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解读十七大报告中的九个新表述和两个"没有变" 十七大报告(摘要) -调控政策累积效应放大 房价要见顶 -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增至2200亿元 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小时 -三季基金策略盘点:十大蓝筹五朵金花 6000点关口基金黑马何处寻 -中国2万元车最低价轿车明年一季度下线 汽车保险年保费过千亿 -全国社保基金已积累3600多亿元 2020年社保体系覆盖全体居民 -前3季度国企利润1.2万亿超去年全年 42家跨国公司总部扎寨北京 -"海归"免税购车有什么优惠政策? 银行代收费专用发票明年统一 -探月工程签首家合作企业开发探月品牌 三四十年后可建月球基地 -中石油三季度进口20万吨汽柴油 巴菲特抛空中石油收益224亿港元
欧盟高级硕士奖学金项目将额外投资900万欧元揽中国生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我希望更多的中国学生了解欧盟的‘伊拉斯姆斯·蒙杜斯’(ErasmusMundus)高级硕士奖学金合作项目,并吸引更多的中国人才来欧交流。”12日当天,在欧盟委员会通过“伊拉斯姆斯·蒙杜斯”二期计划后,欧盟教育委员让·菲吉尔先生对本报记者说。

“伊拉斯姆斯·蒙杜斯”计划(以下简称“伊拉斯姆斯”计划),是欧盟资助的一项高级硕士奖学金合作项目。获得该奖学金的申请者,将在1年至两年的时间内,至少在欧洲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进行学习,学分相互承认,毕业后将得到双硕士学位或多个大学联合颁发的学位。该计划覆盖了欧洲高校的几乎所有专业。

据欧盟负责该计划的官员维托介绍,“伊拉斯姆斯一期计划”是2004年由欧盟理事会批准的,有效期从2004年至2008年,欧盟在这一期间投入的资金为2.3亿欧元。每位学生每年约能获得的奖学金根据所申请的学校和专业多少不等,平均每年约两万欧元。奖学金金额除了支付学费外,还能负担日常杂费和学校间的旅费等。

菲吉尔委员对本报记者说,12日当天欧盟委员会通过的“伊拉斯姆斯二期计划”,从2009年开始,至2013年结束。欧盟计划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4年总计约投入9.6亿欧元,是上一期计划的4倍多。

他说,在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增加对学生的经济支持外,二期计划与一期计划的另一个显著不同点是,二期计划将会增加博士项目。他表示,该计划对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欧洲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欧洲高校将进一步提升自己在世界高校排行榜上的排名,扩大自己的吸引力。

据他介绍,中国优秀的留学生,是欧洲高校的重点吸引对象之一。针对伊拉斯姆斯一期计划中中国学生较少的现象,欧盟已经启动了“中国窗口”计划,额外投入资金900万欧元。这意味着,中国申请者不仅有可能在“伊斯拉姆斯”原计划框架中获得奖学金,而且“中国窗口”还为更多的中国申请者提供了额外的机会。

尽管如此,目前参加一期计划的中国留学生仍仅有400人左右。更多的中国学生对该计划知之甚少。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欧盟的奖学金计划,提高它在中国的知名度,本周欧盟代表团将在北京举办欧盟教育展览会。菲吉尔委员本人也将于本周访问中国,与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进行会谈。

据悉,该计划的所有专业都向中国学生开放。每个专业都有一所对应的欧洲高校主要负责资格评审,在选定专业后,中国学生可以向该高校进行申请。申请成功后,再根据学生需求及具体情况选择该学生需要交换学习的几所高校。(杨丽明)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美名校中国揽才 拟提供上亿美元奖学金招研究生
30名优秀中学生有机会赴澳留学 截至8月15日
明年1月9月留学英国 申请前可去英大学考察(活动安排)
2007调查显示:英美澳加法成研究生留学首选国
江苏留学韩国人数呈现50%速度递增 录取门槛和费用低
留学新热门:工程及职业型会计等传统专业将受青睐
07年研究生留学意向排行榜 英美澳前三 获取学位可申请延签
“法国公立大学免学费留学项目”将在武汉启动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嫦娥一号"10月24日18:05沿东南方向奔月(观赏发射示意图)
资本大国正崛起:中国跃居全球新兴资本市场第一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聚焦中共十七大/ 十七大前中国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 直击中国各地房价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