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历史文化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宁德市汉语方言分布情况比较复杂。根据方言内部的异同,宁德方言属闽海方言群中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区。古田、屏南两县属于闽东南次方言南区;蕉城区和福安、周宁、柘荣、寿宁、福鼎、霞浦等7县(市),属于闽东北次方言区。闽东方言福州话在南片区可自由交际,北片区各市(县、区)人也能基本听懂福州话。福安话在北片区的周宁、寿宁、柘荣等县可自由交际,蕉城、霞浦、福鼎人也能基本听懂福安话。

闽东方言北片区各县(市)没有像福州话韵母那样的变韵现象。词汇方面,北片区有些词语说法与南片区不同,如"肚子"叫"腹肚","小孩"叫"傀儡","饿"叫"饥","生孩子"叫"生囝"或"饲囝","种猪"叫"猪狮"等。语法方面,北片区有些地方句子结构特殊,如寿宁话把"你先走"说成"你走先",寿宁话、柘荣话把"再吃一碗"说成"食碗凑"或"食碗添",福安话把"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斗笠"叫"笠斗","前头"叫"头前"等。福安话语音浊重,语调偏硬;福鼎话轻清、绵软。

同时,境内有一些地方形成区外方言岛。蕉城区飞鸾镇的碗窑和礁头村(共3000多人)讲闽南话;霞浦县的三沙镇和水门、牙城两个乡镇的部分村庄,以及下浒、柏洋、长春等乡镇的少数村庄(共约7万多人)讲闽南话;福鼎市的沙埕、前岐、店下、白琳、点头、贯岭、箭山、叠石等乡镇的部分村庄(共13万多人)讲闽南话;还有柘荣县的乍洋乡和东源乡的少数村庄(约500多人)也讲闽南话。全地区约有21万多人讲闽南话。闽南话是宁德境内第三大方言。还有少数地区形成汀州话(客家话)方言岛和莆仙话方言岛。古田县风都镇的后溪、珠洋两个村(约5000人)讲客家话,霞浦县柏洋乡利埕村福鼎楼自然村300多人)讲客家话,柘荣县城郊倒龙山村( 100多人)讲客家话。此外,福安市社口镇首笕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和点头镇观洋村以及寿宁县西南部边境个别自然村讲客家话。霞浦县溪南镇岱屿村(100多人)讲莆仙话;福安市下白石部分村庄(400多人)讲莆仙话;福鼎市沙坦镇澳腰等村庄(数百人)讲莆仙话。

闽东方言南片的福州话在境内少数地方形成方言岛。福鼎市秦屿镇(1. 5万多人)全讲福州话;霞浦县的海岛乡和柏洋乡的北岐村、长春镇的计米村(共1. 4万多人)讲福州活。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条件,一些县的边界村庄讲邻县方言。屏南县西北部岭下乡的富竹、上楼、东峰、上梨洋、葛畲等村因与闽北的建瓯市毗邻而讲属于闽北方言系统的建瓯话,周宁县的西北部与政和县接壤的泗桥乡的赤岩、洋尾、洋尾弄、吴厝坑、吴厝坪和纯池镇的前溪等村庄讲属于闽北方言系统的政和话;霞浦县的东冲半岛与罗源县的鉴江镇隔海相望,该县北壁乡的东冲、上岐、下岐 个村讲罗源话。

婚嫁

境内传统男女婚嫁通常由"议婚"、"嫁娶"、"闹洞房"、"下厨房"和"回门"几个环节组成,有我国古代婚姻六礼遗留的痕迹。而"嫁娶不亲迎"是闽东婚嫁礼俗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男女到了结婚年龄,经过家长物色,或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由男方父母托媒人向女方求婚,倘女方父母表示同意,"合婚"认为男妇生庚无"冲"、"克"后,男、女双方家长就聘金、聘礼妆奁、婚期等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由男家择吉日送礼到女家,婚事就算定下来,俗称"小定"。"小定"后男家再次选择吉日,送乾坤贴、聘金、聘礼、布料至女家;女家回送以糕果、新郎布料,为大聘,俗称"大定"。送过聘礼后,男家将选定的结婚日期写在红纸上通知女家,俗称"送日子"。迎娶,这一天晚上,新郎、新娘各自设祭拜祖宗。新娘还得向其亲属长辈行拜别礼。

迎娶之日,女家设午宴请亲友,俗称请"出门昼酒"。男家摆酒席遍请亲友,俗称请"新妇酒"。午宴后,接亲队伍前往女家(新郎不必亲白前往)。花轿到达女家,新娘凤冠霞帔,盛装而待,上轿前必须伤心哭嫁,以避凶煞,并与兄弟举行"分家契"仪式,最后由全福的长辈搀扶上轿。并由小舅小姨伴送新娘前行,俗称"送媳妇"(蕉城区风俗,送亲的小姨特别多,少则4人多则12人)。花轿大抵天黑到达男家,再由男家全福长辈出来,揭去轿门上的"轿前符咒",点火焚化,然后开启轿门,"正中姑"(全福小女孩担任)请新娘下轿,再由"伴娘妈"(通晓当地婚姻礼仪的老妇)搀扶到大厅,等待举行拜堂成亲大礼。当花轿到男家大门口时,新郎及其父母兄嫂都必须上楼回避,以示身份尊上,将来镇得住新娘。经"子弟官"手提"风雨灯"(全福小男孩担任)来回上楼三次相请,新郎身着长袍头戴礼帽下楼与新娘一道拜堂,三拜九叩礼毕,新娘由全福长辈持喜烛、捧"斗灯"(内置大米、红蛋、镜子、剪刀、尺子、筷子、戥秤、点燃灼油灯并围上红纸的红漆圆形木斗--即俗称"斗灯")缓步引入新房,新娘进入新房后端坐床沿,让人观睹,俗称"瞧新妇"。拜堂后,大厅上再次摆起酒宴请亲友,俗称"请接亲酒"。一般午宴的"新妇酒"宴请女宾,晚宴的"接亲酒"宴请男宾。

"接亲酒"后,另备一桌精美丰盛的筵席,俗称"佳期酒",赴席者多为预先选好的父母双全的全福青年,喝"佳期酒"和"闹洞房"往往间杂进行,通常"闹洞房"要闹三次以上,直至拂晓(也有是夜送房的)。

迎娶次日,天一亮新娘便在"伴娘妈"的引领下进厨房行"下厨礼",当天新娘还得参拜亲属长辈,行"见客礼"。当夜,"伴娘妈"备办糖茶、点心两份送入新房请新郎、新娘一道吃用,俗称"送房"。

迎娶第三天,新郎须陪伴新娘同往岳父家,即新娘"回门",新郎做女婿"。女家要摆"女婿酒"宴请女婿,于当日返回男家,至此整个婚姻礼仪才告结束。

丧葬

闽东民间葬礼既有社会习俗的特点,也混杂着信仰及迷信的成分。它由送终、停尸、戴孝、守灵、出殡、墓葬等六个阶段组成。

病人弥留之际,亲属须立即赶到现场,听取嘱咐,送别死者,俗称"送终"。人咽气后,即在大门口贴出白纸讣告,俗谓"门白",并派人通知有关亲属叫"报丧"。人死后尸体必须不经前厅而由左右侧边门入后厅灵床安放,俗称"停尸"。若有经过露厅,须撑雨伞遮住尸体外部。然后死者的亲属须到水井或溪河点香烛焚纸钱买水,为死者作象征性洗浴,然后换上预制的殓衣(殓衣上不能有字迹,少则5层布,多至13层布,取单不取双)。穿上鞋袜整容毕、停放灵床,在灵床前点起油灯,焚烧纸钱,举家哀哭然后入殓,放入棺中。接着收殓者将寿被和"荷封"(麻布制成)盖到死者身上,将长出部分剪下,留给遗属作荷包和包鞋戴孝。戴重孝者须着麻衣麻鞋;一般戴孝只穿白,束白布条,或佩戴白纱、黑纱,在鞋头嵌一块白布即可。入殓后,择日出殡下葬。

