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水利调查:农民没水浇地 水利设施成摆设

2011年08月02日10:45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水利改革 水利设施 灌溉排水 中央一号文件 解决路径 水浇地 农民种粮 水利工作 水利发展 设施农业

二、陕西调查:农民没水浇地,水利设施成摆设

可以想像,当农田撂荒或者粮食减产,我们的粮油价格也会出现波动。而这一切,都和荒废的农村水利设施有着直接的关联。下面是记者的调查。

中国是水资源分布很不平均的国家,南方地区水资源偏多,而北方地区水资源偏少。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告诉记者,北方六个一级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内陆河流域,这六个一级流域所占国土面积是一半,GDP也是一半。但是,它的灌溉面积比较多,占了中国的65%,可是它的水资源量才占了全国的16%。

但水少的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现象正越来越严重。白洋淀的水面面积和上世纪50年代相比也只剩下一半,华北平原原来用铁锹就能挖出的地下水,现在要打上百米深才能抽出地下水。地下水位的下降,不仅让位处中原地区的少林寺这口饮用水井逐渐干枯,同时还让陕西岐山县大量灌溉用井无法使用。

记者向村民询问这个井的出水情况,岐山县雍川镇解刀村三组贾伟告诉记者,这3年都没使用了,3年以前断断续续的有些水,但现在水位下降了,估计报废了。记者又问到,这个井有多深?岐山县雍川镇解刀村三组贾伟说,这就是个80米深的,但现在机井都是140米。

相比洪水,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更大。为了摆脱水井逐渐干枯、无水浇地的困境,4年前,陕西省水利厅厅长做客电台时,贾伟就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告诉了水利厅厅长。

2007年陕西水利厅厅长电台节目录音:“水利设施老化,2006年我们省政府已经出台,对小型农田水利,拿出一个亿的资金来解决小型农田水利的设施老化问题。你反映的问题,我们也做了5年规划,也列入我们规划里,就是分年度实施,如果这里存在问题比较迫切的话,我们可以尽快,提早来安排解决你这里的设施老化问题。下面回来以后,做一些调研,根据项目上报情况,我们来研究考虑。”水利厅厅长并表示水利部门的同志是言必行,行必果的。

但贾伟没想到的是,4年前,他向水利厅长反映问题时,6口水井中还有2口能抽水,但由于投入不足,4年后,他反映的问题不仅没解决,能够出水的井也只剩下了1口。和陕西岐山境况相仿的还有河南省漯河市,这里的农田基本都靠灌溉井来浇地,但农民告诉记者,由于过去打的老井不够用,所以农业开发部门新打了不少机井,但新打的井中,很多由于深度不够,很难使用。

听说农民们一块地浇了3天之后,记者向农民问道,您的一块地浇了3天还没浇上?农民则告诉记者,浇一会就没水了,等它涨出水来,再抽20分钟又没有了。他这个井打的深度不够,他说的是40米,根本就没打够40米。

记者注意到,在漯河,由于灌渠逐渐失去作用,很多农民选择用水管抽水来浇灌。和它类似的是,在陕西岐山的一些村庄,由于水井逐渐干枯,成了摆设,这里的水渠也逐渐荒废。

岐山县雍川镇解刀村三组贾伟表示,没水就没办法再维护了,要是有水啥都好办,也爱护渠了,浇地能浇上。现在没有水了,拉麦、机械来收割了,就把这渠给毁坏了,这就有一个连锁反映。

赵家台村村民同样解释道,这儿以前都是渠,但现在这里都填完了,你根本就看不到渠了。

水井干枯后,失望的村民认为渠道失去了作用,因此,不仅渠道的杂草没人收拾,就连耕种收割时,拖拉机也会不断碾过这些渠道,造成损坏。在岐山,当一些村庄的水井干枯后,只能靠抽水站把灌渠的水一级级提高后来浇灌,这个位于赵家台村地势最高的四级抽水站,建于上世纪70年代,但在八九年前就已经报废。

在记者的询问下,赵家台村村民表示,其实设备安装好就能用。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三级抽水站,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抽水站也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很多设备已经报废了。电机倒还好,主要是电气控制柜,控制部分老化太严重了,没法运行了。全部换的话可能得花上几十万元,这样代价就大了。

管理人员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县水利局没有拨钱购买新设备,所以,这个抽水站就一直废在这里,但他也告诉记者,一级抽水站和二级抽水站几年前就上了新设备,拥有灌溉农田的能力。于是记者也来到了二级抽水站。但是其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他要给他们领导打个电话。

半个小时后,这个抽水站的领导匆匆赶到,并坚决拒绝了记者的采访。那么,一个设备完好、保障农业用水的抽水站,为什么不愿意接受采访,会不会有什么难言之隐呢?记者随后来到距离这个抽水站只有100米的村庄了解灌溉情况。

记者向农民问到,今年天旱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抽过水浇地?赵家台村村民告诉记者,这几年都没浇,看渠的人多。记者又一次问到,看渠的人多,不抽水?赵家台村村民解释说,这几年都没浇过地,再旱都没浇过。

这些村民的回答让记者很意外,那么,花费不少资金建成的抽水站,为何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在农民眼中成了一个晒太阳的工程呢?

