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五月份中国CPI同比涨3.4% 创两年来新高 预期再次加息调控  -中国通过电力加价 减少电厂二氧化硫排放 南堡油田钻井将零排放 -中国新特区下一站:武汉长株潭在望 成渝新特区:优惠政策下月定 -俄公司称东线石油管道至中国支线造价超4亿$ 伊朗希望在华储油 -中国南方洪涝灾害已造成1063.8万人受灾 71人死 将再遭暴雨袭击 -制止择校费是城市义务教育治理重点 国民受教育水平将明显提高 -央行新规:切断恐怖融资链条 包括安理会决议所列恐怖组织 全文 -中国城市环境仍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 06年城市环境考核结果发布 -中国航空打造西部空中丝绸之路 新疆6月10日起开办入境口岸签证 -新车船税7月起征缴 税额上限平均提高一倍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入股黑石集团 外储多元化起步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5 月 2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即将正式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决定出资30亿美元购买国际私募股权基金巨头美国黑石集团(BlackstoneGroup)不超过10%的股权。这也成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第一笔重大投资,并被理解为我国高达12000亿外汇储备多元化的起步举措。

股权交易将和黑石IPO同时进行

美国时间5月20日,黑石集团发布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稿显示,中国外汇投资公司将出资30亿美元购买黑石无投票权的股份,所持有的股权比例不超过10%,同时承诺4年内不出售黑石股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此次收购的价格为黑石集团首次募股的95.5%,预计该交易将和黑石的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同时进行。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稿中称,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筹备组组长楼继伟表示:“我们非常高兴可以完成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第一笔交易,而且是和黑石集团这样的知名公司。”黑石主席及创立人斯蒂芬·施瓦茨曼则表示,非常荣幸中国外汇公司对黑石进行投资,并且很荣幸成为这笔伟大交易的一部分。

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有望年底挂牌

此消息一发布,就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中国外汇投资公司迈出的第一步,也被市场看做是获取该公司投资导向的一个重要信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作为第一笔投资本身就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起步,“因为这样的投资本身就是以前没有过的”,另外这样的投资十分巧妙,避免了中国政府目标过大以及初期投资经验可能缺乏的风险。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高达1.2万亿美元,其中的绝大部分被认为是购买了风险较低,但回报也很有限的美国国债。在目前外汇储备快速膨胀的情况下,对外进行积极投资,提高相应的收益率已经成为学界和管理层的共识。

在去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借鉴韩国和新加坡模式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就已基本定调。今年以来,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组建步调加快,前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主持筹建工作,该公司直属国务院管辖,而近两年十分活跃的汇金公司也收入旗下。目前该筹备组已召开了两次组建单位会议,有望年底前正式挂牌运营。

被称为巧妙的“前IPO”投资

公司尚未成立就出手进行投资,投资的对象又是国际上鼎鼎大名的黑石集团,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第一招就出手不凡。

事实上,在筹备组第二次会议之后,就传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可能投资黑石的消息,但当时大部分市场人士预测,很可能是将一部分资金交给黑石运作。但事实是最终对黑石进行直接的股权投资,这无疑让不少分析人士大感意外,也有人为之拍掌叫好。由于此次投资属于一次“前IPO”投资,并且获得了小部分的折扣,这为分析人士留下了股票上市后的巨大想象空间。

但哈继铭认为,毕竟黑石还没完成公司上市,目前难以从这一个个案上来推断投资的好坏,但总体上这次交易是“十分巧妙的安排”。他说,首先这是一个市场行为,比中国政府进行大量采购要市场化的多,而直接购买股份,此后的回报依据公司未来的表现,这比政府直接拿钱出来进行投资要好的多。(张诚)

来源: 新京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中国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年底将竣工下线 明年批量交付
南方暴雨洪涝已致66死12失踪 近900万人受灾 降雨仍将持续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