生辰寿诞

婴儿生后三日,用蒲草药熬汤为之沐浴,俗称"洗三旦"。此前,婴儿父母要送"蛋酒"给外婆和有关亲戚以报喜,外婆家则回送给婴儿衣物供其"洗三旦"时穿用,亲戚则送公鸡给产妇。满月那天须给婴儿剃"满月头",将剃下来的胎发悬放门户高处,希望孩子将来胆大气壮。富家婴儿满月要摆"满月酒"。一般人家则在满月那天,将婴儿打扮一番,抱出内室与亲友见面,同时煮蛋面款待来宾,并向亲邻分送煮熟的红蛋和糕饼,俗称送"剃头蛋"。亲邻则于满月前后分别送礼物祝贺。

小孩周岁,届时一般人家须办酒席宴请亲邻,亲邻亦以衣物为贺。

不论男女记下诞生日期(一般取农历),此后每年在这天举行庆祝,即"做生日"。逢生日这一天一般只由家人煮线面一碗,加蛋两个。线面细长谐音"长命",蛋雅称"太平",取其"长命平安"之意,少有送礼和摆酒庆祝的。

通常人们在五十岁开始"做寿",十年一庆,五十岁寿称"做五十",六十岁寿称"做六十"。庆寿不取生日,均在春节举行。正月初三到十五为庆寿、请寿酒的佳期。遇到岳父母寿庆,女婿须送成套衣物等丰厚寿礼往贺。到春节岳父母家举行寿庆之日,还须备办精美酒席一桌往贺,俗称"暖寿"。

岁时习俗

春节,俗称大年,是民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从上年农历十二月下旬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扫烟尘,洗家具用具,疏通沟槽,清除垃圾,擦洗厅堂墙壁,洗涤被褥、衣物迎接过年。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晚祭灶神(每户有固定日期,俗语有"官三民四"之谓),每家灶台上摆列米酒、糖饴、水果等供品,点燃香烛、焚烧纸折元宝,由家中年长妇女领头致祭。而后亲邻间开始轮流请吃祭灶糖。

除夕之日,合家团聚吃年夜饭。饭桌上忌讳讲不吉利的话;饭毕,碗里要剩饭,取"食足有余"之意。夜间人们在住宅里贴上新年画、春联,注宅布置一新。所有居室,均通宵达旦点灯,俗称"照年"。灶上焚香燃烛摆糖、桔等供品,取糖甜桔圆之意,希望来年日子甜蜜、合家团圆、大吉大利。灶堂里埋放火种取"烟火不绝"之意;并在墙壁上钉钉,希望来年"添丁",人丁兴旺。并在器皿上贴红纸剪成"喜"字、"寿"字或红纸条,以示吉利。这夜儿孙要等子夜后入睡,称守岁,希望长辈长寿。大人给小孩包压岁钱。

境内各地春节团拜日子也有差异。初一是福安贺年日,家家必备冰糖茶、米饼、糖饴、水果,热情待客。正月初二,是福鼎、柘荣和古田拜年日。福安初二是"白年日"(祭奠死者的日子),忌来客串门。霞浦则有吃新年饭祭奠死者的习俗,故忌讳初一、初三、初四有客登门。

相传从初一到初十,分别为鸡、犬、猪、羊、牛、马、人、谷、天、地的发命日。初七的人发命,为"人胜日",农村有设酒邀饮,夜点长明灯的习俗;初八多吃粮食复制品,初九不露天晒衣,不挑粪桶;初十忌倒脏水、秽物和浇地。

民间春节庆祝活动到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达到高潮。街市上张灯结彩,有"迎铁机"、"驮故事"(由若干儿童扮演神话戏剧人物,分别坐在人肩上)、"踩高跷"等,鱼龙灯舞,管弦乐奏,锣鼓鞭炮铳声震天动地,狂欢直至深夜。乡村人家则在家门口点篝火,尽情娱乐,并于篝火中留取火种,俗称"燃炬"。正月十八日夜,城内各境龙灯沿街荡舞,号称"龙洗街"。民国间渐废,仅存民间小规模神事娱乐活动。元宵之夜,有举办折枝诗唱,燃放焰火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元宵之夜常由单位举办灯谜诗唱、游园等文娱活动。直至过了元宵节,心理上的"做年"才告结束。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节前女婿照例要给岳父母送黄鱼,俗称"送鱼"。娘家要给外甥、外甥女送节饼、夏天衣物,俗称"送节"。端午节这天,左邻右舍的小孩簇拥到新娶亲人家,由新媳妇将五色彩线系到手腕上,俗称"记节"。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汉族人家一般用竹叶裹成尖四角形状,畲族人家一般用菅叶裹成四角枕头形,叫"菅粽",互相赠送。端午节午餐特别丰盛。午时,大人喝过雄黄酒,并拿它喷洒住宅的各个角落,点孩童之额;用菅蒲及艾叶饰作宝剑状悬于门上,均取避瘟疫去邪魔之意。临溪临海诸村则有"赛龙舟"的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农村在这一天傍晚有设宴祭祀祖先,焚烧纸钱,或念经为死者超度,俗称"做半"。亦有人家十二、十三、十四或二十日"做半"。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节前,亲友间晚辈要给长辈送月饼。中秋节的晚餐特别丰盛,夜间合家团聚赏月吃饼,取意"月圆饼圆,举家团圆"。清代民间有"行中秋"习俗,十五夜为男,十六夜为女。福安城关妇女到县衙看知县夫人,俗称"看奶奶"。童谣 :"行中秋,旅中秋,脚帮(裹脚布)乌溜溜,出门三下挪,'茶泡'(糕点等)那里收,收来收来做中秋。"描述的正是"行中秋、看奶奶"的热闹情景。民国以后,此俗不存;解放后,人们常在中秋节举办灯谜、诗唱、游园等文娱活动 。

农历清明日为清明节。这前后,人们纷纷上山祭扫先人坟墓,俗称"祭墓"殷实之家往往备下祭品于坟前致祭,祭毕,回围观人们分赠祭饼(用继光饼),并于当天中午请亲友喝"祭墓酒"。一般人们则只上坟墓剪除杂草、烧纸钱元宝即罢。此俗今乡村尚存。

农历冬至日为"冬节"。民间有在这天早晨吃汤圆的习俗。俗有"吃了冬节丸,冬天不怕寒"之说。旧俗冬节期间祭扫先人坟墓,与清明合为春秋祭扫,今冬节仅存拾骨重葬之俗。旧俗有将冬至作为新旧年的分界,多用于风水流年的划分。

