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美国高考抢夺中国生源 06年北京区考生1500余人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8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美国加州大学的展位前,美方工作人员在介绍该校情况。

参加SAT考试学生的家庭收入情况调查

核心提示

SAT和ACT这两种美国高考形式,已于近两年悄然出现在中国。SAT在没做任何宣传的前提下,仅在北京吸引的中国考生,从2005年的近600人,到今年猛增为1500余人。

在中美高考巨大的制度差异下,许多原本考北大、清华的尖子生纷纷开始备战美国高考。

有专家认为,如以此趋势发展,美国高校将真正成为中国高校的竞争者,并将对中国高考环境产生影响。

从这个暑假起,王凯(化名)开始远离他的同学。他几乎将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投入到北京的新东方学校。他在进行一门考试培训班的集训。

“我要参加美国高考。”王凯已下定决心,放弃明年在中国高考。他的人生规划简单而明确:进德国西门子,做企业管理。对于大学深造,他的目标毅然锁定在耶鲁、哈佛、麻省理工等全球排名前10位的高校。

所以,王凯在参加一个叫SAT考试的培训。这是一种美国的高考,它的成绩是美国各大学的重要参考标准,同时又是发放奖学金的主要依据之一。

2003年,针对SAT的培训班出现在上海。2年之后,北京也能看到SAT培训的身影。在两地,SAT都没有大势宣传,但学员人数增长迅速。

截至2005年12月18日,美国顶尖名校在中国大陆提前录取的新生共41人,其中耶鲁一家就录取了8人。

“预计到明年9月,将有3000-5000名中国学生入读美国大学。”李虹桥是北京新东方学校SAT项目的负责人。

他明显感受到中国学生对美国高考的反应愈来愈强烈,除了中国高考这座独木桥,“他们又发现,另一扇通往求学道路的门,已悄然打开。”

潜行凶猛的SAT

在没做宣传的情况下,参加SAT的中国考生日益增多,其中很多放弃了北大、清华

王凯经常会上太傻网———一个在他们圈子里知名的英语学习网站。在那儿,他经历了SAT培训的由冷转热。他说,在SAT进入更早的上海,SAT考生们已经会集体租一个屋子,分工搜集学校信息,一起复习和生活,形成了一个个严密的小圈子。

2003年暑假,上海新东方办起了中国内地第一期SAT考试培训班,没有做什么宣传,第一期培训班就迎来了50名学员。之后,2004年暑假,学员超过100人;下一年,是400人;近期上海新东方国外部透露的消息,今年暑期的学员达到了900人。

而北京的增长速度比上海要快。

北京新东方在2005年初第一次开办SAT考试培训班,当年学员不到600人。而今年的SAT考员已经达到了1400多人,比去年超出一倍还多。

过去,想到美国留学,并申请名校奖学金的学生必须有优秀的托福和GRE成绩。但这两门考试,只是单纯的语言考试,而且体现的都是研究生水平。

相比之下,SAT所要测试的是,一个本科生的素质,其中反映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美国,90%以上的顶尖名校要求参考学生的SAT成绩,而且成绩的高低是决定学生能否得到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王凯对这些早已熟记心头,他分得清SATⅠ和SATⅡ的区别,“前者只要求掌握高中课程的基本情况。而且则要看我们的推理和运用能力了。”哈佛大学就要求学生除了参加SATⅠ考试外,还必须参加3门SATⅡ考试。当然,也有一些学校不需要SATⅡ分数,但如果考生有SATⅡ成绩,则更能增加申请者的竞争力。

SAT考试成绩往往决定学生的选择范围,成绩拔尖的有希望读名牌大学,中等的读州立大学,再次一些的读社区学院。

通过网络,王凯知道,北京许多重点学校的学生,从高一高二就开始筹备SAT考试,“而且准备美国高考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只要有一个人在筹备,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夺生源的利器

