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试点"垃圾实名制"1年间:实名制管得好垃圾分类吗

2011年03月24日17:0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实名制 分类回收 垃圾资源化 制管 垃圾实名制 好习惯 分类管理 红牌 考核

“扔个垃圾都要贴标签,社区管得太宽了”,“垃圾实名制”试行初期,一些居民也有不少意见。“吃的什么都能被看到,这有点离谱了。”顾虑“垃圾实名制”会暴露个人隐私的也有不少。

在试点过程中,街道和社区也综合多方意见,使“垃圾实名制”更加务实有效,将督促居民垃圾分类与保护个人隐私尽可能统一起来。比如原来在垃圾袋上要标明家庭门牌号,现在改为标记所在楼层,减少居民的顾虑。“考虑得周全了,推行这一制度的阻力也小了。”姚杰说。

杭州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主任、杭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束空认为,“垃圾实名制”之所以产生效果,是因为这一监督机制同时具备奖惩两方面内容,这种奖惩更多地体现在心理感受上,而非物质层面。“奖,是指对居民文明行为的肯定,并通过张榜公布,获得更多人的肯定和认同;惩,是指通过实名制,让居民知道有人不支持垃圾分类、不环保,在邻里间给他一个压力,让他也开始注意垃圾分类。”

“垃圾实名制”非长效机制

推动垃圾分类需多手段协同

“垃圾实名制”试点近一年,成效显著,可以大面积推广了吗?

“只有志愿者持续推进,这项工作才能顺利启动,做得不走样。”在张束空看来,推行“垃圾实名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取得社区内绝大多数居民的认可与支持,二是社区干部、志愿者等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目前看来,大多数社区还不具备这些条件。

“‘垃圾实名制’不可能一用就灵、一劳永逸。垃圾分类需要多种手段共同推进。”一位社区志愿者告诉记者,像垃圾分类实行较好的东平巷社区,除了试行“实名制”,还想了不少办法,比如通过短信、网络等平台大力宣传,在青少年中开展低碳系列行动,针对老年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猜及低碳专题演出等。“可以说,垃圾分类准确率的提高也是综合手段发挥作用的结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