四平戏
    "四平戏"俗称"庶民戏",是一古老剧种,源于屏南、蕉城等地。明末,从江西传入屏南龙潭村,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早期的四平戏,行当只有生、旦、净、末、丑、贴、外等七个。清初发展成为"九角头"。艺人自称"梨园弟子",供奉戏神"田公元帅"。四平戏以四平腔为主,前台干唱,后台帮腔。脸谱继承宋元南戏化装传统,以红、白、黑为基本色调,线条简单明朗。
    四平戏常演的剧目有《蔡伯喈》、《杀狗》、《琥珀岭》、《白鹦歌》《董永》、《沉香破洞》等。
清中叶以后,四平戏在屏南进入鼎盛时期。当时屏南县龙潭村仅有100多户人家,就有"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班。"老祥云"驰名于闽东北,并曾到赣西及浙东地区演出。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四平戏的行当又有新的发展。生分正生、小生、武生、贴生、老生,旦分正旦、小旦、花旦、武旦、丑旦、彩旦,净改称大花,未改称二花,丑改称三花。演出剧目也大大增加,相传下来的"总本"有80多个,除早期常演的剧目外,还有《全十义》、《种葵花》、《反五关》、《古城会》、《白罗衫》、《马陵道》、《八义图》、《虹桥渡》、《白免记》、《中三元》等。其中《虹桥渡》为清咸丰六年(1856年)的抄本。《白兔记》为清同治四年(1865年)抄本。《中三元》为清光绪三年(1877年)抄本。四平戏多为家族祖业,世代相传,所以300多年来始终保持古朴的风貌。
    民国以后,由于闽剧的冲击,四平戏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仅在今屏南、建瓯、政和3县(市)交界的山村演出。
北路戏
    "北路戏"俗称"乱弹"。由于主要乐器为长膜笛,故又名"横哨戏",流行于寿宁、古田、屏南、福安、蕉城、周宁等地。清嘉庆年间(1796-1820),寿宁县廷家洋村创办北路戏班,并经常到外地演出,在闽东名噪一时。
    清道光、咸丰年间,闽东北已出现不少"乱弹"戏班。其中较著名的有"新长春"、"新品福"、"新吉祥"班。他们以古田、屏南为活动中心,经常往来于江西、浙江、广东等地演出。当时戏班很多,群众依各戏班所处的地理位置分"上路班"、"下路班"、"南路班"、"北路班"。
    北路戏道白唱词都用普通话。唱腔以西秦腔和吹腔为主,在长期流行中,又吸收乱弹、徽调、汉调音乐,综合形成一个多声腔的戏曲剧种,但其主要唱腔仍由西秦腔和吹腔发展出来的"平板"为基本调。
    清同治、光绪年间,屏南县的"北班"、"和顺班"、"新福班"以演唱"平板"著称。尤以古田艺人陈金备主办的"新祥福"班最负盛名,被群众誉为"北路一"或"上北路"。
    清光绪以后,京剧盛行,北路戏又吸取皮簧唱腔。民国16年,古田"新祥福"班出身的艺人李俊弟回到原籍福安洋头乡办起"胜祥福"班,聘请浙江温州等地"和调"(皮簧)艺人排练《施公案》、《济公传》、《粉妆楼》、《狸猫换太子》等连本戏,名扬闽东北诸县。
    抗日战争前后,戏班相继解体,为谋生计,一部分艺人到乡间教"北路碎"(业余戏班),一部分参加"鼓箫"(民间吹奏班)。现在寿宁境内还有演出。
平讲戏
    "平讲戏"源于明末清初的"驮故事",又称"肩头棚"。表演时,小演员化装成戏中角色,由在人驮在肩上,敲锣打鼓边走边演。这种民间小戏比较简单原始,后来在唱腔上吸收民歌俚曲及评话调,进而逐步增加乐器伴奏。清中叶,四平戏、徽调、乱弹、啰啰腔等外地声腔的江湖班长年流动于闽东广大农村。因艺人操的是外省声腔,俗称"官腔",难为当地群众接受,他们便大量招收当地弟子学戏,在语言上间用乡音。当地小戏班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争相聘请江湖艺人教戏,吸收江湖老戏剧目和江湖曲调。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于江湖班多为本地演员,舞台语言也渐趋地方化,出现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剧种,道白"平白如讲",故称"平讲戏"。
    清末至民国初,闽东各地兴起的农闲戏班已不少。在屏南仅有十来户人家的东山岗、半山、新竹洋等小山村也办起平讲班。有支民歌唱道:"东山岗,平讲班,搭台后门山,丈夫去做戏,妇女管田山,唱过六月六,还有八月三。"平讲戏的传统剧目有"三十六本头",俗称"七双"、"双赠"、"二十一杂",是从"江湖十八本"发展起来的。常演剧目有《双封侯》、《双钉判》、《赠宝塔》、《赠金钗》、《三官堂》、《何文秀》和《烂柯山》等。平讲戏角色分为小生、小旦、老生、大花、二花等行当,着重于小生、小旦和老生,故有"三小戏"之称。平讲戏在音乐上至令仍保持着弋阳腔,一人干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俗称"掏领"或"掏声"。唱腔以江湖调为主,后期还吸收梆子曲调。主要乐器有管弦、笛子、京胡、鱼鼓、手鼓、手锣等。30年代,平讲戏因闽剧的冲击逐渐衰微。抗日战争爆发后,农村凋敝,民不聊生,加上新兴剧种的流入,平讲戏日趋没落。
霍童线狮舞
    蕉城区的"霍童线狮舞"(亦称抽狮舞)是由当地儿童玩具演变而成。原先民间老艺人为儿孙做纸扎狮子,以家中椅子为架,牵动线使狮子跳跃为乐。以后民间艺人为赶赛会,由此而别出心裁在原纸扎狮子基础上,发展为大型线狮舞。"线狮舞"有雄狮、雌狮的"双狮舞",有母狮、仔狮的"大小狮舞",还有群狮的"群狮舞"。狮子的造型与白居易《西凉伎》诗中的狮子很契合,大狮身长约1.5米,高1米;小狮身长约0.8米,高0. 5米。狮头、狮身、狮尾、狮脚都吊在绳上挂在木架上。原先由数人抬着,边走边抽绳子表演,后改为车拉,如今发展成能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并配以幕景、照明。
    舞狮分为"文狮"、"武狮"两种。"文狮"重于表情,"武狮"精于技巧,而"霍童线狮"则是"文武狮",做工、武打兼备。"线狮舞"中的狮子还具有活泼可爱的神态,注重动作设计刻画的细致准确。
