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保护部在世界环境日前夕发布了《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一组数据引人注目: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6年下降4.66%。
看似微小的数据,却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首次实现双下降,这表明,我国环保的历史性转变正迈出坚实步伐。
“拐点”的出现,并不意外,因为早有规划蓝图和统筹安排。2005年,全国人大批准“十一五”规划纲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为达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方面工作。
——积极推进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认真落实管理减排措施;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价格、贸易等多种经济手段;展开全国污染源普查、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水体污染治理与控制三大基础性战略性环保工程。
——着力进行国际环境合作。开展中美减排战略联合经济研究,利用中俄环保合作平台对水环境实施联合监测,借力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机制推进环保合作联合声明的落实,拓展与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双边环境合作交流。
——狠抓制度规范的落实。一年中,环保督察部门对全国9000多个新开工项目开展了环保专项清理检查,对不符合环评要求的1194个项目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否决或暂缓10家企业84亿元的上市融资申请,暂停10市、2县、5个开发区和4个电力集团的环评审批。
拐点的出现,让人惊喜,因为与之相伴有更多的利好消息。
《公报》显示,2007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占2.4%,二级标准的占58.1%,三级标准的占36.1%,劣于三级标准的占3.4%。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占44.2%,三级的占54.9%,劣于三级的占0.9%。与上年相比,劣于三级的城市比例降低6.2个百分点。
2007年声环境状况总体较好。全国72%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好或较好水平,环保重点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75.2%处于好或较好水平。全国58.6%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92.9%处于好或较好水平。城市各类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84.7%,夜间达标率为64.1%。
另外,固体废物排放量比上年略有减少;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总体较好;自然保护区稳步发展,又新建了1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但“拐点”毕竟还只是拐点,从《公告》中,我们仍能看到许多问题。
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监测的197条河流的407个断面中,一至三类、四五类和劣五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9.9%、26.5%和23.6%。七大水系中,只有珠江、长江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我国河流污染相当严重。
局部海域污染加剧。全国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为62.8%,比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三类为11.8%,上升3.8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为25.4%,上升1.1个百分点。四大海区近岸海域中,渤海为轻度污染,东海为重度污染。
广大农村更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突出表现为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环保仍任重而道远
好在,“拐点”是一段历程的终结,又一段历程的开始。“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经走到尽头,科学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此思想指导下,我国开始探索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2007年,环保部发布了生态补偿试点指导意见,开展异地开发区建设补偿、饮用水源地保护补偿试点;大力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开展了生态工业园区创建试点,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生态化设计或改造。
《公告》显示,我国江河湖海休养生息工程也已拉开序幕。制定并组织实施淮河、海河、辽河等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对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全面调查,发布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这些措施,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长远发展,巨大效益将在未来逐步显现。在中国环保的“拐点”之后,我们看到蓝天碧水的希望。(顾瑞珍 于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