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欲借京沪高铁建经济发展带 或现征地纠纷

2011年06月21日09:1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京沪高铁 高铁 京沪高速铁路 枣庄站 池河镇 经济发展带 京津城际 京沪铁路 征地补偿 沪宁高速公路

在绿色田野深处,一大片褐色裸土显得尤为扎眼。在褐色土地的前方,新贵而孤单的京沪高铁定远站在暮霭中若隐若现。6月10日,距完工日期6月20日还有整整10天时间,但车站周边的附属设施仍没有建好,“传说”中的通往县城的公路更是没有开工建设的迹象。本刊记者崔晓林I 摄

地方政府眼里的高铁“机会”

种种原因,令因高铁车站建设而被拆迁的村民们至今还未“上楼”。

据了解,关于高铁车站的建站地点,一般是由各地政府部门自行选址,然后向铁道部报批。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在偏远地区建火车站”这样的“规律”越来越明显。“在地方政府眼里,这早已不再是一条轨道和一座车站了,这是个重大发展机遇。”6月7日,在京沪高铁济南西站施工现场,一位姓姜的退休干部向记者表示,“济南将借助高铁站打造一座新城,这是个巨大工程,起码要建设10年时间。”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几乎每一个高铁车站的周边两公里范围内,当地政府都做了相应的规划。可以看出,京沪高铁的通车,为经停站的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安徽、苏北等地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政府纷纷出台详细的建设规划,以期利用高铁招商引资、盘活区域经济。

济南西站沿途,是记者采访京沪高铁线见到的“最大规模”的建设工程,在通往济南西站的公路两旁,大片的土地露出崭新的褐色,来自安徽、山西、江西等地的施工单位,已在此安营扎寨,“打造新城CBD”的巨大标语向人们昭示着,这里,将是一座新城诞生的地方。

京沪高铁途经济南西,济南打造新西城,这两个动作有谋而合。

6月6日,《中国经济周刊》从项目所在地的济南市槐荫区委宣传部证实,济南欲借京沪高铁之力“打造一个新城”。其中西客站片区总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规模约5000万平方米,规划人口规模为50万人。西客站片区中心区规划面积约26平方公里,建设规模约3000万平方米,其中西客站核心区约为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为了全面协调如此大规模的规划建设,在2007年9月6日召开的济南市政府第97次市长办公会中确立了济南市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成立于2005年10月)承担西客站片区开发的建设任务。

京沪高铁在济南市途经天桥、槐荫、市中、长清4区,线路长度约65.9公里。济南市西区投融资管理中心主任王迪生表示,“西部新城建设如同一张等待绘画的白纸,机会很难得”。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同这个“机会”。因高铁车站建设被拆迁的大金庄村民蒋廷勇(音)告诉记者,由于他认为拆迁补偿款不高,再加之“上楼”之后的地下车位还要大约花费8万左右,所以他和其他的一些村民至今还未“上楼”。

蒋的担心在距火车站不远的“大杨新区”小区里得到了重现。在这个按城市标准新建的楼房住宅区里,住在小区里的多位村民表示,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失去土地,重新找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一面是政府的宏图壮志,一面是百姓的忐忑,一切才刚刚开始。

高铁改变了什么?

“高铁经济发展带”内并非一团和气。

和大哥济南相比,小弟枣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小得不是一星半点。枣庄常住人口373万人。其中,枣庄市市中区人口54万人,薛城区人口39万人,新建成的京沪高铁枣庄西站,就坐落在薛城。

京沪高铁通车后,将给枣庄带来什么?《枣庄日报》认为,京沪高速铁路枣庄西站的建设,将大大缩短枣庄与北京、上海及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取长补短,相互融通,使枣庄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在大大改善枣庄交通运输体系的同时,还将为枣庄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利于枣庄的城市转型,助推枣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记者在枣庄薛城区委宣传部了解到,依托高铁,枣庄将编制和完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打造高铁旅游“度假仓”。度假仓,又称旅游综合体,即吃住行游全包。

为了发展“度假仓”,枣庄也在挖掘自身旅游优势,加快台儿庄古城重建步伐,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促进古城旅游持续升温,打响“天下第一庄”品牌;建设好微山湖湿地公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构建以农业观光、民俗文化、乡村体验、美食采摘为内涵的枣庄乡村旅游。为了方便乘客出入于各个景区,枣庄还开通了车站通往市区的BRT公交车道,以及前往各个景区的公交车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京沪高铁沧州西站、蚌埠南站、徐州东站、常州北站、苏州北站等车站周边,各地政府均作了相应的规划设计和发展纲要,这些城市都将以高铁新站为核心,构建集商务、地产、教育、科技、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经济发展带。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高铁线为核心的半径两公里范围内,也并不总是一团和气。在沧州、济南、滕州、枣庄、常州、苏州等地,因高铁建设引发的征地补偿纠纷从未间断,一些百姓因补偿问题而成为了上访户,济南西站等地的项目用地,拆迁了多个行政村,其拆迁、回迁、补偿等方面引起的纠纷至今未能妥善解决。

京沪高铁犹如一条蜿蜒的河,在中国的版图上流淌。这条举世瞩目的“铁河”,注定将在中国交通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无论如何,它改写了中国轨道交通的历史,改变了沿线城市的命运,更改变了百姓的生活。

京沪高铁,将以何种姿态示人,答案即将揭晓。

责任编辑:NF007(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崔晓林 张璐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