    舞线狮过去一般是由三人组成,一个舞狮头、一个舞狮身、一个舞绣球。"线狮''与"提线木偶"在技巧等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靠拉绳控制。一头狮约二三十公斤重,操作绳亦有指头那般粗,这就要求抽狮线表演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腰功、腿劲以及过人的臂力。"双狮"、"群狮"抽绳多达十几二十条,由数人乃至十余人操纵。抽狮线者不但要左右手齐用,在急骤时还会以口、脚、腰等部位配合控绳。
    霍童线狮舞不仅为本地群众所喜爱,而且作为本省一种民间艺术也得到省内外艺术家的青昧。1958年,霍童线狮舞应邀在全省群众业余文艺汇演中首次亮相,轰动省城。31年后,宁德霍童线狮舞表演队再度进榕,在福建省首届艺术节上,为艺术节增添了光彩,受到加倍称赞。
搬铁枝
    "搬铁枝"又称"台阁",是一种源于清代,曾流行于闽东周宁、福鼎、福安、霞浦、蕉城等地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它是将钢管或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进行搬行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吸收了民间文艺、传统戏剧、舞蹈等艺术门类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表演特色。每架铁枝大约高2-3米,上面可容纳演员5-7人。
    "搬铁枝"是流动表演,限于支架的承受力,所以演员均系少年儿童。他们化妆后或坐或站在"铁枝"原已设计好的位置上,手持道具。一般为静态的人物造型,酷似戏曲表演的"亮相",但也根据观众的多少、地点的宽窄,表演一些较简单的情节动作,如《水漫金山》里就有两个孩童分别扮演白蛇和法海,各持兵器作交手状。乐队则紧随铁枝后面,采用诸如唢呐、二胡、锣鼓等民族民间乐器进行伴奏,以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
    另一类似"搬铁枝"的是"肩头棚",它不采用"铁枝"而是以若干身强力壮的成年人替代铁枝,用肩扛负少儿演员。其主要特点在于以步代车。游行表演中,时而直线行进,时而交叉回旋,而其肩上的小演员给人的动感也较搬行的"铁枝"更强些。这种"肩头棚"的形式至今在蕉城等地还广为流传。
剪纸
    闽东剪纸,以蕉城、霞浦、福安、柘荣等地最为普遍。剪纸形式多样,用途也极为广泛,除了常见的"窗花"、"墙花"、"门头花"外,还有婚娶陪嫁物品上的"喜花",节日敬祖求神祭奠物品的"供花",孝敬长辈礼物上的"寿花"等。
    剪纸的手法主要有平铺式、对称式、多折式和网络式几种。平铺式是将数张彩纸平铺摞在一起,用针别住,然后用小剪子随心所欲地剪出自己所喜爱的花形后,再分别揭开,即可成数张相同的花样。对称式采用了将纸对叠、剪好后再张开的方法,其画面左右相同,和谐对称,多用于婚嫁的窗花、墙花、门花、床花等。多折式则是以纸的正中为中心点,通过平均的多折,剪好后张开,即成为有规则的圆团图案。网络式即将纸折叠或平铺好,由纸的中心向外一道道地剪成弧形或平形相等宽度的细梗,并交错相连,其边沿为图案花形,剪好张开后,便成为网状的菱形或水波形透孔纸花。剪纸所表现的内容除了传统的花式和字形外,还有很大部分系生活范畴的东西,或一只虾,或一尾鱼,或一朵花,或一片叶等,在手法上运用抽象、夸张的表现形式。剪纸作者多为妇女,有一大批颇有造诣的民间老艺人。
木雕
    闽东地处亚热带,有葱郁繁茂的树木,于是,便有了先民制作木器的遗风,而装饰性的木雕艺术也相应产生。闽东城乡那些风格古老、砖木结构房屋的檐头柱脚、窗棂护栏都雕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还有床屏案边、妆台镜架也是木雕的范围。
    木雕在闽东各地都曾盛行过,其中以福安、古田的木雕更富有地域艺术风格。闽东木雕采用了透雕与浮雕相结合并施以全彩的手法,也部分吸收了闽北的以剔铲阔略、保留疤结木纹的风格。装饰性木雕的内容除了象征吉祥的花果鸟兽外,有相当多的则是戏文故事。由于场面宏大,戏文故事的木雕多在大块面上表现,像床屏、窗棂、门板等。其中以床雕为最丰富,床内有柜,一个柜面就雕一幅图案。有的一张古式床就有近三十块木雕图案,其中的人物浮雕,从连续性的构图与情节来分析,均是戏文故事。
窗棂的木雕虽也有人物,但多是花鸟草虫及福禄寿禧等,结构布局以对称、均匀为特色。门雕因其板面大而内容多,如古田县的一块高2. 2米、宽1米的门板,上方雕着花鸟,中间雕着人物,下部雕着动物,既繁杂又分明。
     木雕的另一支是黄杨、龙眼木的人像立体圆雕,以古装戏的人、物为多,有单个也有群体,其特色在于因木取势,注重神似,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香亭
    在闽东木雕艺术中,最能见其地域特色和艺术功夫的,当数木雕香亭。香亭是民间"秋斋"迎神祭祀活动时使用的供奉物,如今,"秋斋"活动已不太盛行了,但香亭作为民间工艺美术品却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保存价值。它作为闽东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曾多次被调参加全省和全国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展览,轰动京城,饮誉京华。
    香亭造型繁杂、工艺精巧。每件香亭高约二米,长宽各一米。结构以四层为多,下部有一块四方形镂花底座;第二层的四个支架上各雕着一尊兽面,或狮或龙。支架上是香亭木雕花色最为丰富的部分,有一个小亭,窗棂门栏皆雕梁画栋,四条亭柱有雕龙缠绕,活灵活现。亭顶的飞檐也有兽形雕刻。每件香亭的最上层各不相同,有的是两人托着一面镶了花边的大圆镜;有的是一个漆金黑底的方瓶;有的是木雕装饰顶。每件香亭图案尽管各具千秋,但总体布局却大致相同,闪烁着浓郁的民间工艺的光辉。
    香亭,主要是采取透雕与浮雕方式,艺人们所用工艺有锯、凿、刨、雕、刻、铲、磨等十几道。香亭雕刻的内容多为飞禽走兽、花鸟人物和各种装饰图案。色调以红、黄、澄等暖色为主,并在兽图上施以金粉,使整个香亭给人以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皇的感觉。