赵家台村村民告诉记者这样一个事实,得先把钱交上,人家才给你上水,水也是商品,就是这个道理。一亩地浇上水花六七十元,划不来。

农民告诉记者,用这个抽水站来灌溉,要先交钱,才会给水,并且一次要买够24个小时的水,他们才卖。记者向村民了解到,少于24小时不行,要是买水,就要买24小时的水,少了不卖。如果只是一两户,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水。抽24个小时,跑的地上都灌满了,就是这么个状况。

那么,买24个小时的水到底要多少钱呢?

记者向蒲村镇赵家台村会计段焕生了解到,浇24个小时大概需要六七千元,这些水可以浇几十亩地。

村民告诉记者,一亩地浇一次就需要七十元左右的水费,即使玉米增产100斤,多赚100元左右,但扣除七十元的水费和搭上的人工,很明显是赔钱。所以水利局建的这些抽水站他们几乎就不用,仍然选择靠天吃饭。

赵家台村村民抱怨说,不种玉米,就种一茬麦,没水的话,玉米保证不了产量,不爱种。

调查中,记者发现,岐山县不少水利设施已经是千疮百孔,丧失了使用功能。而一些设备完好的水利设施,因为费用高,农民又不愿使用。在祝家庄镇,这个当地农发办、财政局修建的灌溉水井看起来很漂亮,但当地农民也告诉记者,这也是一个晒太阳工程。

祝家庄镇村民陈述了这样一个情况,用的人很少,浇一个小时15元,一亩地可能得用60多元。玉米干得,那十来户没办法,才浇一下,你看我西边的队,不浇也不种,不敢种,种了就没有玉米收,天旱,长这么高,就趴了。

而在河南漯河,这里的农民也同样面临着有水用不起的情况。使用柴油发电像这样浇灌一亩地,需要大约60元的油钱,加上人工、以及其它开支,不仅不赚钱,还要赔钱。

农民告诉记者,主要是柴油太贵,代价太高。浇两三次,能多打上三百斤麦子,三百斤麦子浇三次,得花上五六百元,六百元能买六百斤麦子。柴油那么贵,就这样算成本,是不是这个道理。

记者调查中发现,由于水利设施的荒废、以及有水用不起,一种倾向正在乡村产生。

岐山县雍川镇解刀村三组宁小娟告诉记者,反正就是种一点,自己够吃,也不多种了。就是这个情况,也不指望卖钱了。岐山县京当乡张家村下何组何春也说,现在不要粮了,打多少,光够吃呢,对浇地不太重视,再就是水费高,没人浇。

对这种倾向,中国农科院专家李茂松感到很担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情信息研究室主任李茂松:“我现在也担心这个事情,如果我们农民都认为种粮是解决自己口粮的问题,而不去管国家。还有好多不在农村种地的人,那这些人吃饭怎么办?那国家的粮食安全怎么办?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是到了迫在眉睫,必须要来认真关注认真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

农民告诉记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劳动力集中在农村,没有别的出路,因此土地能够被精耕细作,对严重影响粮食产量的水利设施,农户们也愿意出工出力去建设、去维护。但随着改革开放,现在农村的壮劳力都已经出去打工,剩下的老人和孩子难以应对繁重的土地劳动,在此情况下,水利设施的荒废以及高昂的水价所导致的农民不愿浇水,选择靠天吃饭,也增加了农业种植的风险,更使农民对种田没了兴趣。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情信息研究室主任李茂松:“小麦加上玉米,一亩地的纯收入可能不会超过600元。那么5亩地是五六三千元,如果是他要打工的话,一个月就相当于干一年的农活。而且打工比农活可能还要轻松一些,所以这个比较效益,一个月就相当于一年,所以这个反差就很大了,农民他的选择明显就摆在这个地方。”

李茂松告诉记者,现在农民打工的积极性远远高于种庄稼,这样的前提下,水利如果跟不上、用不起,会更加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调查中,岐山县雍川镇解刀村三组,虽然要求改善水利环境最急迫的就是贾伟,但当地老乡也告诉记者,之所以贾伟积极呼吁兴修水利,那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种粮食。

岐山县雍川镇解刀村三组贾伟向记者透露,去年他一亩地下来,就是17000多元。今年像这个种子一亩地下来,一斤种子按220元计算,按照正常年份,一亩地就是两万多元。但是今年没产量,估计这个一亩地下来,产个五六十斤种子,这和往年要相差一半,这还是缺水,一次水都没有浇过,正常情况是再缺水,一般都要浇三次水。

种粮食一亩地的收益只有几百元,但培育洋葱种子一亩地的收益却能达到一两万元,为了追求高利润,贾伟4年来,不断呼吁政府帮助解决水利设施老化的问题,但等了4年毫无结果后,贾伟逐渐开始放弃等靠要的希望,开始认真考虑自己花十几万打口井,彻底解决洋葱育种的用水问题。而贾伟的改变,也让人开始思考,究竟种植粮食达到什么样的收益,农民才会愿意自己投入,去维护水利呢?

记者问到,一亩地一年产出多少钱,村民才愿意主动修这个渠?岐山县雍川镇解刀村三组村民告诉记者,纯收入上两千元,他愿意做,收入三四千元的话对群众就是有积极性的。

我们记者的调查让我很吃惊,从表情上看,农民们已经对水利设施荒废和水价贵麻木了,他们直接用脚投票,不种地了。农村缺水,必将导致城市缺粮。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请继续关注我们的报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央视经济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