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企和行业发展交流会/实录

2011年03月05日20:0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十二五 国企 央企 产业经济 石化 是有 产经 两会
  • 周厚健:

我谈两句话,有感而发,确实是像刘总说了,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它的问题和缺点,但是我希望大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国企比民营企业走的更艰难。比如说海信出的产业,几乎都是竞争性的产业,几乎面对的都是民营企业或者是外企。应该说同样一个市场行为,他们付出的时间、付出的代价、面对的难度和海信都是无法比的。

2011-03-05 22:10:19

  • 周厚健: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多提我呼吁一下,有一些宣传大家带有一种倾向,一个人说不好,大家都说不好。几年前海信被中宣部和国资委推荐为国企典型,当时国资委很多领导带了100多个到海信去。那段时间,国内的媒体铺天盖地地说中国的民族品牌完了。当时我对记者们讲,你们能不能为中国的民族品牌长点志气。大家从一开始喊到现在,海信从来都是第一,这些年来从来没有丢过第一。你们怎么不能讲讲民族品牌在这么艰难的竞争环境下,我们依然保持者第一的位次。海信电视已经七年第一了。我希望媒体记者们能够更多的相信自己看到的,相信自己了解到的,而不是大家讲什么而就跟上去。谢谢。

  • 主持人钟雪泉:

我相信网民听到三位老总的回答会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2011-03-05 22:15:13

  • 邓崎琳:

我补充一下这位记者的问题,你们要感兴趣,可以组织几个网友到企业去看一看,听听职工说什么,很普通的工人说什么,你去问他们。我是总裁,你们不要问我,你问每一个工人,问他们哪个企业好、做什么工作?他会用朴素的语言告诉你,他会用亲身的经历告诉你。在这里我有一个小小的信息告诉你,在三年前,我到我们公司的一个实业公司,也就是集体企业,不是全民的,简单说就是我们武钢子弟没有考上大学的,有一个小工厂在那儿工作,那里有残疾人,没有胳膊、没有腿,或者不能讲话的都在那儿工作。我春节的时候去看,他们在那儿缝衣服,他们上班一步一步的爬到厂里来,比正常人付出的代价很多,别人可能轻松走过就完了,但是他们要爬上三层楼,而且是一步一步的爬上去,然后再干八个小时的工作。他家里也有老人,家里也有老人小孩,我问了一下平均工资是600多块钱,那怎么养活,但他是我们武钢的子弟,我不能让社会把他们收走,我要把他养起来。当时我和实业公司领导和部门一起去,提出每个人的工资从元月1号起每月涨到1000元。钱从哪儿出?从实业公司里出。春节以前,每一个残疾人员工必发1000块钱,给他过年。很多残疾人都流泪了。所以我在里有一个小插曲,国有企业非常艰难,我们职工的生活水平并不高,我们所付出的劳动并不比外企少,竞争水平、起跑线不一样,所以还是应该做一些调查,不能简单地用外国人的标准评价我们,外国人已经是高端技术,无法和他们比,不能离开中国这块土地的现实。

2011-03-05 22:15:26

  • 主持人钟雪泉:

谢谢,谢谢邓总也给媒体提出了一个好的建议。

2011-03-05 22:20:45

  • 中国人大网:

中国人大网的网友向刘绍勇代表提出问题,您怎么看待航班晚点的问题,东航在这个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谢谢。

2011-03-05 22:20:54

  • 刘绍勇:

谢谢人大网的帅小伙儿代表网友向我提出问题。这个问题看上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比较复杂,这里面有很多“陷阱”,航班延误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在中国来讲,航班延误有特殊性的问题,全球航班正常率一般为80%左右,但非常遗憾的是,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民航的官方网站所讲的航班正常率是75.6%,我这里作为一个民航人,我们也确确实实感觉到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今天跟各位网友见面,“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可以兴奋的告诉你,东航的航班正常率连续三年在全民航排在第一,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东航的航班正常率是79.6%左右,比平均的航班正常率高4—5个百分点。大家可以想象,2010年中国民航一共运送了2.67亿旅客,如果航班正常率是75%多一点儿的话,大概4个人中有1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就有航班延误的苦恼和痛苦。那就是有6500万—6600万人次因为航班延误给他们带来的不方便,如果一个人的延误时间按一个小时来计算,如果一个人一个小时可以挣20块钱的话,那么6600万人是多少损失?大概是13个亿的损失,同时因为航班延误,航空公司也有巨额的损失,我们初步做了计算,因为大家知道,我要不关舱门、不排队,永远起飞不了。有很多旅客在飞机里等待等一两个小时,甚至是三个小时,这样一来航空公司的损失是20多亿。所以2010年是近五年来中国民航最低的航班正常率,当然不排除有客观的因素。比如说,极端的天气增加,全球变暖了或者是变冷了,天气极端了。第二是周边国际的政治形势变化,周边的军事演习比较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国需要加快空中交通管制体制的改革,要建立一个军民共用,安全高效、运转协调的全国空中管理系统,现在民航管20%、空军管80%,民航不方便,空军也不方便,如果有一个综合的交通管理体系,我的提案里就专门提到这一点,很多代表都准备签字支持我这个提案。我们很欣慰地是“十二五”专门讲了这一条,十七届五中全会讲到了,这次“十二五”规划纲要里面也讲到了加快空中交通体制改革,我们增加一个点,就可以减少267万人的痛苦,我认为这不算是经济账,就算平时航班正常,我们都希望能够加快改革。因为现在飞机更加先进了,保障更加好了,如果空域更好,我相信这种大家的交通便利性和舒适性更加增强。