语言
     畲族人与汉族交往时,说当地汉语方言或汉语普通话,畲族内部交际时,说本族内部通行的畲语。畲族内部交际时分别使用的两种语言:居住在广东省博罗、增城、惠东、海 共1200多人,自称"活聂"(山人)的畲族人使用的一种畲族语言,属于汉藏主系苗瑶语族苗语系,跟瑶族布努语炯奈 话比较接近。另一种畲族语言的使用分布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以及广东省凤凰山区的潮洲、丰顺等地,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99%以上的畲族人使用它,这种语言接近汉语客家方言,但跟现在汉族客家人说的客家话又有所不同,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这种语言由古畲话为主,又吸收汉语客家方言和畲族居住地的汉语方音融合而成,畲族人把这种语言叫做"山哈话"。闽东畲族内部交际时就是使用这种语言。境内除古田、屏南县多数畲民已不讲畲语外,其他县(市、区)畲族内部交际时都使用本族通行的畲语。境内畲语当以福安畲语为代表,福安畲语受当地汉语方言影响较小,保留的古成分也较多。蕉城畲语、福鼎畲语较接近福安畲语。寿宁、周宁、柘荣三县邻近福安,此三县的畲族与福安畲族时有往来,因此,这三县的畲语也都较接近福安畲语;但这三县的畲族人口较少,且多与汉族杂居,因此,这三个县的畲语受当地汉语方言影响较大,与福安畲语又有地域性的差异。霞浦县的盐田、崇儒、柏洋等畲族人口较多的乡都邻近福安,因此,霞浦畲语也较接近福安畲语;但霞浦畲语受汉语方言的影响要比福安、蕉城、福鼎等地的畲语大,保留的古成分相对少些。境内各地畲语基本一致,语音、词汇、语法大同小异,各县(市、区)畲民在一起时,统一使用畲语交流。
宗族
     畲村多由血缘相近的同姓聚族而居。畲族的宗族结构分"总祠(公祠)一同姓宗祠(支祠)一房(宗祠内子孙派系分支)一家庭"四个层次。畲族群众认为"蓝、雷、钟"三姓本为一家人,因而视为同宗。区内畲村珍藏的清代"蓝、雷、钟"三姓宗谱中,均附有"盘、蓝、雷、钟"四姓血脉相承的图表。福安市范坑乡洋坑《汝南蓝氏宗谱》载:"顾我盘蓝雷钟四姓大宗祠肇基于广东凤凰山,与南京一脉相连,建祠之地即吾祖旧址也。"祠内供奉四姓始祖"并列封牌位"。同姓畲民关系更为密切,在宗谱内对同姓著名人物有详尽的记载,同姓畲民不管血缘亲疏都以叔伯相称。至于"祠一房一家庭"的结构方式和当地汉族宗族结构基本相同。即"支祠"是以地域开基祖为首由血缘相近的同姓子孙组成的宗族组织。"房"是以开基祖的各儿孙组成的宗族支派。"家庭"是组成宗祠的基本单位。随着子孙繁衍,人口的增多,一些村落中原有家庭演进成"房","房"升级为"支祠","支祠"演进为"祠",形成新的"祠一房一家庭"宗族网络。而祠(支祠)往往以建有供族人活动的公共建筑--作为标志。
    宗族的领袖由年龄辈分决定,房有房长,族有族长,称"父老",由辈分大、年事高、威望重的族人担任。族长、房长逝世后,在支派内另择合适人选担任,不世袭。族长协调处理族内外、村内外的各种关系,处理宗祠内外社交和主持神事活动,调解裁决族内民事纠纷,财产权转让分配,保管族谱祖图及祭祀用品,掌握族产、兴办公益事业等。特别是宗祠内建祠、修谱、祭祖三件大事,均由族长亲自主持操办。
    畲村宗祠(祠堂)建筑格局与当地汉族同。宗祠的功能,民国9年修的甘棠坑源里(坑门里)《钟氏族谱祠堂引》说得很清楚:"祠堂之设,原以奉祖牌而妥先灵者也。凡祖龛几案务求其洁,祠前祠后必取乎净,至栋宇墙垣更随时修整,勿使崩坏。除祭祀、公议、演戏之外,如有寄顿杂物及幼稚入祠喧哗者,共宜斥之。祠堂公项,后人宜蓄积些微,以为宗人登科发甲谒祖需用。"祠堂是供族人祭拜祖先、集体议事、举行公演的神圣场所。据统计闽东各畲村现有大小宗祠100多座。
    宗谱是一族人文历史的档案史料。畲家有"五世不修谱,乃祖宗之罪人"的提法。宗谱一般隔20年修一次。现各畲村保存的宗谱大多是清代及清代以后编纂。清光绪年间刑部主事钟大火昆 编纂的《颖川钟氏支谱》现藏福建省图书馆,为全省钟氏连环谱。畲族宗谱通常由名录、图纪、补遗、源流序列、行第排列、公产记载以及附录官府文告等儿个部分组成。畲族人丁入谱有特殊记载谱名方式,即按行第排列,主要用"念、大、小、百、千、万"等字,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其中蓝姓用6个字,雷、钟两姓只用5个字。
    畲族祭祖仪式大多在宗祠或祖厝、公厅内进行,届时将祖宗牌位、祖图、祖杖等并行陈列,供上香烛牲醴,由族长或房长读祭文,族内人丁逐一拜祭。
服饰习俗
    畲族传统男女服装多用苎布缝制,服装颜色多为青黑或蓝色。男装式样和汉装大致相同,女装与汉族服装区别较大,其款式在境内各地大同小异。随着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畲族男女青年平时服装的款式选用布质和汉族无大差别,但在婚礼和节日喜庆活动场合,仍穿用传统服装。
    畲族男子传统服饰民国及其以前畲族男子传统服装为青黑或蓝色的大襟布衫。夏天穿的大襟苎布衫用耐咸、耐磨、通风透气性能好的苎麻布缝制而成。其款式为对襟、无领,仅用蓝棉布镶领口,两肩上衬有棉布"搭肩"。苎布衫因其袖子长短之别又分成长袖和短褂两种。夏天穿短褂较普遍。夏天男子所穿短裤,亦用苎布或棉布缝制而成。冬天畲族男子穿的大襟布衫,多用棉布缝制,故又称棉布衫,款式和苎布衫相同。冬天老人还加穿夹袄或棉袄,其式样均为中间开襟。要是出门做客就穿"钱吊",中间开襟,两边腰间备有口袋,用以藏放钱物。缺棉布的就用双重苎麻缝成"马夹"穿用。冬天男子穿青、蓝色棉布长裤,裤子为直筒式,裤筒大,不论短裤或长裤,裤腰均接有15厘米宽的不同颜色棉布作"裤头",腰系线织的专用带子。
    男婚礼服为黑缎官帽(红缨帽,民国后改为圆沿礼帽)、青色长衫(其襟胸前绣花纹饰)、青色布靴。
    畲族妇女传统服饰衣服为黑色,向右开襟,款式有福鼎式、霞浦式和福安式之分。福鼎式通常称福宁东路装,上衣分大领和小领。大领中部最高处4-5厘米。多用水红、水绿做底色,加绣花纹。领口装饰有2颗约2厘米粗的红绒球,球心镶有各色料珠,俗称杨梅花,球底托十几片布叶子,有的盛装背后还有银饰小薄片,胸前右边绣有图案,大襟上缀有两条长过衣裾的红色飘带,袖口以红、绿色布(或用绸)条滚边。有的少女装不绣花,只用印花红布缝在服斗上。霞浦式又称福宁西路装,流行于霞浦县西、南、中部和东部畲村以及福安东部地区。其特点在于前后衣片长度完全相同,也是大襟式,有服斗和系带,可两面翻穿,逢年过节或外出做客穿正面,平日在家或外出劳动穿反面。领口低窄,中部最高处约2厘米。大襟一般是20厘米,服斗12厘米。服斗的刺绣集中在上角,左右侧均延伸至中线,右侧尽襟边,斜长16厘米,垂直6. 5厘米,宽1~10厘米不等,由1~3组图案组成,每组称"池",宽1~3厘米,以红色为主。习惯以所绣组数,分称"一红衣"、"三红衣";或按领口绣花,分为"花领"、"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青年妇女所穿的服斗绣花偏宽,最宽的"三红衣"3组花样并列10厘米以上,领口多为花领,绣工特别精细,多作为盛装、礼服。老年妇女和少女所穿的则偏窄,多只绣1条1厘米左右的小花边,反面服斗及领口均不绣花,只在袖口、两侧衣钗内缘添条、套肩、系带和相应部镶蓝色布条。福安式,福安大部地区及蕉城畲族女装纹样较简单,只在衣领上饰水红、黄、绿色虎牙纹,服斗上镶有一条三四厘米宽的红布边,下端靠头处才镶以一块三角红布,两边袖口各缝一块三四厘米宽的红布。
