个百分点会影响100万人的就业,增长10%解决1000万人就业、增长9%解决900万人、到8%就是800万人。我认为这个算法是错误的,以讹传讹,导致提法也不对。它只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效,而现实是动态的,怎么能不变呢?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都会对其有影响。同样一个投资数十亿元的电厂,国外安排几百人就业,而中国需要上千人,对中小企业而言,几十亿元的投资,能容纳数万人就业,其中变动的因素非常多。我认为有的假定在一些前提下是科学的,而在现实的动态条件下却是个伪命题,遗祸无穷。

  GDP适当的、符合实际的下降对就业不构成威胁,还因为我国劳动力就业需求在下降,比如说现在这一代一年少生多少人,每年新增就业需求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减少了一半,那会儿是1500-1600万人的高峰,现在是七八百万人。单位GDP的就业需求少了,但是单位GDP支持就业的潜力仍很大。辽宁最困难的时候,1999年到2003年进行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社保改革,那时候GDP年增长率就是4-6%,大量职工下岗失业,实践证明,我们有能力解决就业需求,有能力承受高就业增长率。实际上我们已经承受了,2012年第二、三季度,GDP到了7.6%7.4%了,就业有什么大问题吗?没有,再低点也没有问题。2008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化解了部分就业矛盾,众多农民工回乡,许多有了新的工作岗位,其中既因为我们的拉动措施,也有他们自己回乡创业的因素。本次经济下滑,就业问题已不十分突出了,有些地方还是招工难,所以要从实证上、规律上分析,不要脱离实际拿着就业问题吓唬人,非要人为地拔高GDP增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