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集聚要素 促海西跨越式发展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1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集聚发展中所有的优势要素,“6•18”正是提供了这样的一个高效平台。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重要载体,集聚项目、技术、资本、人才,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集聚项目: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6•18”是项目成果的大超市,这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成千上万的项目在这里对接、联姻,而项目对接转化落地又强有力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项目带动战略在“6•18”得到充分体现,对接落地大项目建设亮点纷呈,中小项目也各呈优势,这些集聚的项目有力地助推了我省经济向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栽培食用菌方法是利用木材或木屑为原料来做培养基,这种方法不仅耗费大量的林木,而且栽培出来的食用菌容易受到污染。2004年,在第二届“6•18”上,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把“菌草栽培食用菌技术”转让给了南靖嘉田木耳开发公司,此后双方进行技术合作,致力于菌草栽培食用菌技术应用与推广。该项目技术较好地解决使用天然的无污染的菌草代替木屑为原料,提高了菇质的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发展菌草业不仅促进菌草业的发展,还与森林保护、水土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有机结合,形成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后,公司扩大了生产规模和能力,提高了研发水平。生产白背木耳、杯蕈、秀珍菇等食用菌500万袋以上,年产食用菌成品菇1000吨以上,销售产值可达到5200万元,利润增长171.2万元。项目带动周边菇农1万多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成效显著。

位于闽西的龙工集团对“6•18”感受深刻。正是通过这一平台,他们与吉林大学成功对接了具有现代机载测控和远程服务能力的装载机开发与制造项目,把现有的传统产品技术水平迅速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显著提升公司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集团在香港成功上市,并跻身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前三强,世界工程机械50强,全国企业集团500强。龙工牌装载机已成为中国名牌产品。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龙岩市新罗区机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区各类机械制造企业已发展到700多家,年销售收入50多亿元,已成为全省机械配件制造基地和工程机械制造基地。

项目在“6•18”集聚,又在这里对接,落地转化后产生的集聚效应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集聚技术:产业升级的强力支撑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解决当前和未来发展难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撑。

“6•18”正是具有科学技术成果承接转化功能的重要平台。通过集聚一批核心技术与实用技术成果,推动了区域技术进步,成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2004年第二届“6•18”上,漳州市福世通电子有限公司与南京信息技术学院成功对接,共同开发了运用于手机等产品的“高精密度柔性线路板”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向包括万利达、TDK、比亚迪等国内知名企业配套供货并出口到美国等。目前公司正在集结现有的各种资源和产业优势实现项目成果的产业化。据了解,“高精密度柔性线路板”项目属于一种高档片式元器件,广泛运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上,其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的成功已成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链配套中的重要一员,填补了我省产业空白,打破了高精密度柔性线路板须向国外进口的格局,也为我省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出应有的贡献。

人类戊型肝炎在我国南部流行至少有60年历史,其中25 29岁人群新感染率最高。2004年,养生堂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联合成立的养生堂生物药物联合实验室研制出了国际上第一个捕获法戊肝肝炎病毒IgM抗体诊断试剂盒,并获得了国家新药证书,被认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项重大技术借助“6•18”,由厦门养生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接得以产业化,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的产业化项目落地厦门,使我省成为我国传染病诊断试剂盒疫苗研究开发的核心地。

围绕传统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借助“6•18”平台,加大科技成果的对接力度,引进了一大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资源深加工项目,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福建沈郎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为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是一家作坊式生产传统茶籽油、年产量不到80吨、年产值还不到100万元的小厂,在“6•18”平台上两次对接高校的项目成果后,2004年,获得了“中国名优产品”荣誉证书,2006年1月,被省政府授予“福建名牌产品”,公司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山茶籽油专业生产厂家,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460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当地特色资源的开发,带动农户2600户致富,增加农民纯收入368万元。

每一届的“6•18”都能有这么多的技术在这里集聚,技术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各级“6•18”一线人员对项目的技术含量保持高度敏锐,他们已成为一支重要的高技术成果“排头兵”和“搜索队”。通过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专业科学技术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科技发展动态,因此能在引进先进技术成果时,抢占先机。