    女裤与当地汉族类似,旧时是大裤头、大裤管、没有口袋的"便裤",多为黑色,有的稍短,称"半长裤"。
    霞浦式围裙裙身色黑,呈梯形,长(高)33厘米,上宽33厘米,下宽160厘米,正中12厘米外两侧有对称的折叠,每侧5~7 条每条宽0. 7原米,长5厘米,与裙身相等,折上有刺绣。两侧边缘,滚镶蓝色窄添条。两侧和上方均滚镶红、黄、蓝、白、绿多种颜色相间的添条,排列成彩边,紧靠彩边外绣有图案。裙头蓝色,宽6. 5厘米,两端系有白色素面棉线织带,宽约4.5~6厘米,长约2米,呈须穗状。少女穿用的围裙多系水红色,宽边织花带。福鼎式围裙裙身多呈长方形,裙身上中部用淡绿色绸布作装饰,节日穿用围裙则加绣花。裙带均为织有几何图案或水波纹花带。
    畲族妇女举行婚礼和逝世时穿的专用长裙叫大裙。黑色、素面、四褶,长至脚背,分筒式和围式两种,与上衣套配,束以宽大的绸布腰带或系配色大绸花。有的大裙改用红色面料缝制,束以红绸结的大绸花。
    凤冠 又称公主顶,是畲族妇女婚礼和逝世时使用冠戴。尖顶圆口,戴于发髻上,以红绸带或料珠串扣于下颌。冠体内层用竹箨圈制,外蒙黑或深色布,正中上部装有精致银框小方镜,并配微型剪、尺、书、镜等物件,冠顶用竹蔑编织成塔形骨架,外蒙红布,各面贴缀大小不一银片,上部后侧及前两侧,各缀挂一蝶形银饰,每片银饰上各缀以五串小银片,两端饰玻璃珠,顶端饰有两片三角银片和红缨络,银片上錾有吉祥纹。婚礼用凤冠系有遮面银饰,俗称"线须",由一块长方形银牌和九串银饰薄片组成,垂挂面前,银牌上有"双龙抢珠"图案,银片纹饰为鱼、石榴、梅花等吉祥物。
    鞋子,传统穿圆口黑布厚底(或木底)有鼻鞋,鞋面上折有一道红色中脊为单鼻鞋,系女性穿用,鞋口边缘镶以红、黄绿等色边线。鞋面折有两道中脊的为双鼻鞋,系男性穿用。传统有鼻鞋民国后渐少见,大多数用作丧服。婚礼则穿长靴。
    绑腿 俗称脚绑或脚暖,兼作防护妇女小腿和保暖之用。整幅呈三角形,宽29厘米,长55厘米,多以白色龙头布缝制,末端有红色缨和紫红色长襟。1949年后,绑腿已少见。随社会发展,除老年妇女还保持穿传统服装外,青年人只在婚嫁及重大喜庆活动场合才穿着。其传统服装布质亦追求时尚,刺绣更趋精细。而平时所穿服装和汉族无大差异。银饰有头笄、银簪、头花、手镯、戒指等。
    畲族男子发式与汉族无异,女子传统发式不同于汉族妇女。
    已婚妇女发式 霞浦畲族已婚妇女发式,为古典"盘龙髻"(又称凤凰髻),式样复杂,夹以大量假发扎成。梳扎时,先把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后部约占2/3,其间置放一支长约20厘米,直径3厘米裹着黑布的竹箨卷筒,其中段用红线扎紧往上折,呈斜角,使头发膨松在后脑勺部位,前端与假发用红绒线扎紧,让假发至前顶呈侧型垂下;前部头发分成左右两股,旋成小股,从左往右绕过头顶,至前顶与垂下的发束汇合缠扎,随即掺入假发,把整股头发从左往右盘绕于头顶,呈螺旋状,用发夹固定,最后用大银簪横贯发顶中央,形成昂扬屈曲、独具一格的盘龙状高髻。蕉城区北部和福安一带畲族妇女头发则从后脑勺梳起,向上盘旋绕头盖一匝,高达脸部的1/2,发间环束数根深红色绒线。顶部压一条两指宽的银簪,并插银耳扒、豪猪簪各1枚,俗称"凤凰中"。福鼎一带畲族妇女梳头不掺假发,仅椎本身的长发于脑后成面包型,罩以黑色网纱,插以头花等饰物。
    未婚少女发式 福安畲族少女过16岁,头发亦梳成截筒高帽形状,但顶部不压以银簪而以1束红绒线缠在右额前。蕉城区与霞浦少女则把头发围成圆形,额前留若干刘海,以红绒线夹上2支银笄。福鼎少女头发围成圆形后,右侧斜插1条银簪,在簪子上垂下缨络状绒线,畲族妇女发际所系黑色、蓝色、红色绒线环束,标志老、中、青不同年龄身份。
传统节俗
    畲族岁时风俗在总体上有三大特点:其一,与盘瓠传说祖先崇拜和民族历史相关联;其二,与长期的农业社会形态相适应;其三,与汉族地区的岁时风俗相融合,畲村的岁时风俗既有全民族的普遍性,又有地域和宗教的独特性。
    春节,即"新年",俗称"做年",畲家认为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正年",俗称"正日年",有的畲村认为初一至初八为"正年",俗称"上八日"。但春节活动往往延续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或正月二十四畲族认为,正月二十四"穿天日"后,春节才告结束),甚至于月底,故有"正月未过都是年"之谓。
    二月二,也叫"会亲节",是福安坂中畲族后门坪、福鼎双华一带畲村村民的会亲节日,这天闽东、浙南畲村都定点聚会,举办歌会,畲家诸姓相聚一起,以歌会亲友。
    三月三,也叫"乌饭节",又称"称歌节",俗称"上已节",是畲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畲族男女成群结队出门"踏青",彩集乌稔叶子,泡制乌米饭,缅怀先祖,并以乌米饭赠亲友,预祝丰年。
    四月初八,也叫"牛歇节",是日不鞭牛,清早就把牛赶到山上吃草,梳洗牛身,做牛栏卫生,还以泥鳅鸡蛋泡酒或用米粥、薯米粥等精饲料喂牛,村里有"牛王庙"的,要在这一天供祭。
    五月初五,端午节,俗称"五月节",为畲家一重大节日,习俗略同于当地汉族、裹粽子、敬祖宗。族中    以本日为"盘护忠勇王"神诞,故畲家多在厅堂摆设香案,隆重祭祖、所敬奉的祭品是此节专用的"菅粽"或"横巴粽"。菅棕,以菅草叶裹制成圆柱状,扎以棕叶丝,通常是五节,意寓五月节得五福,或言此似"龙首师杖",或言以此象征先祖"征番"有功所得的盘上赐物。
    农历六月初六日天贶节,又称晒服节,民间传说"土地公"这一天晒银,俗称"曝霉",畲民在这一天除晒衣物外,凡珍藏的书籍、歌本、契约、文赁等,也在这天翻晒,不使虫蛀损害。相传"六月六"是龙王晒鳞日,这一天晒过的东西,不会发霉虫蛀。
    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或"鬼节"、"中元节",福安坂中和半钟姓畲族。"祭祖鸣锣,请长者将到祖家规宣读,讲明数遍,俾人人通晓恪守",建阳畲族,"中元是日,捣药草为饼,曝而藏之,病则服焉,绝不用外间医者"。是日,畲村开启视牌、祖谱、祖图,鸣炮祭祖,在门前插一路茗香,俗称"烧香路",接引祖公回来。祭祖后吃"太公饭"。在此节前后,畲民结伴上山行猎,称为"秋社"或"独猎"。
    "尝新节",又称"食新节",农历七月份水稻开镰过此节,开镰收割必须先择吉日。人们把头一趟割下的稻谷碾成米,煮成白米饭,供祭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祭毕,请亲邻一起品尝长寿。是日客人越多越好,据说"多一人尝多一人粮"各人饭罢还要盛一米饭留在桌上,称为"剩仓"。
    八月二十三,元帅节,闽东畲族供奉田公元帅者皆行元帅节。是日,杀一只大公鸡,连同其他供品祭神田公元帅。祭罢,举家喝"元帅酒",壮胆驱邪。
    农历九月九重节节,畲家男女爬山登高,成群结队结伴而行,并定点举行歌会。家家户户苞制"重阳糕",是日为闽东霞浦福安交界地畲村的猪神九师爷生日,村民抬九师爷神像游村。
