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漫画:李晓宜
57.2%的人认为有必要让年轻人了解方言的意义和价值
据人民网报道,为记录各地汉族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承载的习俗、文化,我国着手建设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目前已在江苏省完成首批试点验收。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蔡奇和全国政协委员盛小云提出保护方言的建议,在代表、委员中引发热议。最近,上海两位“80后”软件设计师开发出的“沪语手机输入法”在网上受热捧,使得保护方言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04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95.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37.1%的人表示身边能说纯正方言的年轻人已经不多。
受访者中,“80后”占41.1%,“70后”占40.1%。39.0%的受访者经常使用方言交流,47.0%的人有时使用,3.8%的人很少使用,8.2%的人从不使用,还有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会说方言。
为什么会说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在北京某高校研究生李娇眼中,自己现在的家乡话——河南方言已不太正宗,在很多词语的发音上已向普通话靠近。她坦言,尽管小时候一直说河南话,但现在只有在和家人通电话时才有机会说方言。有时遇到不太熟悉的老乡也只说普通话。
在家住广州市的周钰看来,方言基本没什么用处。周钰有个8岁的女儿,但她从不跟女儿说粤语,女儿也只会说普通话。“小孩子以后上学、考试、找工作都需要用普通话,粤语用处不大,学起来又比较占时间和精力,还不如让她学门外语呢。”
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钱乃荣告诉记者,当前方言的危机非常严重,有些方言正面临衰亡。比如杭州话,一些年轻的越剧演员已发不出方言浊音声母了;上海的大部分“85后”、“90后”也不会说方言,上海话面临断层危机。
为什么会说方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调查中,排名第一的原因是“不自信,觉得家乡话土”(63.9%),其次是“虚荣心作祟”(54.5%),排在第三位的是“觉得家乡话难听”(50.9%)。另有48.7%的人选择“不愿意让周围人知道自己来自哪里”。
另外,95.9%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存在怯于说方言的年轻人,其中46.2%的受访者确认身边有不少这样的年轻人。
山东大学文学与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传播学院教授岳立静认为,一些年轻人对待方言的消极心理,是造成方言危机的重要原因。“我们在山东苍山县进行方言调查时发现,连70多岁的老人也会觉得说方言‘土’,年轻人就更别说了。”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教授丁崇明说,在语言中存在一种权威语码,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在心理上认同权威语码。当前,由于升学、求职、做生意都需要普通话,所以普通话的权威语码地位被不断强调和提升。这就造成在许多人眼中,普通话是权威语码而方言是弱势语码的内在观念,从而使其在心理上认为普通话与方言间存在等级差异,有的人甚至认为普通话是更高级的语码,应该只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钱乃荣指出,许多年前,受“汉语规范化就是要用普通话”这一观念影响,许多人的脑子里形成了方言与普通话绝对对立的观念。而一些“说普通话,做文明人”的标语,也让老百姓觉得说方言是不文明的。更有甚者,一些大城市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里规定学生课上课下都不准说方言。这些措施对方言的存续、发展可谓招招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