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这次疫情再次说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预防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有利于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谢谢。
2011-09-09 10:23:13
我有三个问题,第一,我们在资料里看到,2010年,城市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农村是城市的的2.8倍,如何降低这种城乡的差距?第二,流动人口孕产妇的死亡率比常住人口要高,现在状况如何?卫生部打算如何改善?并且让流动人口的妇女或者是孕产妇怎么样享受到同等的医疗待遇?第三,我知道卫生部目前在进行严打“两非”的工作,到目前为止“两非”工作的进展如何?有没有新的举措?谢谢发言人。
2011-09-09 10:25:42
第一个问题,刚才谈到,我国现在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确实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差异还是存在的。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就是想通过这样一些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项目,能够实现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的目标。应该说,通过我们这个项目的实施,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效果,孕产妇死亡率城乡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一方面我们要更好地落实针对妇女健康的政策措施,做好重大项目,提高住院分娩率,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县乡村妇幼卫生网络的建设,改善县乡基层产科设施设备条件,畅通危重孕产妇转诊急救的绿色通道,提高转移能力,降低死亡率。
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流动人口的问题。流动人口是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群体。上个月刚刚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提出,加强流动妇女卫生保健服务,逐步实现流动妇女享有与流入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从卫生部来说,也在不断地研究完善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来保障流动人口和农民工职业健康权益、妇女劳动保护等等,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包括基层的服务,给流动的妇女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应该说有些地区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积极探索,比如上海市,加强对流动孕产妇的管理和医疗保健服务,专门针对流动人口贫困孕产妇建立特约的分娩点,把它作为惠民便民的一项工作。同时实行限价收费,降低她们分娩的经济负担。在北京丰台也针对贫困流动人口的住院分娩实行了一千元以下的限价,保证流动人口孕产妇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各地也都在积极开展这样一些工作。
2011-09-09 10:27:34
第三个问题,涉及到打击“两非”的问题。打击“两非”的主要目的是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这项活动主要是针对我国现在出生人口的性别比比较高的问题,大家知道,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是118。造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比较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包括重男轻女,还有“无后为大”等等传统观念,另外现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是很健全,有“养儿防老”的因素在里面。三是在现实社会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性别不平等的现象。由于这样一些原因,也带来了一些通过非法使用B超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这就直接导致我国出生性别比比较高。对于这种情况,今年8月份开始,由国家人口计生委牵头,公安部、卫生部等六个部门共同开展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我们在8月份已经召开了电视电话会,相关的情况,网站和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2011-09-09 10:32:43
刘谦副部长在8月9日国务院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办组织的发布会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可以参考一下刘谦副部长发布的数据。
2011-09-09 10:37:03
关于刚才提到的针对农村孕产妇死亡率降低的问题,在国家层面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我想补充几点。首先,我国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降消”等多项国内项目,还有国际支持的项目,都重点支持农村和西部地区,对农村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同时,国家还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在技术层面上如何保证和提高基层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救治能力,积极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设备配备。在技术培训方面,我们针对孕产妇主要的死亡原因,比如目前农村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产后出血,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另外,国家开展了危重孕产妇监测,关口前移。
2011-09-09 10:38:43
我想问一下“两癌”检查的情况,农村检查了1058万人,查出宫颈浸润及癌前病变8682例,在“两癌”的检出率方面,和整个女性人群包括城市里的有什么样的区别?
2011-09-09 10:45:08
2009—2011年在全国对一千万名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占到92.6%。通过我这个行动,实现早诊早治,意义非常重大。也为我国实施宫颈癌的群体防治探索了有效的模式。
这个项目的另一个重大意义是进行了很好的宣传和健康教育,过去我们发现很多宫颈癌病人,80%是晚期病人,从来不知道还需要检查。通过这三年,这个意识提高了很多,而且农村妇女从开始做动员、宣传时,不愿意去检查,到现在不在项目年龄范围内的很多妇女都要求检查,说明了这个项目的效果。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将近50年的时间,比如美国把宫颈癌从妇女第三位死亡率降到现在的第十五位。我国只要坚持定期检查制度,能够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2011-09-09 10:46:00
适合筛查的疾病要有一定的人群发病率,同时有比较简单的可行的有效的方法能够找准,并实施有效干预,宫颈癌、乳腺癌都具备这样的条件。乳腺癌筛查是六十年代从美国开始的,乳腺癌死亡率降低了23%。我们国家大规模开展筛查起步比较晚,但是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因为由于乳腺癌只有通过筛查才能达到早期诊断,早期诊断以后,不仅能够治愈,而且还能保持非常好的生活质量,所以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011-09-09 10:56:03
“两癌”检查问题上,还希望媒体朋友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需要做检查的女性朋友能够实现早诊早治。
2011-09-09 10:59:28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关于医德,前段时间有一则非常热点的消息,有一个病人在医院中自缢,但是监控录像发现医生路过了看到了,但是没有施救。请问卫生部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看法?第二,关于全球基金,8月31日全球基金对中国的资金进行了解冻,现在有消息说这个资金会有一些变化,要削减,这样的削减幅度现在有没有定下来?如果削减的话,对中国这三项疾病的防控会不会有影响?还有一个消息说,中国在使用全球基金上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的,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自查,有没有发现这样的行为?
2011-09-09 11:00:04
第一个问题,你讲了一个个案,我也给你讲一个故事。从今年3月份开始,北京青年报在副刊上开设了《急诊室的故事》征文专栏,连续刊登了81篇文章,通过急诊室的医生、护士以及被救治的患者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在急诊室发生的一个个故事。我记得其中一个患者的一篇征文,讲述了他在急诊室的经历以后,最后这样说:一个个未曾见过面的白大褂从我的床前走过,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不知道他们的相貌,但是我肯定知道,他们并不是大街上的陌生人。通过我的经历,我相信,当病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一定竭尽全力,竭尽所能,快速、及时地伸出他们的援手,呵护、关怀每一个生命,像亲人那样。81篇文章展示了我们的医护人员甘于奉献、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也都充满了医学的人文关怀。在医疗卫生战线,有林巧稚、张孝骞、吴孟超、王振义、王忠诚这样德艺双馨的医学大家,也有像吴登云、赵雪芳、王争艳、王万青、邓前堆、蓝云这样在基层工作的先进典型,其实更多的是大量的在医疗卫生一线默默无闻为病人奉献的普通医疗卫生工作者。不管是在平时,还是在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抗震救灾这些特发情况下,他们都是全身心地投入,用他们的爱心、技术来拯救每一个生命。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业所在,天经地义。对你提到的问题,我介绍一下我从辽宁省卫生厅、沈阳市卫生局了解到的情况。媒体报道里提到的家属指认的那个值班医生,是这家医院——沈阳阜康中西医结合医院——聘用来看护精神病患者的一个护工,不是医生。这是第一点。
2011-09-09 1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