    "谷神节",每年秋收后,闽东畲族村有谷神节。畲民认为稻谷有"谷神"、"谷娘"。谷神中又有"种子仙"、"稻秧仙"、"青秧仙"、"黄稻仙"等,诸神仙分司稻谷各生长期。秧收后,谷物归仓,设供品教谷神,并举家合餐,俗称"理园埕"。意为这年田间种植大计至此料理完毕。闽东霞浦水门谷神节时,畲村中青年男女指"谷神"、"谷娘"以及各位"谷仙子",歌舞狂欢,喜庆丰年。
    "立冬",又称"力冬节",是畲族的圆冬节。这一天,户户砻糯谷,春米做糍把,杀鸡宰鸭,加滋补草烹煮,合家饱食进补,俗称"补冬",同时,舂米制糍,互相馈送,是日,时值小阳春,村人结伴登山,巡回,俗称"探宝"。
    农历十二月十五或廿四日浙南畲族为"打尘日",又称"浮擦谋。家家户户打扫灶秋因圆,洗刷家具,清扫垃圾。奥东畲族将此两日称为"谢神日"。各户备上牲到祠堂、宫庙拜谢诸神。闽东畲族认为炉灶上的烟尘是灶神的记录本。灶神平时闻灶主的恶话都记在哪里,因此畲家多在廿四日将烟尘打扫干净,并冲洗饮食、餐具等,并备"五果"即糖、豆、花生、桔子、粟子等,祭祀灶神。与之贱别,希望灶神向玉皇告灶主时,"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
生育命名
    重视生儿育女是畲族传统。怀孕妇女虽然照常参加生产劳动,但受到村人爱护和照顾,不让其干重活。畲族妇女分娩都在婆家。临产时都通常坐在矮板凳上,待婴儿产出后,婆婆或接生婆才近前帮忙。她们认为"分娩不洁",以免污天秽地,冲撞"神明"。因此,在孕妇分娩期间,男人甚至丈夫,都不能近前。男人进过产房,一个月内忌讳上宫庙和做佛事。孕妇分娩时,要点燃一束干茅草或破纸伞,驱除房间秽气。而后,拿一产妇的旧裤子或用红纸剪成裤样贴在门楣上,以示避邪,使婴儿顺生。古时,婴儿产后,胎盘未出,要将婴儿的脐带缚在木上,待它自然脱落。胎盘脱落后,是男婴,就把毛笔筒劈成竹片断脐;是女婴,即用吹火管劈成竹片断脐。随后,用麻丝将脐带缚好。婴儿和产妇都用杉树叶和香镜(天南星科,石菖蒲)熬汤洗浴。洗浴的顺序是从上而下。
    洗过后,并把胎盘贮入陶罐,埋到大树底下。婴儿断脐沐浴之后,男婴用生父旧衣包裹,女婴以生母旧衣包裹,产妇和婴儿在一个月内洗脸、洗澡、洗足都要用"香镜"汤。1949年后,在畲村推广新法接生,部分畲族孕妇改在医院生产,围产期、婴儿护理逐渐科学化。
    畲族亲友有给分娩的产妇送鸡的习惯,俗称"门头鸡",送"门头鸡"到产妇家时.要将鸡放在大门外,人先进去通报,主人点火出来,将鸡身"烘"过之后,才把它拿进家里。
    畲民命名除正名之外,尚有奶名、谱名,有些自由职业者还有法名。奶名又称娘奶名、乳名或小名。常因保护神的不同.名字的第一字分别冠以"石"(石将军)、"奶"(陈靖姑)、"佛"(神佛)等字。过去还有将命名第一字冠以"林"、"陈"等大姓,隐去宙族姓氏,避免受到民族歧视的命名习惯。谱名是修宗谱时所取名字.见于灵堂神主牌、墓碑。谱名的命名对象世系、排行,由讳名(世名)、字、行第等三者组成,一般每一世(代)同辈用同一个字头。行第同一辈按出生月、日、时辰先后,依次
排列以"念、大、小、百、千、万"字,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叫"暗行"。其排行用字则为:"雷姓缺"念',钟无'千,,男人无一'女无'二',蓝姓五六两样生。"按族内规定雷姓排行仅用二大、小、百、干、万"五字;钟姓用"念、大、小、百、万"五字;男一丁排行序数从二开始,如"蓝念二郎"、"蓝念三郎"等;女丁排行从一开始,要缺二,如"蓝念一娘"、"蓝念三娘",要把"一郎"和"二娘"让给未满16岁就夭折的男女。畲族谱名带有神秘性,晚辈对自身讳字行第不得而知,仅在祭祖或重修宗谱时开启,才能阅看。因此.某人逝世时,亲属要向族长索取谱名,对于外嫁女人.生前做"寿材"(棺木)需要"名行"与"暗行"时.她的兄弟向族长索要,族长将其行第写明用红纸封好。待举行酒宴时.外甥再将红纸包安置在棺木内,俗称"讨位"。红纸包要待馆木主人逝世时,才能启封。女性生前未做棺木的,其子要跪在母舅面前为母亲"讨位"。法名是法师对巫师、地师、医师、接生婆等自由职业者和有一定地位者取的名字一般要举行宗教仪式,然后冠以"法"字头的名字。
    宙族的成长礼俗如三旦、满月、周岁、十六岁、寿诞习俗和当地汉族类似
婚嫁习俗
    姑娘出嫁前,要到母舅姨姑家"做表姐",与"表弟们"对歌,实际上是考核姑娘的对歌本领。同时,要在自家厅堂摆上香案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上路平安。出嫁前两天,夫家须选一位能歌善言的男子作代表来女家迎亲,此人称作"迎亲伯",又称"亲家伯"。福安、寿宁交界的畲村迎亲伯还带一位厨师挑着厨料到女家设宴,厨师称为"赤郎",又称"大赤郎"。这时女家先把厨具一一藏匿,赤郎唱《借镬歌》,唱一件,"借"一件。待厨具"借"完备后,才生火煮饭。
    新娘出嫁前,姑娘还得"赖床"不起,以歌代哭,唱《哭爹娘》、《哭哥嫂》、《姐妹恋》、《哭母舅》等,哭诉与家人分手的衷情,以示对娘家的留恋,为娘家讨吉利。随后,由母舅主持为新娘梳妆,将少女发式改梳成妇人的"凤凰头"。新娘梳妆完毕,由母舅扶出厅堂,行"分酸礼"唱《分酸歌》,"分酸"时新娘将两碗带骨的肉面互相掺合分装,连续三次,又将米谷撒向厅堂,唱《撒谷歌》。
    古时畲家新婚行走嫁,即新郎迎亲,新人双双穿草鞋步行到男家.8人随后,4男4女。这一天,同村两个姑娘出嫁,同走一条路时,谁先谁后,事前都要商量好,一般都是让夫家路远的先走。为避免先行者将"风水"带走,后行者都要用1头黄牛,角系红布,插上红花,在前面踏路,走嫁者随后,她们认为牛踏过的路子又是新路.因此,过去有钱人家都配上1只踏路牛为嫁妆。古时,畲族陪嫁尚有刀斧犁锄之类的农具,直到现在还可以看到棕衣、斗笠、母羊等物作为姑娘的陪嫁。斗笠之类陪嫁物,要等姑娘出嫁后,到来年三月拿回娘家。
    民国期间,畲村也兴花轿迎亲。畲家称轿夫为"行郎"男家花轿列女家,女方姑嫂姐妹一般都要为难行郎,与行郎对歌赛歌中最热闹的场面是《求蛙歌》,即女家要以歌把行郎的"蛙"撬出来,"蛙包"是行郎预先在夫家准备好的硬币红包。当迎亲花轿进入女家厅堂时,新娘就大哭大闹,佯装不愿出嫁,哭诉别情,待到午后,轿夫和媒人再次催上轿时,才开始梳妆。新娘梳妆完毕,由母舅扶出厅堂与胞弟举行分灶仪式,然后,新娘入轿,神堂上放水一桶,意为压黑火。胞弟拉轿扛"留轿".花轿要在厅堂上两进两出,意为留风水,最后抬轿出门。在新娘轿子出村前,村董事在路口摆上一张桌,正面围以绣花桌慢,桌上摆三杯酒,意为"拦风水",花轿出村,男家须向拦门交个"拦旗"红包。否则董事不搬开桌子,轿子无法通过。"拦旗包"收入归公,作为村里公益事业开支。花轿经"留轿"、"拦旗"等礼俗后,上路往夫家。
畲族婚礼的最大特点是男拜女不刮起拜畲家拜堂时,厅堂上通常张贴着"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名传后裔皇子王孙免差摇"的对联,横眉为"凤凰到此"。新郎头戴红缨帽,身着蓝色长衫,肩披大红绸带,脚穿双鼻布鞋.从后厅步出.站立在新娘左侧.在一片歌声中,行三跪九叩礼。新娘则头戴凤冠.手执花绢掩面,由送嫁嫂搀挽,不拜。
    新娘入洞房后,众人拥入洞房"闹洞房"。闹洞房时唱《猜种歌》,新娘嫁妆中随带作物良种,随续歌声落,良种一包包递出。完婚当天请客赴宴称"请大酒",客席散后另为新人办一桌"佳期酒",又称"暖房酒"、"新郎酒"。由暖房头(或称八仙头)和暖房脚8名,陪伴新郎入席。入席者穿长衫戴礼帽,席间每个程序都要唱诵歌令.且边吃边轮番到洞房内与新娘及其伴娘对歌。
