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张玉台:中国应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9 月 1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张玉台在9日开幕的“中国人力资源发展论坛”上说,我国企业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失衡和开发落后严重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为解决企业人才开发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扎实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张玉台说,由于创新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企业创新能力。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总数的万分之三,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了50%,而美国、日本企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仅为5%左右,世界上的创新型国家一般在30%以下。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看,我国的产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技术层次不高,不仅研发设计和工艺技术主要来自国外,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也大多依赖于进口。

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开发工作,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陆续出台了种类齐全、覆盖面广的企业人才开发政策,企业人才开发工作得到了强化。但是,目前企业人才开发工作也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严重失衡;二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人才开发制度缺乏,不利于人才能力及价值的充分发挥。

张玉台认为,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首先要调整、完善与企业人才开发相关的政策,强化利益导向机制,将优秀人才吸引、配置到企业所需要的岗位。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两个人才市场,真正把大部分人才吸引到企业中来,逐渐解决企业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第二,围绕国家关键产业发展战略培养造就一批企业精英人才。强调政策引导,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实施全方位、差异化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策略。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企业人才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大力培养造就一批有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第三,努力优化企业人才结构。“ 十一五”期间,要加快人才队伍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分布结构调整步伐,不断优化企业人才队伍总体布局,充分释放优化人才配置的“结构效能”,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人才支撑。

第四,进一步规范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人才能力充分发挥的开发制度。积极探索政府、市场和企业在人才开发方面的新型关系,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开发”的企业人才工作机制。要逐步转变政府职能,从“管控企业”真正转变为“服务于企业”,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企业人才开发方向,提供人才开发基础性投入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应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建立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和适合企业特点的现代人才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加快推进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各项改革,突破束缚人才成长、阻碍人才流动、妨碍人才价值发挥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努力营造宽容人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各尽其能的良好环境,创新企业人才开发工作机制。

来源: 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