2011-03-05 22:21:13

  • 刘绍勇:

我看到后面的问题“高铁对民航的冲击”,我说两句,我认为高铁对民航是有影响的,局部有颠覆,总体有影响,但是我认为还是做好了有机遇。我用三句话来说,500 -600公里对我们是有颠覆性的,1000-1200公里是有影响的,但是总体我们可以和高铁合作。我可以告诉大家一句话,如果你想飞,就在空中飞。谢谢大家!

2011-03-05 22:21:26

  • 中国网络电视台:

我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我代表中国网络电视台广大网友请问周厚健代表一个问题,关于国有企业广纳贤士,但我想问一下,对于国企而言都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进入国企的人都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素质,您可以就海信集团来谈,二位代表也可以补充。

2011-03-05 22:21:49

  • 周厚健:

国有企业有人才方面的需要,海信是一个长期坚持技术战略企业,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讲讲,应该说这些人推动了海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海信技术产业的不断调整,一些新兴的产业,比如说光通讯、智能交通、传媒网络等等,它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于是从技术人员到经营班子都需要有比较高的知识来支撑。这三个公司经营班子中六位都是博士,这些人才支撑了这些产业。但从海信整体来看,对人才的要求,我们的观念是能完成本职工作的就是人才,能够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就是优秀人才。这是我们整体对人才的认识和观念。另外,海信处在今天的发展阶段,海信对人才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海信所有的产业都面临这个问题,即使是不往海外走,也必须和海外的技术看齐。所以我们必须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2011-03-05 22:27:26

  • 周厚健:

同时,我们希望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企业营销上,理论功底好一些,这样能够使企业少走弯路。正因为我们有这种认识、这种判断,所以我们经营班子有十位,包括我们的总裁、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在这十位当中有六位是留美或留德的博士,家在国外,回来工作。另外,这十位班子成员有六位是大学老师的背景,当然,每一个企业的产业定位不一样,这是海信的具体情况。谢谢。

2011-03-05 22:27:40

  • 中国广播网:

很高兴还有机会向两位代表提问,我们今天谈的主题是“十二五”时期国企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问题,首先我想代表中国广播网的网友向周厚健代表提问,进入“十二五”之后,国有企业也面临着产业调整和技术革新的问题,请问国企的老总,现在国企在结构调整方面做的怎么样,你们认为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是否做好准备了?推进技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也请刘代表做补充,谢谢。

2011-03-05 22:27:51

  • 周厚健:

首先要认识到中国企业过早地接触了世界这个大市场,过早地在世界巨头的夹缝中碰撞成长,我讲“过早”是指中国企业进入市场机制历练的时间是很短的,因为中国经济市场是从1992年开始提出,1993年进行推动。我们和他们同台竞争,既要生存又要发展,所以紧紧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低附加值的产品是不行的,所以调整产业结构对企业而言,既是当前的“饭”,又是长远的“命”。实际是一个生死之战,结构调整是一个过程,因为它并不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很难描述它是否准备好了。如果要讲是否准备好了,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讲,我认为是一个认识的问题。结构调整本身是不断积累技术优势,通过持续不断地积累,使得你抓住了结构性调整。再回答一下关键是什么,我们体会关键是三个,一个是认识到位,一个是人才队伍建设到位,另一个是激励机制到位。这三个到位才能把事情做好。

2011-03-05 22:28:14

  • 主持人钟雪泉:

刘总,你认为国有企业推动技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2011-03-05 22:28:25

  • 刘绍勇:

网友提出的问题很好,具体的国际内容都很高了,我就不说具体的。我讲一个理念,大家知道2008年底,奥巴马为什么能够竞选总统,他提出了一个口号“创新”,这是奥巴马的原创吗?我说,不是。他是向江泽民同志学的,江泽民说的一句话叫“与时俱进”,作为中央企业也好、国家也好、民族也好就要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中才能够保持和发展,一个企业也是一样的。当企业内部改革和发展低于外部的改革和发展的时候,这个企业就是走下坡路。谢谢。

2011-03-05 22:33:28

  • 主持人钟雪泉:

感谢三位代表的精彩回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与网友在线交流就到此结束。感谢网友的参加,同时也感谢在场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谢谢!再见。

2011-03-05 22:33:37

   上一页   3   4   5   6   7   8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