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低开高走 沪指站上4400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3月末我外债余额$3315.62亿 黑石大跌 国家汇投公司亏损5亿美元  -5油企获首批原油经营资格 民企可经销成品油 高额投资成门槛 -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降2.78% 社科院称GDP应控制11%内 -中国今年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北京银行图谋变身全国性银行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7 月 1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7月6日10时,北京银行董事长阎冰竹与行长严晓燕出现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我们是带着钱来的,北京银行来上海肯定是一件好事。”阎冰竹不无幽默地向在场的上海记者调侃道,经银监会批准,北京银行已获得在上海筹建分行的资格,“我们选址在黄浦区河南南路16号中汇大厦这一知名度较高的建筑,离外滩非常近,包括人员招聘、网点布局、制度建设、系统支持等在内的筹建工作正稳步推进,估计10月份就能开业。”

上海分行先行一步

可以说,上海分行的筹建使北京银行变身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战略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今后3年的跨区规划,董事会正在修订,之后将上报监管部门。”对于北京银行的未来,阎冰竹显然成竹在胸。尽管上市是北京银行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上市不是目的”,把该行打造成一家现代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才是他真实的想法。

的确,作为国内第一大城商行北京银行,目前已完全具备中等股份制银行“资质”,走向全国的“梦想”正一步步接近现实。

去年11月8日,北京银行设立天津分行,首次实现了跨区经营;今年6月,该行获准在天津滨海新区开设支行,成为首家在该新区开设分支机构的城商行,而设立上海分行后,该行已成为全国第一家同时在环渤海经济区域和长三角经济区域拥有分支机构的城市商业银行。

截至2006年底,北京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87%,不良贷款率仅为3.49%,贷款余额为1315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2533亿元,总资产达2722亿元。

针对为何选择在市场化程度最高、同业竞争激烈的上海开设分行的问题,阎冰竹坦陈,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提升北京银行的品牌形象;拓展北京银行的经营领域,上海分行将成为北京银行延伸到国际化金融领域的一只触角,市场的波动、同业的举措、新的产品服务能够率先感知并传导;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快全行的国际化改造进程。

提及上海分行的未来业务主体,严晓燕表示,由于中小企业业务一直都是北京银行的特长,因此为保证在上海业务顺利平稳进行,先期会以中小企业业务为主,长远发展当然会增加个人金融业务。

“一直以来,北京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都具备很大优势。”北京银行行长助理兼上海分行行长宋文昌深信,他们会把“北京经验”成功引入上海,“中央驻沪企业、北京企业的驻沪机构、上海的优质行业与企业都是我们的服务客户。”

投资价值得到明显提升

对于上市问题,虽然阎冰竹只字不提。但可以肯定的是,继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之后,北京银行将加快上市的步伐。

分析人士表示,城商行上市选秀遵循了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的“顺序逻辑”——由资产规模较小的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先行探路,之后再是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

虽然由于监管部门更倾向于先A股后H股,使得此前呼声很高的北京银行一直在是否发行H股上徘徊不定。但是作为资产规模较大的城商行,两地上市也许对它更加合适。知情人士也向记者证实,至今北京银行仍然没有放弃在两地上市的努力。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上海分行的开设使得北京银行的投资价值将得到明显提升,相信也能为上市带来一个较好的发行价。

来源: 中证网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