    新郎酒至"下四盘"(最后四道菜)暂停饮宴,转入"闹洞房".闹洞房从叫门起,每个程序都要唱诵歌令。其程序有进门、翻床最后到"凤凰山"寻取"凤凰蛋",找到"凤凰蛋"后,大家合唱《喜庆歌》结束"闹洞房",再上酒菜吃"下四盘",宴罢送新郎入洞房.宴会结束。第二天新媳妇下厨起火、做饭、洗碗。
第三天送客回门,新婚夫妇回娘家做客,认妻方亲属,回返后,夫妻即一起下田劳动。
丧葬习俗
    据文字资料记载,畲族在迁徙频繁时期是采用火葬。清代衬宝第《闽峤輶轩录》载霞浦畲民的葬俗:"人死刳木纳尸其中,少长群相击节。主丧者盘旋四舞,乃焚木,拾骨署诸罐,浮葬林麓间,将徙则取以去。"20世纪70年代,畲族山区农田基本建设开山造田时,还在一些畲族祖先的坟墓中发现口颈5厘米的球状骨灰陶罐。在福安、周宁、朽荣、福鼎等地民间还流传着畲族悬馆葬的传说。相传畲族祖先是天上'·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子孙们就用车轮和绳索把先祖石棺吊到凤凰山悬崖峭壁半空中架放好,后来代代沿袭,形成畲族悬棺葬俗。
    清末随着畲族定居时间的长久,也和当地汉人一样,采用上葬习俗。今畲族上葬多为拾骨重葬。
古时,畲族每个人都有讳名行位。男人死后,孝男要向族长讨行位。女人死后.孝男向母舅讨行位。讨位时,孝男手端托盘,内点蜡烛1合,放米酒2杯和缠有红纸的鸡腿1对走向母舅桌前,双膝跪地,高举托盘唱《讨位歌》。做阴功德是畲族超度亡灵仪式。做阴功德时,在丧家厅堂布置起''师爷间",仪式由畲族巫师执行。在食"长命饭"作终结时,以蒸气上升之快慢卜凶吉。
    畲家下葬过程均以歌代哭,亲眷戚友唱《起馆歌》、《路祭歌》、《劝酒歌》、《跪祭歌》、《回垄歌》等。
盘歌
    舍族没有民族文字.舍族民歌则借汉字表意记音。在频繁的民歌盘唱中.涌现出一大批畲族歌手。民国期间,霞浦白露坑钟陈吉在伯父钟廷吉的熏陶启迪下,自幼喜爱民歌艺术,他在担任福宁山民会馆董事期间,勤于挖掘整理畲族民歌。钟陈吉整理创作的历史传说故事歌《末朝歌》、《蓝佃玉》、《钟良弼》均有很强时代感。
    畲族歌谣句式以七言为主,辅以三言、六言起序的称"三字头歌"和"六字头歌",在仪礼歌中还有即兴长短句,加衬字和语气词的。闽东舍族歌谣采用"福宁调",用假嗓演唱,少数用真嗓演唱,俗称平讲。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尤以男女对唱为最主要歌唱形式。歌谣内容涉及到畲族人民生产劳动、生活交际、宗教仪式、人生礼俗、喜庆婚恋等各个层面。按畲族民歌内容性质,可分成叙事和抒情两类。
叙事歌又称"全连",一般篇幅较长.由数十到数百条(段)组成。每首歌("连")都能比较完整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始末盘歌和发展过程.类似于汉族的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叙事歌又叮分为英雄人物传说歌、历史歌、小说歌等。
    抒情歌又称'·杂歌"或"散条歌",注重抒情,多取男女对唱形式,抒情歌中除情歌以外,还有劝戒赌、勤俭持家、立身处世的《十劝歌》、《十贤歌》;宣传生产劳动常识的《节令歌》、《种田歌》、《种苎歌》、《掘蕨歌》、《摘茶歌》;反映畲民生活的《建房歌》、《挑水歌》、《砻米歌》、《起书堂歌》;反映受剥削压迫,人民群众要求解放,向往幸福生活的《长年歌》、《砍柴歌》、《革命歌>等。杂歌包括结婚时唱的《祝贺歌》、《闹房歌》和新娘在上轿前唱的《别亲歌》等。
    盘唱民歌是畲族民间最普遍流行的文娱活动。盘歌以男女对唱为主.还有独唱、齐唱和二重唱等多种形式。对唱往往以男女分组,通常是男唱女答,或者女唱男和。唱时由一方中的一人先开口'唱完一段或几段.然后再由另一人接唱;另一方也是这样。即一段来.一段去.也有一段歌由两人唱的。如果连唱儿段.对方还答不t:,那么对方就算输了。为难倒对方.对唱双方都找自己而熟悉对方生僻的大段(全连)演唱,唱时不乱套、丢句、含混不清或中断,双方逐段盘唱,一来一往。对唱中还临场灵活编造新歌,相互打趣,考对方。对唱外还有二重唱,俗称"双条落".是由男女两人以上轮唱同一段歌词。由一位歌手先唱二个字或四个字.再由另一位歌手接唱。二重唱时女性用假声.男性用假声真声均可.如男性用真声演唱.一般要与女声相差两个八度.这样听起来比较清晰。男性若是用假声演唱.和女声相距则为四至五度,听起来使人感到比较丰满.两个声部一前一后,富于变化,气氛紧张热烈,这种唱法为群众所喜爱。蕉城区猴循一带畲村,男女室内对歌.上半夜先对唱.互考对方歌才一若是棋鼓相当,下半夜就对"双音"(即二重吧)。此外,也有在举行婚礼时,男一方轿子到女家后,女方的歌手与轿夫比试唱"双音"的。畲族民歌二重唱是我国民歌演唱中一种少有的形式。对唱、二重唱外.还有齐唱和独唱。齐唱是在对唱时,同一方歌手加进来同唱一段歌,唱到对方答唱时中止。独唱是歌手独自抒情解闷唱歌娱乐。盘歌活动往往在传统歌节、专门歌会、婚庆和村里来客时举行。
工艺美术
    畲族工艺美术创作主要反映在衣饰刺绣、编织花带和竹编工艺上。
    畲族女性衣裳、蚊帐眉、被单、肚兜、鞋面、烟袋等通常有绣花的传统习惯。从事刺绣者以男性居多,各畲村都有一两位刺绣能人,刺绣时很少用花样,大多随意创作。刺绣以动植物和儿何图形为主,也有刺绣人物图案的。刺绣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用色多以大红、桃红为基调,配以黄、绿(翠绿、草绿)、白、蓝各色,有的用金线镶嵌,增加华丽氛围。刺绣纹饰图案有人物、动物、几何、植物、器物纹饰。
    畲族花带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由手工编织而成。长几米到儿于米不等,宽1-6厘米,花带色彩多样,有蓝底红花、绿底自花、自底黑字纹饰多种。有"花"至"十九根花"多种规格。宽度小的用来系裙、裤和捆绑衣物。"七根花":穿梭编织花纹图案主要靠正中七根线.其余的编成平面花边,颜色按各自兴趣选定.花带上织有"田、由、甲、申"字样和双菱及其他几何纹样,多用来捆衣物用。"十三根花":花带上织有蝴蝶、蜻蜓、梅花多种图案花样和"十、井、日"等字样,多用于捆衣物,是畲族姑娘足亲的必备物品。"十七根花"和"十九根花"编得稠密宽大,较耗工夫,是畲民束在腰间的装饰品。编织花带是畲族妇女的基本功,畲族姑娘通常七八岁就开始学编织花带。
    畲乡竹编手工艺品有篮、篓、箩筐、竹枕头、梳妆盒、回纹席等,品种繁多。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是竹编斗笠。一般直径38厘米,窝深8厘米,顶高3厘米,斗笠的花纹形状有燕顶、四格、三层檐、云头、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种。以竿节修长、材质组织细密、破篾性良好的袅竹、娄竹为主要原料。将竹表层青蔑剖成厚度约0. 1厘米的细蔑丝,并染成各种颜色编织而成。每顶斗笠用蔑条224-240条;竹架编好后,两层之间铺以油纸,系上水绸带。再配以五色珠子、白飘带,戴在头上,既可挡雨遮阳,又是逗人喜爱的装饰品。畲家姑娘常以花斗笠陪嫁。霞浦崇儒上水编织的花斗笠尤为著名。


 

来源: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