集聚资本:促进流动实现双赢

资本存量的多寡,特别是资本增量形成的快慢,往往成为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区域,离不开资本的推动。

“6•18”集聚着资本,让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甚至跨国的流动成为可能和现实。

打破垄断、降低门槛、放宽领域……正是“6•18”为一些社会资本无法企及的领域提供了“亲密接触”的机会。厦门市在“项目与资金对接会”上推出73个项目,涉及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基础设施、城市环保、工业等领域,其中重点推介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及垄断领域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以上。不少以前民间“够不着”的投资领域首次亮相,就有近500位投资人来现场“求亲”。现场共签约25个项目,总投资额63.76亿元。

2005年5月19日,安发益槐(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顺利落户宁德。这个由新西兰安发国际集团董事长、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高益槐投资2000万美元,占地125亩,专业研发和推广药用真菌、天然植物和海洋生物等天然药物的项目,填补了宁德市高新生物科技领域的空白,成为我省唯一的研发和生产天然药物的高新科技基地。

通过“6•18”平台,泰宁雷公藤引来了福建华辰集团这只“金凤凰”,2006年3月9日,华辰集团与杉阳雷公藤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汉堂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兴建雷公藤生物制药厂,全部工程分3年实施,其中一期工程预算投资6000万元,现已完成投资2300万元。药厂投产后,将以泰宁的雷公藤为主要原料,仅前期生产雷公藤甲素2kg及雷公藤多甙片,就需雷公藤原料数万吨,有效促进泰宁县雷公藤人工种植的产业化。

“6•18”是项目、技术的盛宴,吸引着各方资本的关注,“6•18”让各方资本为我所用,实现双赢,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增强我省高科技产业、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集聚人才: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6•18”在为企业提供项目技术的同时,还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为企业服务,推动企业更新用人观念,逐渐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观。据了解,前四届“6•18”共柔性引进530名高层次人才。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与我省通过构建“省院人才合作”平台,以“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为载体,借助“6•18”平台,成功地建立起了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5年中,两院院士113人次到我省开展交流指导,承接各类技术难题73项。有62人次院士、专家受聘为高校客座教授,有18人次院士、专家受聘为各级政府科技顾问。

在开展“院士八闽行”活动的同时,中科院从2002年起以“科技团队”形式向我省选派高级人才担任地市科技副职。我省则选派高层次人才到院士专家身边学习,或到院地合作局、所任职,优先转化了多项科研成果。此外,有205家企业代表和382名专家进行了双向考察,企业技术采购需求280项,实际签约43项。莆田光机电、水产、农业、化工、食品、环保、纳米等七大产业10大项目渐成规模,年产值超过5亿元。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青岛海洋所、大连生化所与福建LNG项目、海洋渔业6个基地、太空育种基地签订合作协议,缔结合作联盟。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张齐生教授,在第二届“6•18”上,与建瓯特艺公司对接了“纳米改性竹碳项目”,并被聘请为企业顾问。之后的“6•18”,张院士又与武夷山绿洲竹业有限公司对接了“优质竹种种源资源库建设项目”,并担任该项目筹备小组组长,同时选派该校竹类研究所所长丁雨龙、副所长王福升全程负责项目的技术攻关和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胡正寰教授专利技术“汽车半轴楔横轧精密成形工艺项目”与南平华泰汽车零部件工具有限公司对接后,为促进项目落实转化,胡院士专程到南平华泰公司进行考察,为企业把脉,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还表示将带领更多的专家到华泰公司进行技术服务。

三明市通过“6•18”平台,工业企业与全国140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合作。三农集团与清华、复旦等13所高校、院所合作;福建汇天生物医药与省内外9所大学合作……全市建立博士后工作站4家,18位复旦、华师大等高校生物医药专家担任市医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所有的要素在这里集聚,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开始不断显现出来。

依托“6•18”平台,建设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和途径。“6•18”项目成果交易会,以项目为载体,集聚科技、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通过项目对接,实现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的支撑,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