从录取机会到考试内容,美国高考有众多吸引中国考生的地方

美国高考对王凯他们来说,有某种极度强烈的诱惑力。

“它和中国的高考有很多不同之处,第一就体现在SAT考试一年可以考六七次,只要报考不超过三次一般都不会影响录取。其次录取也不完全看考试成绩,高中三年的成绩、对于自己的学术表现、体育、文艺、社会活动等方面的特长的自述,还有老师的推荐都会起作用。”王凯说。

而中国的高考则不是这样,一个考生的高考成绩一般只能有两次被高校选择的机会。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第一志愿这一次被录取的机会。而美国的高考成绩,却可以让考生同时申请多所高校。

王凯从SAT的考试用书上发现,它的分类很细。

SATⅠ主要测验考语文、数学和写作,是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SATⅡ专项测验考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主要考查考生对高中课程的掌握情况。SAT考试很注重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学术能力。

让王凯没有考试压迫感的是,“SAT考试不像我们的高考那样需要死记硬背,它拓展性强,需要一个政治、经济、地理、人文更高层次的素养。”只要克服了语言障碍后,数理化等都成为了中国考生的强项。“SAT考试最难的数学题也只相当于我们的高一水平。写作、阅读等也是词汇量越大句子越简练,而不是像我们的英语课词汇量越大句子越复杂。”王凯说。

如果一个从未接触过这类考试的中国学生,第一次参加满分为2400分的SAT考试,可能只能得到1000多分。

但王凯说,国内的培训较好地掌握了SAT的应试规律,往往只需3个月强化培训,不少考生就能考出2000多分的高分。

现在惟一让王凯觉得不如意的就是,SAT考试在中国内地始终没有设考点,考生在参加了培训之后,必须到香港或台湾的考点去参加考试。

“我就等着明年去香港了。”

ACT,另一匹来自美国的狼

和SAT一样,ACT的高考模式也以一种美国优势进入中国

而另一门美国高考则在今年的8月6日,首次获准在北京设立考场。它叫ACT.它和SAT一样,也是美国各高校录取考生时,所有要参照的主要成绩,但它的考试内容则更贴近高中教材。

8月6日,北京地区的近20名高中生在北大资源学院参加了首次ACT模拟考试。到目前为止,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西安、郑州等大中城市已经有25个ACT考试培训中心,这些培训中心又是ACT的授权考点。

和王凯等参加SAT考试的中国高中生不同,北京八一中学的王佳选择的是接受9个月的国际大学预科培训,然后参加ACT考试,“这个预科培训是每个考ACT的学生必须要上的。”近期她就将接到英国一所排名第10位的大学商业金融专业的录取通知书。

“从2005年5月中国内地开考ACT以来,已经有2000多名学生通过他们的培训课程参加了ACT考试,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内地自行到香港参加ACT考试的人数。”承担中国内地ACT考试的ACT EducationSolution(ACT在中国成立的负责其培训和考试的外商独资公司)中国总部负责培训的孙小姐说。

2005年年初,美国ACT考试中心收购了一个全球最广泛认可的国际大学预科项目GAC课程。2005年3月份,GAC“携带”着ACT就迫不及待的进入到了中国,只要参加GAC9个月的预科课程培训,就可以由课程培训中心组织参加ACT考试。

5月ACT Education Solution就在中国内地组织了第一次ACT考试,参加者全部为GAC的学员。

ACT比SAT要高调许多。

2005年,该公司的CEO兼主席Richard Ferguson为此曾专程来到中国并召开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大力宣传美国的ACT考试。

他还表示,到2005年年底,ACT准备在中国设立30家左右的GAC培训中心兼ACT授权考试中心,为中国高中生提供服务。ACT在中国的扩张野心可见一斑。

而承担北京地区ACT考试的北大资源学院负责教务的罗小姐也表示,考生只要参加完9个月的GAC大学预科课程培训,即可在北京参加ACT考试。

学生在获得ACT考试成绩后,结合预科证书,不仅可申请美国、英国、加拿大、澳洲110多所协议直通大学,还可直接申请美国的大学和奖学金,获得美国本土学生的同等待遇。

王凯听说后,觉得“这个诱惑也很动人。”(本报记者 吴珊 吴狄 北京报道)

来源: 新京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