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教育部:四六级成绩不再成高自考外语免考理由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2 月 2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记者从北京市自考办获悉,2006年北京市共有9951人免考自考课程,其中英语(二)课程免考人数最多。

据统计,去年全年自考免考人数中,通过四六级考试人数为3566人,通过专业课对应人数为2362人,专科生考二专业人数为1107人,本科生考二专业人数为458人,本科生考专科二专业人数为2458人。在免考课程中,人数最多的为英语(二),达到5609人,其中通过四六级考试人数为2803人,通过专业课对应人数为2256人,本科生考专科二专业人数为548人,本科生考二专业2人。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公共政治课免考人数也均在400人以上。相关专家表示,自考免考政策有利于符合条件的考生更快完成学业,也为部分普通高校学生提供了学习二专业的机会。

北京市自考办相关负责人提醒考生,在教育部改革四六级规定之前已取得四六级合格证的考生,凭相关证明可按原规定办理自考外语(英、日、俄)免考课程。在教育部改革四六级规定之后,大学四六级成绩不再免考自考外语(英、日、俄)课程。另外,中国人民大学主考的8个专业用外语专业等级证书办理外语(英、日、俄)(二)免考的考生可办理毕业,但不能申请学位。用外语专业毕业证书或本科毕业生的外语合格成绩免考本科段外语(英、日、俄)(二)课程的,申请学位不受影响。考生可在市自考办考生接待日期间,持相关证件办理。免考证明要在全部课程考试完毕半年前办妥,以免影响如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登记或办理毕业手续。

七类考生可免考英语(二)

1.凡现行考试计划执行期中的自考课程合格成绩,无论哪个专业,专科还是本科,只要是同一门课,名称相同、代码相同、学分相同,即可在自考各专业、各层次中通用,且不用办免考手续;

2.已有国家承认专科以上学历参加自考专科可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和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3门公共政治课。还可免考已学过且要求相同、成绩合格的公共基础课。北京自考公共基础课包括大学语文、英语(一)、英语(二)、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一)或高等数学(工专);

3.各类高等院校的本科结业生、肄业生、退学生参加自考各专业专科学习,可免考已学过且成绩合格的公共基础课;

4.英语专业外的外语专业专本科毕业生自考英语专业,可免考第二外语;

5.已有本科学历的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学自考英语专业,可用原来所学的公共外语课(除英语外)免考自考第二外语,所学外语须是规定的36种语种之一。

6.各类高等学校毕业生,原来所学专业与自考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相对应的,可免考相应的公共基础课;

7.考生取得国家英语等级考试PETS—3级笔试合格成绩可免考本科的英语(二);取得PETS—2级以上笔试合格成绩可免考专科的英语(一)。

来源: 北京考试报

相关文章:
英语四六级18日开考 上海首次行网上阅卷
英语四六级明日开考 采用新计分制满分为710分
英语四六级试点考试推迟半年 让师生熟悉新题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至12月 谢绝社会考生报名
教育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酝酿"机考"或"网考"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